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家长的素质包括家长的什么(小学一年级素质发展水平评价手册家长意见怎)

小学一年级素质发展水平评价手册家长意见怎

先说说孩子的进步,然后再说说对孩子的希望

家长的意义是什么

合格家长角色定位的指导策略

当今以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正在蓬勃展开,但是应试教育的弊端依然顽固地存在。在升学、考试、分数的指挥棒下,无数家长为了孩子的“大学梦”不得不把孩子的学习盯得紧紧的,千方百计地助孩子一臂之力。可以说,家长角色的错位,有人们认识上的偏颇,另一方面,也是根本的原因,是应试教育弊端的反映,有着深厚的社会根源。我们不应该、也没有理由过多地埋怨家长。需要做的是帮助家长进行角色定位,这是家庭教育指导者的责任和艰巨的任务。

其一,强化角色学习,增强角色意识。《家长教育行为规范》以及“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宣传教育活动所弘扬的“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家庭教育主旋律,正是对家长角色的准确定位。大力宣传家长的角色规范,对于强化角色意识有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尤其要注重强化家长个人的角色学习。

对家长来说,角色学习是将角色期望内化的过程,是角色扮演和角色行为的前提。一方面要学习角色的权利、义务和规范;另一方面,要学习角色的知觉、态度和情感。前者是角色的“硬件”,后者是角色的“软件”。也就是说,做一名合格家长,不但要了解家长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而且还要在思想上认识自身作为家长的使命,在教育孩子的实践中不断体验孩子的心理反映,从而巩固被社会、被孩子肯定的态度和行为,改变被否定的态度和行为,使自己的行为更加符合“合格家长”的角色规范。

指导家长进行角色学习的要点是:首先明确角色学习不是片断的学习,而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因为家长角色是根据其所处的地位,由各种行为组合起来的一个整体,零碎或间断地角色学习不利于对角色内涵的整体把握,反而容易产生角色错位、角色等情形;二是家长的角色学习不是空泛的、脱离实际的学习,而必须在相互作用着的家长同孩子的互动关系、家长与社会的关系中进行。没有相应的角色伴侣,没有参照个体或参照群体作为角色学习的榜样好楷模,也就谈不上角色的权利、义务和情感;三是家长的角色学习是无止境的,应当不断随着社会的角色期望和孩子的变化对家长角色的要求而改变、而提高。要让家长了解,角色学习应当成为自觉行动和长期任务。

其二,重视效能训练,提高角色能力。帮助家长进行角色定位,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性教育活动上,更要注重父母角色的效能训练,只有使之提高教育能力,才能体现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效性。

在过去家庭教育指导中始终强调帮助家长转变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有相当一些家长往往有良好的愿望,在方法上对孩子也并不是放任不管或者任意打骂,但就是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有的家长也看了不少书、听了不少课、找老师找专家咨询,可是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尤其是遇到问题的时候,依然是束手无策。问题的关键他们缺乏教育能力,不能把正确的观念和方法很好地运用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以致在教育孩子的实践中屡遭失败。这也反映出家庭教育指导忽视了对提高家长教育能力的训练。比如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往往是违法犯罪的前兆。我们全国未成年犯调查中了解到,绝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并非放任不管,他们以说服教育、打骂等不同的去教育孩子,但是却没有能力去改变孩子。最终,孩子还是违背父母的良好愿望,走向了反面,受到法律的制裁。也就是说,父母采取什么样的教育会影响教育效果,但并不决定教育效果,决定教育效果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能力,即帮助孩子和改变孩子不良行为的能力。

家长的教育能力包括了解孩子的能力、协调与孩子关系的能力、评价孩子的能力、保护孩子的能力等等诸多方面。家庭教育指导中对家长的效能训练可以引入个案和小组社会工作、行为训练、家庭治疗等多种,通过对家长的指导和训练,提高其教育能力,能够在解决现实问题中举一反三、见到实效,才能说明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是有效的,而不是流于形式的。

其三、引导社会,改变角色评价。家长的角色认知不足和角色错位现象的存在,不仅是家长自身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社会传统观念和社会宣传导向有关。比如有关“助孩子一臂之力”的宣传,许多是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学习课本知识、消化课堂老师授课内容,甚至有的媒体开设专栏指导家长与孩子同步学习文化知识,把家长履行自身的角色职能定位在帮助孩子提高学习分数上,引导家长把教育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的内容上,而忽视了对家长应当做和有能力做的对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的指导。在一些人看来,孩子文化知识的学习辅导天经地义地是父母的事,这种父母角色认知偏颇和行为导向错位,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再如对“神童”、“高考状元”、以及考上国外名牌大学学生的大肆宣传,导致很多家长将此作为自身效仿的榜样,对自己的孩子期望值过高,压力过大,加重了角色错位现象。在这方面,一些学校和大众传媒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此,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在正面指导家长的同时,尤其要注重对家庭教育和家长角色方面的误导予以矫正。一方面,发挥家庭教育研究专家的作用,让科学的、主流的声音通过各种渠道传导给广大家长;另一方面,对于教育孩子成功经验的宣传,以家长教育行为规范为标准,而不是以孩子某一点的“辉煌”作为评价家长教子成功的典型过度追捧。

现在一直都在讲“核心素养”,那什么是核心

"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一词意义被泛化,语义模糊而难以界定后,教育界寻找出的新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目的。

素质教育被提出来,是作为应试教育的对立面,批评教育中一切以考试为导向的,但是,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素质从词源意义来说,应该是学生们本来的、初发的特质,放在教育中,本意有教育为激发儿童的潜质,让其内在的素质生发出来之意义,但是在实际中,基本成了主科之外、音体美的代名词,好像学校重视语数英等考试科目,就是应试教育,学校多开副课,家长给孩子报几个艺术班,就成了素质教育,其结果,应试不可丢,素质又重要,徒增学生负担。

“核心素养”这个概念来自于职业教育,指的是对工作、职业的胜任能力。 随着基础教育的引用,现在应该泛指,教育作为养成人的过程,应该让学生具备准备未来生活的能力。

那么对于未来,学生应该被教会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呢?教育乃至社会的讨论不可谓不多。比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86年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也可以说是教育的四大目标,即:Learning to know(学会求知);Learning to do(学会做事);Learning to co-operate(学会合作);Learning to be(学会生存与发展)。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老师都会因为自己的认知和经历,对于社会新人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见解不同,这场讨论方兴未艾,也难有标准答案。我自己的观点,就在下面这段,来自于雅典的雄辩家伊索克拉底的关于什么才是“受过教育的人”的论述中:

首先,他能够处理生活中的日常事务,能够因为适应生活而快乐,具有深邃的洞察力。

其次,他的行为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端正和得体,如果碰到一群态度不友好和难以相处的人,他能够以平和的心情去面对。他处事公平,温文尔雅。

第三,他能够适度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厄运和痛苦中不气馁,表现出男子气概,符合自然赋予的特点。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从不持宠骄横,也不应成功而忘乎所以。他始终做一个睿智的人,在机遇赋予他的一些成就而非完全凭自己的才能获得的时候,他更应该持节制的态度。

那些灵魂在这些方面表现出和谐的人,那些我成为智慧和完美的人,即具有完全美得的人,在我看来,才是真正受过教育的人。

道德素养指什么

道德素养:道德: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规范.素养:即修养.
  个人在道德上的自我锻炼,以及由此达到的较高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在不同的社会和阶级中,人们的道德素养有不同的目的、内容和途径.思想道德修养: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社会或一定阶段的思想道德要求,在个人品质情操方面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我国的思想道德修养是由传统道德教育发展的,符合社会进步的道德准绳.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儒家学说里得到了良好的体现.古人把为人处事的经验和教训,总结为人处事的准则,流传并且教育后代,使大家以同一种规则准则要求自己,衡量别人,慢慢形成了所谓的道德标准.这种确定下来的标准,绝大多数仍然符合现在社会的要求,甚至更加需要.提高新青年的思想道德修养,就必须接受、传承这些教育.明白这些道理,不是把他们当作封建残留的腐朽文化而予以摒弃.
  仁、义、礼、智、信 这五个字是传统道德最浓缩的精华所在,也是现在社会最需要的道德品质.不论是在商业交往,还是社会交际,这些品德都是一个人能否成功,得到社会肯定的法宝,也是一个人作出判断的坚定依据.也就是做人的信念.这些信念和科学信念是密不可分的:一个为学的人,一定要志存高远(仁),尊敬他人(礼),尊敬他人的研究成果(义),诚实守信(信),实事求是(智),这些都是科学信念最基本的体现,也是仁、义、礼、智、信五个字的体现.
  提高传统道德就要知道传统道德属于什么范畴,传统道德是依附于传统文化而存在的,要理解传统道德的真正含义,就要对传统文化、传统哲学思想有一定的了解.我们都是中华儿女,对祖国文化都应该有一定的认识,所以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就要提高传统文化的修养.对古代道德启蒙教材的学习是最好的途径,下面是长春市实验中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一段时间后一个同学的日记:
  (长春市实验中学一年21班学生张阳的"心情日记" )
  从小到大,我总认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父母的关爱,朋友的体谅,本身就是无可厚非的.于是,我常常发小姐脾气,.粗声粗气,丝毫没有感到歉疚之意."中华传统美德"这门课.走进了我们的教室.通过学习,使我明白了"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人" 的为人准则,理解了"温良恭俭让"的做人修养,也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表现.过去的一切历历在目:中考那几天,父母经历了他们人生中最难熬的岁月,我们在考场答卷,他们在外面鼓励,烈日当空却始终不肯离去.在我重病的那些日子里,母夜的守候.是爱让他们可以为我们牺牲,是强烈的责任感让他们可以为了我们风雨兼程.对于这样超越了人生感情的来之不易的关怀,我们怎么可以不去珍惜,不去用爱来回报?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的美德不正是我们应该展现出来的吗?"亲所好,力为具"不也是我们有能力做到的吗?今天,我帮母亲洗了碗,给身体不好的父亲捶了背.望着他们嘴角绽放的笑容,眼中饱含的爱意,我深深感到:一个人的美德是对他人的尊重,是对爱的回报."君投之以桃,我报之以李."
  是什么让一个少年对做人的认识产生了前后如此剧烈的差异,就是传统文化的熏染.有疑说,这种文化过于腐朽,不适宜现在的竞争性社会.这些顾虑是值得考虑的.因为传统的东西中并不都是百分之百的好,有一些糟粕,已经不适合现在社会的东西,这时候我们就不能盲目的尊崇传统,应该以科学的视角来审视观察,也就是我们说的科学信念.但是这些事情其实是不用过于担忧的,因为一种文化只要根基是好的,即使叶子黄洛了,或者虫蛀了,还会再生新的、健康的枝叶.
  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只要树立正确的科学信念,就能够辨别传统文化中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应该摒弃的.正如论语所说:“择其善者而从制,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就是传统文化留给我们最经典适用的一个判断标准:择善而从.这样,以科学信念作支撑的思想道德,才是现代的思想道德.
  总而言之,提高思想道德修养,首先要提高传统文化的修养,同时树立并坚持正确的科学信念,明确科学和科学信念的真正含义,以科学的信念为人处世,以高尚的道德作为科学信
  念的精神基础,二者相辅相成.毕竟,历史上没有缺德的科学家,更没有缺德的大医.同时提高与进步,是最好的方法和途径.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