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人本主义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人本主义道德教育观核心)

人本主义道德教育观核心

一、主要观点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知识意义,强调协作学习。与建构主义不同,它更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即强调学生的自我发展,强调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强感教育。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可以分为五大观点:即潜能观、自我实现观、创造观、情感因素观与师生观。

1、潜能观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在学习与工作上人人都有潜在能力。可惜的是这种潜能没有充分释放出来。教育本身就要努力去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所以人本主义理论研究的重点是在于怎样通过教育来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从这个观点出发,人本主义一方面强调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但也重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而这个主导作用在于怎样去发掘学生的潜能。

2、自我实现观(也叫自我发展观)

人本主义理论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人价值观;强调学生自我实现(发展),把学生的自我实现作为教学的目标。但由于人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不同,所以存在个性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每个不同的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为不同学生创设不同的学习条件,使得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自由发挥,满足不同的个性需求,让学生认识自身价值,促进他们自身的发展

3、创造观

人本主义与建构主义一样在知识与能力之间,崇尚学生能力的培养,并把创造力作为教学的核心问题。罗杰斯指出:人人有创造力,至少有创造力的潜能,人应该主动地发展这些潜能。并认为:不应该把创造力看成某些专家的特权。而布鲁姆也认为应该研究大多数人的潜能和创造力。

4、情感因素观

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包括发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创造力都有密切关系。对这一点,人本主义给予特别重视,认为学习是学生个人主动发起的(不是被动地等待刺激)。个人对学习的整体投入,不但涉及认知能力,而且涉及情感、行为等等方面。学生对学习兴趣很浓,目标明确,是十分重要的情感因素,教师必须充分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充分吸引到学习的情境中来,并长时期坚持下去。这种情感因素的创造,一要教师积极引导,二要积极进行鼓励,三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5、师生观

人本主义更重视师生定位观;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是以情感为纽带,维持一种宽松、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感到压抑或负担,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做到学得主动积极和生动活泼。教师由主宰者、权威变成学生的指导者和朋友,由教变成导,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变成真正的自主参与。

二、人本主义学习观的内涵与启示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的内涵体现在教学理论上,就是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首先,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达到自我实现。

其次,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保持和产生好奇心,以自己的兴趣为导向去探究任何未知领域,意识到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发展的。

再次,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作为促进者的教师的首要任务不是教而是促,允许学生自由学习和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间信息交流的融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以从单一化逐渐走向了多元化,即在注重知识技能掌握的同时更加关注人的创造才能和创新才能的发挥。在这样的形势下,重新认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基本思想价值,相信对我国人才模式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对于当前时期人才培养的启示主要有:

1、尊重人格需要,发展自身潜能最终实现自我

2、重视意义学习、提倡自由探索

罗杰斯把学习分为两类:无意义学习和意义学习。无意义学习,相当于无意义音节的学习,学习者要记住这些无意义音节是一项困难的任务,因为它是没有生气、枯燥无味、无关紧要、很快就会忘记的东西。另一类是有意义学习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未来选择行动方针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

就目前我国的人才培养过程来看,大多是停留在无意义学习这个水平。学生在学校期间,主要从书本上获取知识,然而这些知识已经是些陈旧过时的知识,根本无法使学生满足社会需要。教师一味的灌输,很少给学生实践、交流的机会,同时,传统的培养模式强制学生适应学校,重视智育,不重视个人个性的差异和情感的培养,造成了不少学生的心理扭曲,进而引发了悲剧。因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上,要注重意义学习的培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积极愉快、适应时代变化的心理健康的人。

3、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没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即不管知识适不适合学生学习,都要被动的接受。这种师生关系必定会严重阻碍学生的意义学习和压抑个性发展。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学习者作为学习活动全过程的中心,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认可每个学生都是具有他自身价值的一个独立个体。教师必须同学生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经常组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对话。在人才的培养方法上,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关键。  4、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

传统的人才评价模式主要是以学业知识的考查、评分、筛选和评优为主的模式。总所周知,学生是一个动态的人,因而不能向无生命的物质那样给予统一的标准评价。罗杰斯主张学习者的自我评价。由学生自己负责起考核自己的责任,自己确定评分的标准,并实际执行评定,看自己是否达到了原定的目标,使学习更加主动、有效。

另一方面,自我评价是一种自我竞赛,无需和别人去比较,这样就避免了因分数竞争而造成的心理压力,更利于个体进步。因而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我们应当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即要包括外部的评价也要包括学习者自身的评价,使人才培养评价手段既体现多样化又注重个别化。教师不仅要和学生一起制定学习计划,还要经常与学生讨论和决定评价学习的标准,使学生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  5、人本主义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如重视情感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这是正确的,但进而把这一因素的作用扩大化,显得有点片面,另外过分强调了学生的自我选择,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利于学生学习系统的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纪律性,易走极端个人主义。

然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所强调的重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力,主张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的自我评价,使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要求。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核心内容

人们主义的学习理论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为基础,以罗杰斯与马斯洛为主要代表其主要的内容包括:

(1)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人本主义者倡导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有意义学习关注学习内容与个人间的关系,他不仅是理解记忆的学习,而且是学习者做出的一种自主、自觉的学习,能够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己安排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情境。

(2)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教师的任务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和条件,促进个体自由的成长学习中心模式,又称为非指导模式,教师的角色是“助产士”或“催化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强调人的潜能,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强调把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追求的目标。

人本主义是什么意思

简要概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1、人的责任;人们自己最终要对所发生的事情负责,这就是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基础,它能说明我们为什么经常说“我不得不”这句话,例如“我不得不去上班”、“我不得不去洗澡”、“我...

人本主义的三个观点

一、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

按照人本主义教育家的观点,教育的目的就是人的自我实现、丰满人性的形成以及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马斯洛指出,教育的目的即“人的目的”,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自我实现”,并促进“丰满人性的形成”,促使“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说得浅显一些,就是帮助人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

马斯洛认为,上述目的如果达成,人们会变得更坚强、更健康,并在很大程度上掌握自己的命运,对生活承担更大的责任,主动改造社会,从而使人类社会变得和谐美好。另一位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则明确提出: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依据罗杰斯的说法,所谓完整的人,是指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为一体的人,他们既用情感的也用认知的行事。

人本主义教育家认为,培养完整的人最终要求在于培养健康的人格,因此,他们都非常重视人格教育,强调培养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创造性人格特征的自我实现的人。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

他提出创造性教育的重心应是“人性转变,性格转变,整个人的充分发展”,强调培养创造性地做任何事情的能力及培养创造性的人格和态度。罗杰斯指出,教育目标应是促进整体的人的学习与变化,培养独特而完整的人格特征,使之能充分发挥作用。弗洛姆也认为,必须靠实现人的整个人格,靠积极地表现的情感与心智潜能,才能实现自我。

二、课程设置注重个性化。

人本主义教育家认为,最基本的教育内容应该是与社会生活和个人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和知识。但人本主义教育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他们批评以往由专家精心设计、注重教材思想结构的分解课程无视学习者的心理特征,致使知识支离破碎,让人难以把握。

因此,人本主义教育家提出要对课程进行整合。他们建议课程要体现学习者心理发展与教材结构逻辑的吻合,体现情感领域与认知领域的整合,体现相关学科在经验指导下的综合。

人本主义教育家主张学校设置个性化的课程。罗杰斯提出以适应性为原则来组织课程。在他看来,课程内容一方面要适应全体学生的需要,与学习者的经验建立联系,另一方面还要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状况相联系,适应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

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个人都能发挥潜能,成为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自我实现的人。正如美国教育学者麦克尼尔所指出的:“人本主义者认为,课程的功能是要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有助于个人自由发展的、有内在奖励的经验。……自我实现的人这一理想是人本主义课程的核心。”

三、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

人本主义教育家在论述教育方法时,主张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罗杰斯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也可表述为以人为中心的教学、非指导性教学、自由学习、自我指导的学习等。

他认为,学校教育必须贯彻人本主义精神,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让学生通过自由选择成长起来,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在对经验的获得中得到成长。因此,他主张实行个别化的教学,必要时可采用小组讨论。在他看来,传统的标准划一的班级集体学习是与人的复杂性格格不入的,必须坚决摈弃。

为了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获得成功,罗杰斯强调指出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教师必须是促进者,而不是权威;②学生自己制订计划,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向,并承担选择的后果;③学校要创造自由的气氛,形成一种促进成长的教学氛围;④学校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日益增多的自我指导机会;⑤应该把学生的成长作为评价的标准,鼓励学生自我评价。

作为20世纪中叶以来对世界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教育思潮,人本主义教育以其标新立异的观点、理论和方法,为人们认识教育现象和规律带来了别开生面的新视角,对传统的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然而,由于过分强调自我和自我实现而忽视社会和学校对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影响等缺陷,人本主义教育也受到不少批评。

什么是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创立,现在的代表人物有 C.R罗杰斯人本主义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的倾向,故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笫三思 潮.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