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女孩儿真的让我心动,不会介意他的家庭如何?其他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适不适合我,爱不爱我。
一个家庭有两个孩子,两个都是女孩的概率是:
2、另一观点是事实已有两个孩子,只有:一男一女;两男;两女三种情况,所以两个都是女孩的概率是三分之一.
如果是
一个家庭生育两个孩子,两个生育的都是女孩的概率是:
:1、指的是这个家庭生两个都是女孩的概率所以是四分之一.
这个问题是已经有2个孩子,所以应该是第二种
大姑结婚18年,家里大事小事,她都说了算。姑父见了她,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一次喝醉酒,姑父说:这辈子,我做的最对的一件事,就是找你做老婆。
姑父是家里老儿子,上面4个姐姐,难免娇生惯养。田地活不做,家务活更是不碰,每天游手好闲,招猫斗狗。
到了结婚年纪,媒人介绍,姑娘们一听说是他,头摇得像拨浪鼓,连连拒绝。
我大姑是村里有名的泼辣姑娘,人能干力气大,就是一点,主意太大,相亲好几个,都黄了。
这两人就被家长撮合到一起,也不管他们的意见。
结婚后,我姑父还是老样子,每天跟着朋友一起,吃吃喝喝,家里事一概不问。
一天,不知姑父在外面听了什么话,回家一脚踢翻地上的鸡食盆。
“你看看自己,有个女人样子没?饭做得难吃要命,碗里稀得能当镜子照。不是我,你现在还是老姑娘。”
听到这话,大姑没生气,直接将手上端的饭倒进锅里,转身将姑父推出大门外。
无论他在门外怎么喊都不开,过了一会,婆婆来了。
“哪家女人将自己男人赶出家门的?这不是让人看笑话,还不开门让你男人进去!”婆婆拍着门喊。
村里人都被吸引过来,端着碗在门外看热闹。
“婆娘不管不行,这才结婚几天,就爬到男人头上了。”听着周围人的话,姑父像打了胜仗的公鸡,跟着附和。
大姑一把拉开门,扔出一个碗和几件衣服:“既然你儿子和我在一个锅吃饭,那就得守我的规矩;打今起,干活才有饭吃,不干屁都没有,心疼就带你儿子走!”
大姑不顾外人的议论,“砰”地关上门。姑父在父母家过了一个月,公婆也受不了了,将儿子撵出来。
他灰溜溜地回家,再也不指手画脚,家里活也开始干了。
可他耳根子软,没过两天又不消停。虽然开始干活,但又染上了的坏毛病。
他刚开始是拒绝的,怕我大姑回家看到饭没做好,生气。当狐朋狗友约他出去打牌时,他总是找各种借口。
“你看咱村里人,谁像你这么怕老婆,真是给男人丢脸。哪个男人不玩牌,实在不行,你就偷偷玩,我们给你放风。”朋友一个劲地劝说。
姑父受不了激将法,趁着大姑干活时,他就跑出去摸两把,看着时间快到了,一路小跑回去做饭。
瞒了好一阵,大姑还寻思他有所长进。
一天,大姑回娘家,本来说好夜晚再回。“你都好久没回去看看,在家里住一晚再回。”姑父劝着。
大姑嘴里答应好,吃过晚饭,她回家了。打开门,果然如她所料,人不在家。
她转身从门后拿起扫把,一家一家地找姑父。后来,在村头的打米房里,发现了正在打牌的姑父。
大姑拍拍他的肩膀,姑父不耐烦地挥手:“别动,我这把牌正好!”
大姑一把薅起他的头发,拿起扫把使劲抽他,绕着桌子跑几圈。在场的人谁也拉不住,谁拦着就打谁。直到大姑打累了,才停手。
“要朋友还是要家,你自己挑一个吧。还要这个家,你就和我回去,和他们从此以后断了联系;如果要朋友,明天咱两就去扯证!”大姑心平气和地问姑父。
姑父蹲在角落里,抱着头,半晌没说过。大姑没了耐心,转身要走,他才站起身来,默默地跟在大姑后边。
临走前,大姑将桌子搬起来,摔向墙角:“以后谁再敢去找我男人,下场就和这桌子一样,这次是扫把,下次是什么,自己掂量吧。”
看着四分五裂的桌子,谁也不敢吭声。打那以后,村里没人再敢叫姑父打牌,即使他在一边看,也会被人撵走。
孩子大了,为了上初中的事,家里战火频频。大姑想送儿子去县城,教育更好,以后机会更多。
姑父一百个不同意:“我们就是农村人,去城里吃啥,买个菜都要钱。再说镇上学校不是一样,是金子在哪都发光。”
无论大姑怎么劝,他就是不愿意离开家。没办法,大姑自己拿着钱,跑去学校门口租了房子,带孩子读书。
县城不比家里,米菜都是现成的,什么都要买。家里开销一天比一天大,姑父不停地埋怨大姑,这么折腾还不知道有没有好结果。
后来放假,大姑和孩子就不回家,省地听着心烦。我大姑这个人,一身牛脾气,决定的事不回头,谁说都不好使。
她心里憋着一口气,非要做个样子出来。正巧,学校门口有间门面房要转让,她想租下来,开早餐店。
大姑在城里这段时间,一直在留意观察着,光靠家里种田,无法承担孩子的学费。这个时代,乡下孩子想改变命运,就得靠读书。
她早就想找个小生意做,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多赚点钱。等了好久,终于来了机会。
大姑回家和姑父商量,不出意料,又是一通反对。
“你才去城里几天,心气就高了!咱家往上数几代,就没出过生意人,你现在说开店就开店,生意赔了怎么办,咱家可经不起折腾。”姑父听个开头,就使劲摇头。
“实话和你说,我已经交了一年房租。早餐店你同不同意,我都是要开,现在不过通知你一声,你知道有这个事就行。”大姑淡定地说。
姑父为了表示反对,一早声明,绝对不会去帮忙,大姑有能耐开店,就有办法经营。
大姑也没搭理他,自己忙前忙后,置办桌椅板凳,找人装修,新店开门了!
我大姑这人做事麻利爽快,又爱干净,店里卫生搞得好,早餐便宜又好吃,很快就吸引了一大波固定客户。
生意越发兴隆,她又找了两个帮手,每天早上,店里店外,都坐得满满当当。
大姑始终没有叫姑父来帮忙,自己一个人撑起了早餐店。后来是姑父看着生意越来越红火,自己主动来到县城,一起经营。
大姑的店打出名声后,她又增添了几道家常菜,午餐也做。有不少学生中午不想回家吃饭,就在门口解决午饭。
无论生意多好,大姑都坚持干净,低价的原则,这个小店,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
生意好起来后,家里经济条件也宽裕不少,大姑想在城里买套房子。
这个消息,让姑父一阵懵圈,他怎么都想不明白,老家屋前屋后那么宽敞,还不够住吗?再说村里人谁在县城买房,挣点钱不容易,一下子都掏出来买房,他无法接受。
为了这事,他直接撂下狠话:“房子你要买可以,除非咱两离婚,不然你想都别想!照你这么折腾,咱家迟早要散。”
大姑已经习惯,无论做什么事,姑父都要扯后腿。
“这里是5万,离婚你拿走。早餐店归我,家里老房子归你,咱两各过各的。”大姑拿出一张银行卡,推到姑父面前。
一看来真的,姑父傻了眼:“你,你就非把这个家整散,才甘心?我是管不了你了,你想买就买,家里这点钱你败完了,咱就回老家,还种田。”
看房,交钱,都是大姑自己搞定。县城有了房子,一家人也不用租房住,儿子也有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6年后,儿子成功地考上了一本,而村里很多同龄人,初中都没上完,就出去打工了。
第二年,他们家的老房子拆迁,村里给的拆迁款,已经不够在县城买一套房,而大姑家,有房又有钱。
姑父终于低头:“以后咱家事,都听你的,我再也不蓝着你了。”
@月亮聊天室:大姑这辈子,决定的事就一定会做,即使别人反对,她也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坚持到底。
夫妻的相处之道,就是你强我弱,你弱我强。女人强势,并不是坏事,要看她是不是有理,做的决定,对家庭有没有好处。
如果不是大姑坚持,他们的孩子,估计早早辍学,外出打工;村里的房子拆迁,赔偿款还不够买房,家里的日子可想而知,整天鸡飞狗跳。
所以家庭中,女人强势一点,也不是坏事,你们觉得呢?
如果家人都善良好相处,兄弟越多越好。
门当户对是老一辈传承下来的婚姻观,不无道理,门当户对就是男女双方家庭在经济、地位方面彼此差别不大,相互平等的地位。婚后不会出现一方歧视一方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