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娃儿自律性太差怎么办(孩子自觉性较差,如何让孩子学会主动学习)

孩子自觉性较差,如何让孩子学会主动学习

先来看这则消息:

今年高考取得理科718分和705分的张家双胞胎兄弟,高中没有参加过任何补习班,晚上10:30睡觉,早上7点起床。不需家长管,不用家长催,学习自觉、自律。

在实际生活中,学习优秀的孩子确实是在学习上都很自觉,或者说,只有在学习上有自觉性,才有成绩优异的可能。

自觉性是“不用扬鞭自奋蹄”。

自觉性就是不需要别人的督促,自己努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对所做的事有信心、有热情,并在做的过程中有成就感、幸福感。

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场景。

课堂上,孩子自觉专注听讲。放学后,孩子自觉复习写作业。无需家长提醒,无需家长监督,无需和家长发生矛盾,孩子高高兴兴的自觉学习。

有这样的一个孩子,家长是多么省心啊!

在心理学范畴,有一个推演自觉性产生过程的公式:

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而利已心理,每个人在自我生理需求、习性、嗜好、喜好基础上,对自我利益的追求,以及趋利避害的意识。

追根溯源,了解了自觉性产生的过程,才能找到培养孩子自觉性的路径。

提升“自觉性”的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榜样示范。

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孩子在小的时候,是通过模仿、体验、探索来学习的。孩子学习的自觉性,需要身边有榜样。家长的示范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

我的一个同事,工作之余上在职研究生,因为孩子小,她经常是在凌晨趁孩子还没有睡醒的时候看书。所以,她的小孩总是在睡醒后的第一时间,看到妈妈在看书。小家伙还不会说话,睡醒后如果哭闹,塞给他一本书,保准就不哭了,还一页一页地静静翻看,那样子真是可爱。后来,孩子睡醒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在床上翻看几页书。

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孩子自觉性之初,都是源于模仿。

2.第二阶段:奖赏和惩罚。

还记得自觉性推演公式吗?其中“利己心理”是个重要因素。

得到奖励和赞美的学习行为,孩子就会继续做下去。

得到惩罚的学习行为,孩子就会尽量不这样做。

当然,如果经常因为某个学习行为受到表扬,孩子做这件事的“自我效能感”就会越强,从而更有信心做好,更自觉。

家长口中的“奖惩”,就是孩子自觉性培养的风向标。

对孩子的奖赏,尽量避免过多的物质刺激。

小A每次回家后总是先写作业,写完后再玩。妈妈也总是每次奖励小A两元钱。时间长了,小A回家先玩,不写作业了。妈妈说:“这样做就不讲理2元钱了。”小A说:“不奖励就不奖励,以前的钱还没有花完呢。”

这就是物质奖励的弊端,孩子会更多的把精力关注在奖什么,而没有关注到先写作业再玩这个学习好习惯。

家长赞美的语言、微笑、拥抱、赞赏的目光,是对孩子自觉学习行为的肯定,更能给孩子一个正确的评价指向。

对于惩罚,尽量少用。如果必须用,也要用在刀刃上,还要注意方法,打骂的惩罚起不到好作用。

3.第三阶段:价值认同。

为什么要自觉的学习?只有孩子真正认同了父母的价值观,孩子才会在行动上自觉执行。

我的一个学生,认为学习那么苦,不学习也能好好生活,干嘛还要费尽心力的去学习呢。上学时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学习自觉性差。

暑假里,家长断了他的经济供给,让他自食其力。于是,他到餐馆送外卖,到理发店洗头赚钱。两个星期下来,感叹到了没有知识没有学历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在社会最底层很辛苦的劳作,赚钱还不多。他觉得还是努力学习,考上个理想的大学,有份能体现自身价值的工作,是最正确的选择。

回到学校后,学习自觉多了,实现了学渣的逆袭。

孩子只有和父母、和学校、和社会,实现了价值观的认同,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在学习实践中自觉执行。

4.第四阶段:学习自觉。

孩子自觉学习,他不是在为老师学,也不是在为家长学,他明白,他是在为自己学,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自觉学习。

理想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

孩子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不知道为了什么学习,学习只是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原地画圈,学着不带劲儿,何谈自觉性。

有理想、有目标的学习,才会有自觉性。

让孩子自己确立自己的目标,把目标画下来,只要朝着目标前进,终有实现的那一天。

提升孩子学习自觉性,给家长三把金钥匙。

1.陪伴:身教重于言教。

孩子不是在听父母怎么说,而是在看父母怎么做。

如果家长说的和自己做的背道而驰,就在孩子眼中威信全无了。

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样的陪伴才是高质量的陪伴。

《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冠军武亦姝的妈妈,在家不玩手机,改掉了去棋牌室玩牌的习惯。在家中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全家人一起玩诗词接龙,谁输了谁做家务。

每一位优秀学生的背后,都是一位辛勤付出的家长。

想提升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家长要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回家后不玩手机,孩子学习的时候不进行娱乐活动。

2.赞赏:激励与启发。

激励启发式教育与强制教育是对立的。

家长一定不要总想着控制孩子,用强制的方法只能带来孩子的厌学、被动与对抗。

善于赞赏孩子的父母,跟孩子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尊重孩子,调动孩子的内驱力。这种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自信、乐观、有责任感,从而自觉、主动。

启发孩子立志向学,可以在生活中进行点滴渗透。

  • 孩子生日的时候,父母的祝福就是对孩子的启发和引领。

  • 春节聚餐的时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期望,就是对孩子的启发和引领。

  • 小升初、初升高的关键节点,父母给孩子写一封信,畅谈期许。

  • 跟孩子推心置腹的说说悄悄话,尤其是父亲和儿子,母亲和女儿。

  • 每个月开一次家庭会议,听听孩子的心声。

创造一种温馨和谐、乐观向上、团结和睦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积极做事、自觉学习的培养,浸润到了生活中的每一天,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也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

到了高中,可以让孩子用纸写下自己的目标:

家长启发孩子通过目标引领激励孩子的行动,让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3.坚持:行为养成,持之以恒。

一种行为反复做,持之以恒,才能化为自觉性。自觉性就是内在醒悟,外在感悟,内外合悟,便有觉悟!

教育孩子不是三分钟热度,培养的过程伴随着孩子成长的过程。家长要有一种打持久战的准备。谁坚持的时间长,谁就是胜利者。

  • 建立家庭公约,大家各司其职,各有任务,人人遵守。

  • 可以用“100天行动计划表”等工具,视觉化、量化,督促孩子的某一种学习行为成为自觉。

  • 遇到挫折不指责,遇到困难想办法。

  • 寓教于乐。

  • 做孩子永远的支持者。

教育孩子的过程,是家长自我提升的过程。看到孩子身上问题的时候,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去改变,一定会收获惊喜。

结束语:追根溯源,提升自觉性有四个阶段,家长的三把金钥匙是陪伴、赞赏和坚持。家长要身教重于言教,对孩子进行适时的激励和启发,并持之以恒。

我是禾页老师,欢迎您的关注、点赞、评论、转发。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孩子自律性非常差不爱写作业怎么办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适当的玩玩游戏是可以的,如果沉迷于游戏,不主动写作业,那肯定要想办法纠正了,我的建议如下。

1、了解孩子不主动完成作业的原因,是因为沉迷游戏,还是成作业有困难。

如果孩子不懂,家长要给予孩子帮助,小孩子可以由家长陪同一起完成作业,当天问题当天解决,不要让问题积累太多,引导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如果孩子已上小学高年级及以上,家长辅导孩子有困难的,可以请家教。

2、禁止玩游戏可能不现实,可以和孩子商量签定玩游戏的协议。

协议尽量要详细些,明确规定玩游戏的条件和时间,制定奖罚措施等,比如说,规定必须要完成当天的作业后,才可以玩游戏。如果不用家长督促,孩子主动完成作业的,且作业质量比较高的,可以适当延长玩游戏的时间,反之,缩短玩游戏的时间,或是取消当天玩游戏。

3、要求孩子有契约精神,协议要打印出来,张贴在家中显眼的位置。

这是条强制的硬性规定,家长不能心软,开始执行可能有些困难,但家长一定要坚持,只要养成自律的习惯就好了。

4、言传不如身教,家长要给孩子树立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一定要首先做到,在家里营造学习的氛围。

5、教育孩子时,恩威并施,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尽量不体罚,不打骂孩子。

俗话说:三岁看老。孩子的自律习惯是从小培养的,孩子越小,对家长的依赖性就越大,也比较听家长的话,有了坏的毛病也相对好纠正,如果小时候对一些坏习惯纵容,觉得大了自然而然就改了,那就大错特错了。孩子越大,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主见和独立意识,逆反心理也越强,家长就很难管教了,防止小错酿成大错。

自律会让孩子受益终生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他会懂得父母严格教育的意义。

怎样让10岁的孩子,改掉磨蹭的坏习惯

感谢你的提问。让10岁的孩子改掉磨蹭的习惯,这首先需要理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的特点。

十岁的小孩子真处在身体快速成长和性格养成的同时在学习和行为习惯上,它也是处在一个养成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他的特点就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比较好动,玩性比较大。

让这个年龄段孩子改掉磨蹭的习惯,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做一些调整。

  • 首先就是养成时间的意识。

要克服掉磨蹭,首先需要养成良好的时间意识,做事情要有条理,有时间观念,具体如何做呢?

比如,我们可以从日常的生活小事开始,慢慢的锻炼孩子的时间观念和时间意识。早上起来刷牙的时候可以给它设定一个时间段,然后中午到了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通过语言上强调几点钟几点钟,来给他植入一个时间观念。

通过这样一段时间的训练,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和时间意识。

  • 第2步,及时鼓励

对于孩子的引导,我们应该更多的是鼓励和引导他的正确行为,让他的思想意识能够关注到自己的正确行为上来,这样他才能更有动力去做得越来越好。

比如当孩子今天按时起床的时候,我们可以跟孩子说表扬他,唉,今天做的不错,当孩子今天的作业按时完成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他一个小小的鼓励。

这样就是在有意识的让孩子自己关注自己的行为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

  • 第三,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

要让孩子改掉磨蹭最根本的目标,我们是要让孩子能够有自我管理的意识,能够进行自我的管理。

这个过程中间除了我们家长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约束,我们更多的是要调动起孩子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具体做法,比如我们可以给孩子设定一个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同时我们父母也可以成为孩子的榜样,以身作则,父母如果能够良好的进行自我的管理,自我的约束和良好的自律,那么孩子也能在行为上面有意识的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总之,10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磨蹭的习惯,这个是很正常的,先不需要焦虑。我们家长只需要正确的引导,相信孩子能够慢慢的养成自己更好的一个自律性。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孩子自觉性差怎么办

孩子缺乏自觉性,根源往往在父母。很多孩子小时候,其实也可能是一个有一定自律性的孩子,后来由于父母家长的长期溺爱,才导致孩子缺乏自律性了。

建议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形成自律的性格。

一、有原则的去爱孩子

许多父母总是不知道如何去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管教过严可能会让孩子变得死气沉沉、缺乏活力;过于放纵,又会让孩子变得娇气、任性,事实上把握好这个“度”正是父母教育的关键所在。

妈妈应该明白,爱孩子并不是任由孩子随心所欲,而是要给孩子订立一些原则,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并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二、教孩子一些必要的自我控制策略。

与成人相比,儿童行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冲动性强,儿童在行动前常常不加思索,很少考虑行为的结果,而不象成人会在具体行动前先仔细考虑,考虑到该行为的利与弊,从而相应地采取一种适宜的行为。

因此针对孩子行为的这一特点,对于孩子来说,为了提高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就应该学着在做事之前先想一想,根据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或他人的经验想一想这么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对自己个人以及周围他人会产生哪些有利的和不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控,采取适宜的行为。

三、家长少说教,做聪明的父母

比如有的孩子特别爱看少儿频道,每天都要看,因为看电视,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早上更是起不来床,上课也没精打采的。看着孩子这个样子,妈妈开始担忧起来,看电视没节制,不仅影响学习,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也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聪明的妈妈不用苦口婆心地劝说孩子不要看电视,而是应该让少儿频道暂时消失。这个简单的做法减少了亲子之间的,孩子在被动的情况下只好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

四、延迟满足孩子的需要

在日常生活中,妈妈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学会等待。当孩子向父母提出某些要求时,可视情况延迟满足孩子的。让孩子等上一段时间后再实现他们的愿望。孩子有了这样的体验后,就有了经验,想要得到东西,就需要耐心等待。于是,孩子逐渐就能培养起耐心和自控的习惯。

五、教会孩子换位思考

孩子的不自控行为,常常会伴随着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包括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孩子由于自我中心化倾向较强,他们往往更多地只根据自己的意愿而行动,而很少考虑他人。因此作为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孩子的移情能力,提高孩子对他人情绪情感的敏感性,学着站在他人角度,感受和理解自身行为对他人所造成的影响,从而有意识地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提高自我控制的水平和自觉能力。

六、用游戏训练孩子

游戏是孩子都喜欢的活动,而且游戏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规则性,经常和孩子玩游戏,可以使孩子在懂得规则的基础上,不断训练抗诱惑的能力,让孩子的自制力得到发展。


孩子整天不想学习,自律性差,家长应该怎么

我的孩子快初三了,自律性一直不好。人天生就有惰性,自律性强的孩子少之又少。

但是不是孩子没有自律性就代表没办法呢?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弥补的。

一是家长监督,陪伴。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自律性会提升。二是劳逸结合。学习的事情是兴趣的建立过程,疲惫不堪的孩子是不愿意学的。三是心态放平和。成绩好坏的取决因素很多,每个班都前十名和后十名。四是少唠叨。家长不要把关注点一直集中在孩子学习上,聊学习还不如聊生活,聊生活是聊学习的切入点。就是说不要直奔主题。孩子主动谈起来,就可以像朋友一样聊一下,不要刻意。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