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波战争后,雅典迎来空前辉煌的黄金时代(公元前480~前430年),雅典城邦推行直接政治,只要是成年男性公民均可参加,于现代国家所实行的代议制政治有所不同。雅典领土狭小,认可较少,几乎实行一种直接的政治,虽然一般到会的则是一部分人。雅典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公民大会。大会有权决定对外宣战、缔结条约,对内有权撤免官吏,甚至处以死刑。具体即五百人会议,他们是由抽签决定的。而许多工作移交给陪审团,陪审团的人也是由抽签决定的。受审的人必须自己辩护,任何公民都可以在公民大会上提出诉讼,但诉讼通常交给陪审团做出最后判决。
约公元前430年,伯利克里在一次阵亡将士的演说中陈述了雅典政治的一些原则,强调了法律的公平及美德的重要性。苏格拉底出生于伯利克里执政的时期,德尔菲神庙的女祭司曾说苏格拉底是最有智慧的人。人们称他为智者、哲学家,他不是填鸭式的告诉别人什么是对的,而是通过提问题的让人们自己找到答案,这种通过问询对他人进行教育的方法被称为“苏格拉底问答法”。
在这个光辉灿烂的时代,人文主义已有所发展,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相信人和神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已超越同时代大多数人仍信仰希腊的神灵的阶段,如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之父宙斯、太阳神、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等。也在同时代,历史上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菲迪斯,他做成的宙斯神像无比精致,近乎完美,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由于他在制作雅典娜雕像的盾牌上面刻下了自己和他朋友伯利克里的头像,希腊人认为在女神的雕塑上刻有人类的形象是对神灵的亵渎,并把菲迪斯投入监狱,最终一代伟大的雕塑家死在监狱里。
在苏格拉底的最伟大的柏拉图的记载中,我们得知是在一次喜剧大师阿里斯托芬举办的酒会中,苏格拉底正在和阿里斯托芬探讨爱情问题时,一个酒徒冲进来说要赞美苏格拉底是启迪灵魂的人。有人就此事向司法机构提出诉讼,说苏格拉底不信仰希腊的神灵,而是信仰邪神,并且还误导青少年。法庭组织陪审团进行审判时,苏格拉底获得一次为自己辩护的机会。第一次投票时以微弱多数判定有罪,此时的苏格拉底有一个机会为自己做轻罪辩护,而他却为自己做了无罪辩护,并提出自己不但无罪,而且是有功的应该得到奖励。这种态度激怒了陪审团,所以在第二轮投票中以大比票优势对苏格拉底进行了死刑的判决。苏格拉底影响力很大,很多人不满这种判决,而且他的也会他设计好了逃走的路线。但苏格拉底拒绝逃离,平静的说:“我是城邦的公民,有遵守城邦的法律义务,即使法律本身不是好的,但我要遵守”。最终苏格拉底于公元前399年饮下毒酒而死。
有人说苏格拉底以自己的死亡来证明古希腊制度是错的。在古希腊有一个意思为是暴民的,苏格拉底之死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主要有两点,首先民众和精英之间有水平上的差异,大众投票极有可能会否决掉正确的意见;其次,民众有没有权力用投票的剥夺一个人的财产和生命。两千年后近代欧美政治继承并发扬了古希腊的民族制度,将直接改为代议制。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只作为学习交流之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立即撤销,敬请谅解!谢谢!】
苏格拉底自比牛虻
1787年,法国画家雅克·大卫为鼓舞的革命精神,创作了《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是一位与耶稣、孔子齐名的人物。
我想,这句话作为对苏格拉底的评价就差不多够了。
苏格拉底被判死刑
公元前399年,雅典城邦一个民众法院以361票对140票,判处苏格拉底服毒。
罪名有两个:不敬神灵和毒害青年。
这幅油画描绘苏格拉底死时的情景:亲人和们,或掩面痛哭,或低头哀思,而苏格拉底端坐在床上,镇静自若,左手高举,右手欲接过毒药杯。
幸运的是,他的学生柏拉图记录了当时法庭的辩论,让我们有机会聆听这位伟大智者的千古绝唱。
苏格拉底面对不信神的指控,他说,雅典的公民们,我敬爱你们,但是我要服从神灵胜过服从你们。他认为,自己时常受到灵机的启示。而他信奉的神灵仅仅是他自己的良知。
面对第二项指控,毒害青年,苏格拉底说,我来来往往所做的无非是劝告各位,劝告青年人和老年人,不要只关心自己的身体和财产,轻视自己的灵魂。在他看来,美德不是由金钱产生,反对过分重视金钱,轻视自己灵魂的风气。他所做的只是把这一切告诉了青年人而已,又有何罪?
一辩后被判有罪。第二次申辩中,他强调自己是一个不图钱财、不治生业,不当将帅,不求闻达的人。作为一个哲人,苏格拉底较之他的更清楚看到雅典社会的弊病。为了拯救雅典和到处奔走呼号。正如苏氏所说,如今我一贫如洗,两袖清风,这就是一心侍奉神道的结果。这个神道就是知识分子的良知,正是他要承担和应尽的社会责任。
而苏格拉底的一腔热情却没有得到人们的理解,反而加剧了雅典人对他的误解和憎恶,并最终被判极刑。他在判决的最后说道,现在我们各走各路的时候到了,我,你们去活。这两条路哪一条比较好,谁也不清楚,只有神灵知道。
一只有良知的牛虻
苏格拉底申辩中有这样的描述特别引人注意:你们如果置我于死地,是不容易找到另外一个人来顶替的,这个人附在城邦上,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说,好像牛虻粘在马身上,这匹骏马由于太大太肥,年龄未老就行动迂缓,需要叮一叮才能焕发精神。
苏格拉底以牛虻自喻,而把雅典比作一匹又大又肥、丧失活力的骏马,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不断去叮咬骏马,使它保持清醒。
令人遗憾的是,在苏格拉底死后的半个世纪中,人们的普遍看法仍是:苏格拉底是个老诡辩家,他的死是罪有应得。
如果你给一个天生眼瞎的人讲述太阳是什么,能讲清楚吗,他能真正理解吗?苏格拉底,没几个人能真正理解,如同老子一样,误解、错解的人太多,因为瞎子不可能真正知道太阳是什么样子的,直到有一天他的眼睛好了。
苏格拉底
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傍晚,雅典监狱中一位年届七旬的老人就要被处决了.只见
他衣衫褴褛,散发赤足,而面容却镇定自若.打发走妻子、家属后,他与几个朋友侃侃而
谈,似乎忘记了就要到来的处决.直到狱卒端了一杯毒汁进来,他才收住“话匣子”,接过
杯子,一饮而尽.之后,他躺下来,微笑着对前来告别的朋友说,他曾吃过邻人的一只鸡,
还没给钱,请替他偿还.说完,老人安详地闭上双眼,睡去了.这位老人就是大哲学家苏格
拉底.
苏格拉底(前470—前399年),既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又是一位个性鲜明、
从古至今被人毁誉不一的著名历史人物.他的父亲是石匠和雕刻匠,母亲是接生婆.
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手艺,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
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
会道德教师.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清教.苏格
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
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等.他曾三次参战,当过
重装步兵,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
物.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酷署严寒,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
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
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
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
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的哲学主要研究探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
苏格拉底经常和人辩论.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
助人产生新思想.他从个别抽象出普遍的东西,采取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四个步骤.
“讥讽”即通过不断追问,使对方自相矛盾,承认对此问题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抛
弃谬见,找到正确、普遍的东西,即帮助真理问世;“归纳”即从个别事物中找出共性,通
过对个别的分析比较来寻找一般规律;“定义”即把单一的概念归到一般中去.
苏格拉底教学生也从不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而是用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
中接受他的思想影响.请看一个他和学生问答的有趣的例子.
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
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的工具,这是恶行吗?学生:是善
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
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
这种教学方法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启发人的思想,使人主动地去分析、思考问题、他
用辩证的方法证明真理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自己的反面转化.这一
认识论在欧洲思想史上具有巨大的意义.
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
才干的人来管理,而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的.他说: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
欺人的入,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比方,一条船,应
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他
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
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
公元前404年,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三十僭主的统治取代了政
体.”三十僭主的头目克利提阿斯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据说,一次克利提阿斯把苏格拉底叫
去,命令他带领四个人去逮捕一个富人,要霸占他的财产.苏格拉底拒不从命,拂袖而去.
他不但敢于克利提阿斯的非法命令,而且公开谴责其暴行.克利提阿斯恼怒地把他叫
去,不准他再接近青年,警告他说:“你小心点,不要叫我们不得不再减少羊群中的一只
羊.”苏格拉底对他根本就不予理睬,依旧我行我素.
后来,“三十僭王”的统治被了,派重掌.有人控告他与克利提阿斯关系
密切,反对政治,用邪说毒害青年.苏格拉底因此被捕入狱.按照雅典的法律,在法庭
对被告叛决以前,被告有权提出一种不同于原告所要求的刑罚,以便法庭二者选其一.苏格
拉底借此机会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他自称无罪,认为自己的言行不仅无罪可言,而且是
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结果,他被叛了死刑.在监狱关押期间,他的朋友们拚命劝他逃走,并
买通了狱卒,制定了越狱计划,但他宁可死,也不肯违背自己的信仰.就这样,这位70岁
的老人平静地离开了人间.
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一
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
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做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
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