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媒体9月22日报道,近期美国西部的森林大火引起环境学者们的集体关注。原本被视为生态循环中一环的森林在气候变化下,不再滋润环境。气候的变化使全球各个地区变得更为干燥,因此本来对森林有益的野火变得更为凶猛和频密,对生态造成不可挽救的伤害。
这一种破坏生态环境的野火不止在美国出现,仅在今年,澳洲、阿根廷和西伯利亚地区都纷纷出现野火的踪迹。这些野火,都因为干燥的天气和温度的升高而变得更为致命。在澳洲,环境改变了森林原本的面貌。在澳洲东南部蔓延的野火,摧毁了原有的森林系统。更甚的是,在西伯利亚地区蔓延的野花不仅将融化冰封千年的冻土,更会使冻土释放出对环境有害的甲烷。
这些林地能否在更猛烈的森林大火中幸存将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野火的频率和温度。如果野火来得过于频密,就会在植物成熟之前将其摧毁;如果野火的温度过高,则会将原本的森林地区燃烧成荒原。学者说道:“野火是生态自然的一部分,但是野花火在近代所呈现的状态,其燃烧的时间、温度和地点却非常异常。”
专家指出,当一大片森林地区被燃烧后,根本没有幸存的树木能够重新在苍凉的土地上播种。因此,我们的生态环境将会变化,本来的森林区域将变成灌木丛和草原。当一个环境变得更为干燥及炎热时,植物将无法适应气候变化,因此环境将不再适合植物生存。在某些地区,一旦野火蔓延,植物便不会重新生长。
对气候:热带雨林有很多植被.一旦被大量砍伐,就会造成森林面积减少
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变暖严重.
土壤:会造成地表疏松,水土流失.也可能是地面因缺少植被而干裂.
水文:造成水土流失,从而导致水中泥沙沉积,堆积严重.
地貌:绿色减少,黄色增多.
科学家们说,全球变暖不仅是造成冰盖缩小的原因,也是造成极端天气激增的原因,极端天气激增导致热浪、森林大火和干旱。 北极熊站在一块逐渐萎缩的冰块上,显然已经搁浅,已经成为人们熟悉的图像,象征着气候变化的破坏性影响。
这张图片有些误导,因为北极熊是强大的游泳者,气候变化将主要通过限制它们接近猎物来影响它们。然而,研究人员一致认为,即使是温度的微小变化也足以威胁到数百只已经挣扎的动物。根据发表在《气候变化》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在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如亚马逊和加拉帕戈斯,多达一半的动植物物种可能在本世纪初因气候变化而面临灭绝。
栖息地破坏
全球变暖对野生生物的主要影响是栖息地的破坏,在该栖息地中,生态系统(动物已经适应了数百万年的地方)迅速响应气候变化而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其满足物种需求的能力。栖息地的破坏通常是由于温度和水供应的变化而造成的,这会影响原生植被和以其为食的动物。
图注:澳大利亚考拉栖息地破坏
受影响的野生动植物种群有时可能会迁入新的空间并继续蓬勃发展。但是,同时的人口增长意味着许多可能适合于此类“难民野生动植物”的土地零散,并且已经因住宅和工业发展而变得杂乱无章。城市和道路可能会成为障碍,阻止动植物移入其他栖息地。
皮尤全球气候变化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创造“过渡性栖息地”或“走廊”可以通过将人类发展隔离的自然区域联系起来,从而帮助物种迁移。
改变生命周期
除了栖息地流离失所之外,许多科学家还认为,全球变暖正在引起动物生命中各种自然周期件发生时间的变化。对这些季节件的研究称为物候学。许多鸟类已经改变了长期迁徙和繁殖程序的时间,以更好地与气候变暖同步。也许是由于春季温度升高,一些冬眠的动物每年早些时候才停止睡眠。
图注:候鸟迁徙。
更糟的是,研究与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假设相反,该假设是,在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存的不同物种作为一个整体对全球变暖做出反应。取而代之的是,同一栖息地内的不同物种以不同的做出反应,使数千年来的生态群落破裂。
对动物的影响也会对人产生影响
随着野生动植物物种的挣扎和发展,人类也可以感受到这种影响。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und)的一项研究发现,某些类型的鸣鸟从美国北部迁徙到加拿大,导致山松甲虫扩散,从而破坏了珍贵的苦瓜杉树。 同样,荷兰的毛毛虫向北迁移侵蚀了那里的一些森林。
全球变暖对哪些动物的打击最大?
根据“野生动物捍卫者”的说法,受到全球变暖影响最严重的一些野生动物物种包括驯鹿、北极狐、蟾蜍、北极熊、企鹅、灰狼、燕子、彩龟和鲑鱼。 该组织担心,除非我们采取果断措施扭转全球变暖的趋势,否则将有越来越多的物种加入濒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种群名单。
原因: 夏天,树木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速度比较快,能迅速将水分释放到空气中,水分的蒸带走热量,森林里就凉快下来了;冬天,树木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都变慢了,热量很难散发出去,而且阳光直射进林间,也能使森林的温度升高,所以森林里就会比较暖和。森林不仅能调节自身的温度,对整个周边环境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其它重要作用: 森林是大自然的“调度师”,它调节着自然界中空气和水的循环,影响着气候的变化,保护着土壤不受风雨的侵犯,减轻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森林是“地球之肺”,每一棵树都是一个氧气发生器和二氧化碳吸收器。一棵椴树一天能吸收16公斤二氧化碳,150公顷杨、柳、槐等阔叶林一天可产生100吨氧气。城市居民如果平均每人占有10平方米树木或25平方米草地,他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就有了去处,所需要的氧气也有了来源67公斤二氧化碳,释放出49公斤氧气,足可供65个成年人呼吸用。 许多树木都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如:樟树、夹竹桃、丁香、枫树、刺槐、臭椿、桧柏、女贞、橡树、红柳、木槿、榆树、马尾松、法国梧桐等。 树木都有很强的吸收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能力。这些气体通过绿化林带,通常有1/4可以得到净化,或变成氧气。 森林能涵养水源,是一个巨大的“水库”,在水的自然循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青山常在,碧水长流”,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起。降水的雨水,一部分被树冠截留,大部分落到树下的枯枝败叶和疏松多孔的林地土壤里被蓄留起来,有的被林中植物根系吸收,有的通过蒸发返回大气。1公顷森林一年能蒸发8000吨水,使林区空气湿润,降水增加,冬暖夏凉,这样它又起到了调节气候的作用。树木的叶子就像一把大伞,可以不让雨水直接冲刷地面;树上的苔藓和树下的枯枝败叶都可以吸收一部分水。 森林能防风固沙,制止水土流失。狂风吹来,它用树身树冠挡住去路,降低风速,树根又长又密,抓住土壤,不让大风吹走。大雨降落到森林里,渗入土壤深层和岩石缝隙,以地下水的形式缓缓流出,冲不走土壤。据非洲肯尼亚的记录,当年降雨量为500毫米时,农垦地的泥沙流失量是林区的100倍,放牧地的泥沙流失量是林区的3000倍。我们不是要制止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吗?最有效的帮手就是森林。 此外森林还有调节小气候的作用,据测定,在高温夏季,林地内的温度较非林地要低3℃-5℃。在严寒多风的冬季,森林能使风速降低而使温度提高,从而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此外森林中植物的叶面有蒸腾水分作用,它可使周围空气湿度提高。 如果没有森林,陆地上绝大多数的生物会灭绝,绝大多数的水会流入海洋;大气中氧气会减少、二氧化碳会增加;气温会显著升高,水旱灾害会经常发生。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无疑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环境恶化,导致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乃至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问题。
全球森林覆盖率平均水平为31.7%.
森林面积已达1.5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6.55%.
全球森林主要集中在南美、俄罗斯、中非和东南业.这4个地区占有全世界60%的森林,其中尤以俄罗斯、巴西、印尼和刚果为最,4国拥有全球40%的森林.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称,有史以来全球森林已减少了一半,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1年的报告,全球森林从1990年的39.6公顷下降到2000年的38.亿公顷.全球每年消失的森林近千万公顷.
虽然从1990年至2000年的10年间,人工林年均增加了310万公顷,但热带和非热带天然林却年均减少1250万公顷.
南美洲共拥有全球21%的森林和45%的世界热带森林.仅巴西一国就占有世界热带森林的30%,该国每年丧失的森林高达230万公顷.根据世界粮农组织报告,巴西仅2000年就生产了1.03亿立方米的原木.
又据世界粮农组织报告,俄罗斯2000年时拥有8.5亿公顷森林,占全球总量的22%,占全世界温带林的43%.俄罗斯上个世纪90年代的森林面积保持稳定,几乎没有变化,2000年生产工业用原木1.05亿立方米.
中部非洲共拥有全球森林的8%、全球热带森林的16%.1990年森林总面积达3.3亿公顷,2000年森林总面积3.11亿公顷,10年间年均减少190万公顷.
东南亚拥有世界热带森林的10%.1990年森林面积为2.35亿公顷,2000年森林面积为2.12亿公顷,10年间年均减少面积233万公顷.与世界其它地区相比,该地区的森林资源消失速度更快.
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这里以林木资源为主,还包括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等资源.林地包括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林中空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和国家规划宜林地.森林可以更新,属于再生的自然资源.反映森林资源数量的主要指标是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生物多样化的基础,它不仅能够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多种宝贵的木材和原材料,能够为人类经济生活提供多种食品,更重要的是森林能够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止和减轻旱涝、风沙、冰雹等自然灾害;还有净化空气、消除噪音等功能;同时森林还是天然的动植物园,哺育着各种和生长着多种珍贵林木和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