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婚恋心理 > 失恋

戒毒后的心理问题(的人怎么做心理疏导)

的人怎么做心理疏导

病情描述: 朋友第一次戒毒自愿的,从戒毒所出来后几个月又开始复吸,现在应该是刚刚开始,该怎么做心理疏导?还有现在他已经跟家里面的联系全断了,

人员的情绪分析及如何进行心理戒毒

你可以到戒毒所调查在社会上也行。老师布置这作业并不是为难你们。
是想让你们真正的明白毒品的危害。况且,自己写也比较有意义啊!
你说呢?
既然你说参考我就推荐一篇
戒毒最大的敌人是复吸,解决了复吸的问题,戒毒就能成功,所以要寻找降低毒品危害的办法,也就是寻找降低复吸率的办法。者在一而再、再而三的复吸中沉沦,高复吸率使得者长期循环于社会→戒毒所,或社会→戒毒所→戒毒教养所之间,由此产生悲观绝望的情绪,随波逐流、破罐破摔,遇到困惑就借助毒品来排解,逐渐和家庭、社会对立,殃及家庭社会。
在和戒毒者的交谈中发现他们普遍流露出对家庭、社会的不满,埋怨家庭和社会对他们不理解、不接纳甚至于歧视,他们认为家庭和社会给予的关心帮助多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家人对者的关心、帮助也随着其一次次的复吸而心力憔悴,热情被消耗怠尽。
在戒毒所里,我们对者开展了毒品特性、毒品危害、与艾滋病复吸的危险因素、预防复吸的方法及技巧、戒毒治疗的内容等方面的教育,使得戒毒者在思想上对毒品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国内外戒毒专家认为家庭在戒毒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们注意到戒毒者的家人对毒品的了解还比较肤浅、甚至是空白的,有些可能比不上戒毒人员。所以,来自家庭对戒毒者的帮助缺乏理性、缺乏科学,家人多以说教、打骂、隔离等对待,使得戒毒者不能接受甚至反感,家庭的帮教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戒毒者普遍认为如果他们的家人也有这些方面的知识,就更容易和他们沟通,可以把问题摆出来,最后达到解决的目的。
我们对戒毒人员家庭了解多少?戒毒人员家人对毒品和者又了解多少?他们希望社会给予什么样的帮助?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在2004年4月,我们自拟了一份戒毒人员家属对毒品、戒毒知识的问卷调查,对来戒毒所接见其戒毒亲人的100名家属开展问卷调查,让家属以匿名的形式单独完成问卷,然后把答卷放到指定的箱子,再进行统计,得出真实有效的数计结果。现报告分析如下:
戒毒人员家属毒品、戒毒知识调查结果(n=100):提问/选择回答(百分比)
1?在你的亲人前你对毒品有了解吗?
有(52%)没有(48%)
2?你的亲人是你自己发现还是别人告诉你的?
自己(44%)别人(56%)
3?家里有人了你认为家庭其他成员有可能染上吗?
有(39%)没有(61%)
4?家人你认为和家庭疏于教育有关吗?
有关(64%)无关(36%)
5?戒毒分脱毒、康复和回归社会三阶段,对吗?
对(73%)不对(27%)
6?是个高复发性脑病,复吸是难免的,这次复吸间隔的时间比上次间隔的长就是一个进步,对吗?
对(55%)不对(45%)
7?预防复吸必须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努力才能成功吗?
是(70%)不是(30%)
8?你认为有必要获得更多的戒毒资讯以便更好地帮亲人吗?
有(93%)没有(7%)
9?如果有戒毒知识培训班或讲座之类的活动你会参加吗?
会(76%)不会(24%)
10?你会对你的亲人尽力挽救吗?
会(97%)不会(3%)
11?你对戒毒有信心吗?
有(67%)没有(33%)
12?你对强制戒毒有何看法?
支持(98%)反对(2%)
13?你会选择强制戒毒还是其他方法让你的亲人得到戒毒治疗?
强戒(76%)其他(24%)
14?对人员开展帮教活动你认为有必要吗?
有(98)没有(2%)
15?你的亲人得到过帮教吗?
得过(47%)没有(53%)
16?督促其到相关部门尿检以防复吸有必要吗?
有(95%)没有(5%)
17?家里出了个的,邻居街坊有疏远、歧视的表现吗?
有(66%)没有(34%)
18?者的心理普遍是变态心理,应给予适时的心理治疗,是吗?
是(92%)不是(2%)
分析:
一、对毒品的认识
以上调查报告表明,有相当多的家属对毒品的认识不足。其中:
1、48%的家属在自己亲人之前对毒品没有了解。
2、61%的家属认为家里有人但不会影响到家庭其他成员。
3、56%的家属是通过别人告知才知道亲人。
4、64%的家属认为亲人是由于家庭疏于管理造成的。
以上结果提示禁毒宣传还有很大的盲区,还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对毒品一无所知,从而导致了对子女教育上的空白,甚至于子女了仍懵懂不知,旁人告诉或公安机关告知方恍然大悟,这确实和家庭的疏于管教密切相关。
如果家庭成员间有交流、了解、关心及帮助,家庭对子女的毒品知识教育到位,那么面对毒品的诱惑,他们应该会有一定的抵抗力。在戒毒所里,兄弟、姐弟、夫妻、父子、母女等一起戒毒的现象不胜枚举,这个现象告诉我们毒品的侵袭不分社会阶层及年龄阶段,家属认为家里有人但不会染及他人的思想随时可能使家庭其他成员成为毒品的下一个俘虏。
家庭成员间的接触最亲密,互相间的言传身教影响很大,让所有的家庭都参加到禁毒斗争中去,教导子女、家人建立健康的生活,禁绝新滋生的人员才不会是句空话。
而者的家庭成员必须掌握毒品的相关知识,了解心理、戒毒治疗新动态、复吸的高危因素及应对技巧等,才可能真正对人员进行有效的帮助,使他们能保持操守。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建立戒毒者家属协会之类的组织,让者家庭成员得到相关的知识教育和培训,有利于提高帮教水平并可改变目前常见的对戒毒人员责怪、不信任、歧视甚至打骂的现状。
二、对戒毒治疗的态度
调查显示家属对戒毒治疗的态度:
1、73%的家属认为戒毒治疗分脱毒、康复和回归社会三方面。
2、70%的家属认为预防复吸必须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努力才有可能成功。
3、55%的家属认为是个高复发性脑病,复吸是难免的,这次复吸间隔的时间比上次间隔的长也是一个进步。
4、98%的家属认为者的心理普遍是变态心理,应给予适时的心理治疗。
结果表明大部分家属都对戒毒治疗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能认识到是一个疾病,者是个病人,复吸是难免的。预防复吸应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努力。家属认识上的提高对者的帮教将会有本质上的提高,将会使那种一味的打骂,惩罚有所改善,在他们出现稽延性戒断症状时给予必要的治疗、在情绪波动时及时介入心理疏导等等,这种细致入微的工作对戒毒人员的帮助将是及时有效的。但仍还有相当一部分家属对戒毒的内容模糊不清,认为戒毒就是关起来,吃药打针而已;复吸的出现也是其本人不听话、道德败坏、不思悔改的表现,不把者当病人看,认为戒毒只能靠他本人的毅力才行,这种比戒毒人员的认识还滞后的思想将阻碍预防复吸的进程,并会使戒毒者很快回到原来的圈子里,复吸成为迟早、必然的事情。
三、相关知识的获得:
在相关知识的调查中:
1、97%的人答会对的亲人尽力挽救。
2、93%的家属答认为有必要获得更多的戒毒资讯以便更好地帮助亲人。
3、76%的家属答如果有戒毒知识培训班或讲座之类的活动会去参加。
4、67%的家属对戒毒有信心。
这个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家属对自己的亲人仍不放弃,仍会尽全力去帮助他们。他们渴望能有机会获得相关的戒毒治疗的知识,以便能更有效地帮助自己的亲人,但这样的机会很少甚至是没有。如果相关部门能成立戒毒者家属协会之类的组织,定期请相关人员给他们做相关知识的培训或讲座,将使戒毒人员得到系统的、及时有效的家庭帮助,这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工作将会使戒毒人员能保持长期的操守,减少毒品的伤害才真的能够落到实处。
四、对强制戒毒的态度:
在对强制戒毒的态度的调查中:
1、98%的家属支持强制戒毒。
2、76%的家人会选择强制戒毒给其亲人进行戒毒治疗。
这个结果令我们欣慰,更让我们感到任重道远。它告诉我们必须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才不会辜负戒毒人员家属对我们的殷切期望。而目前戒毒场所关押的任务重、人手少,开展戒毒康复治疗的内容还比较单一,干警和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的机会也很少,显得重视度不够多流于形式,能够学到并真正对戒毒工作有实际效果的知识少,干警和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处于急需提高的现状。因为在人员中开展毒品特性、毒品危害、与艾滋病、戒毒治疗的方法、复吸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复吸的方法和技巧等知识的教育,使他们在心中筑起一道抵御毒品的心理防线,让他们再面对毒品的诱惑时不至于无所适从、束手无策是我们全体干警和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而这方面工作的开展有赖于专业知识的投入。如果我们的工作人员对这方面的知识都是一知半解、摸棱两可的,搞戒毒的人都摇头,认为反正戒不了,关起来不出事就行,那我们拿什么去鼓励戒毒者呢?给戒毒所的干警和医务人员灌输“毒难戒但毒能戒”的意识,才能给者带来希望。毒品形式不断出新,戒毒治疗也要不断更新,给戒毒所充实警力并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是迫在眉睫,当务之急的大事。五、社会帮教方面:
在对社会帮教的调查中:
1、98%的家庭认为社会对人员开展帮教很有必要。
2、47%的家属回答曾得到过帮教。
3、98%的家属认为督促其到相关部门验尿以防复吸很有必要。
4、66%的家属答邻居街坊对他们这样的家庭有疏远、歧视的表现。
这些结果表明要预防复吸,家属期待能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戒毒治疗一环扣一环,任何一环脱失了都会出现复吸的可能。在戒毒所里经过脱毒康复治疗后,如果家庭和社会帮教跟不上,当戒毒人员遇到困难、挫折、失败后,求助的不是我们的家人、社区帮教人员,而是毒品,那时预防复吸的工作将会前功尽弃。少些歧视,多些热情,使戒毒人员及其家属能感到社会的温暖,没有了孤立无助的感受,预防复吸才有希望。有关部门不定期给其验尿,给他形成一种压力,那戒毒人员将会把这个压力变成预防复吸的动力。
我们了解到虽然有相当一部分的戒毒人员得到过帮教,但还比较表面、形式,解决不了多少问题,比如有些戒毒人员回家后隔了好长一段时间帮教人员才出现在家门口,来了也没有过多的接触,只是象征性的过问或传达一些政策了事,或者遇到戒毒人员不在家时,只是简单地和其家人交代几句以应付了事。我们认为社会的帮教要适时介入,戒毒人员出所回家后就应立即跟进。同时尽快提高帮教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使他们帮能帮出内容,教能教出知识。如果人力不够,向社会招募一些志愿者,培训上岗,从而获得更为广泛的社会支持和帮助。而在社区里,请德高望重者、事业有成者、戒毒成功者对他们进行帮教,更有说服力,信服力。另外,我们发现在节假日复吸的现象发生率高,所以应根据复吸的发生多在节假日、寒暑假期间人们对毒品的警觉性有所降低、放松的特点,媒体除了每年的“6·26”外也能在这个时候多些适时的提醒,那将更实在,更有益。
综合以上分析:
1、提高戒毒所医务人员及干警的业务水平。
2、给戒毒人员家属建立戒毒人员家属协会并(或)开展相关知识的讲座。
3、对社区帮教人员进行毒品知识培训。
将以上工作深入开展将会对预防复吸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最后达到减低毒品危害的目的。所以加强这三方面的工作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你可缩量

戒毒,吃什么药才难受啊

三甲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耳鼻喉科

怎样才能戒掉毒瘾我是一个吸食的人时间不长

三甲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咨询科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