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主要观点(简述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

简述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理论的发展观点是动力观点的延伸,即对心理动力的动态描述。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中的本能,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总要通过身体的不同部位或区域得到满足并获得。而在不同部位获取的过程,就构成人格发展的不同阶段。他认为,性心理的个体发展,性心理的个体发展,可分为如下五个阶段(或时期):
第一,口欲期(0~1岁),其快乐来源为唇、口、手指头。在长牙以后,快乐来自咬牙。
第二,欲期(1~3岁),其快乐来源为忍受和排粪便,肌紧张的控制。
第三,期(3~5岁),其快乐来源为生殖部位的刺激和幻想,和恋父。
第四,潜伏期(5~12岁),这时的儿童对性不感兴趣,不再通过躯体的某一部位而获得,而是将兴趣转向外部,去发展各种知识和技能,以便应付环境的需要。
第五,生殖期(12岁以后),逐渐转向异性。这一阶段起于青春期,贯穿于整个成年期。

弗洛伊德性学三论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三个层次

弗洛伊德曾提到人格的三个层面,本我,自我,超我。本我以原始的冲动和为主,遵循“快乐原则”,即以的满足和最大程度的快乐为最大目标(哪怕那些违背了伦理道德甚至法律法规)。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