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理健康 > 心理诊疗

害怕是抑郁还是焦虑症(无缘无故害怕是精神病吗不敢在屋呆着)

无缘无故害怕是精神病吗不敢在屋呆着

谢邀!

楼主提到的这个问题还真的挺有意思的,那么是不是精神病呢?我们可以讨论一下,借此也为大家普及一些精神科的知识。

无缘无故害怕是什么情况?

从题目上的描述来看,最有可能的情况是焦虑症。至于是哪一种需要楼主前往医院去看了。

焦虑障碍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可分为慢性焦虑,即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焦虑,即惊恐障碍两种形式。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如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及运动性不安。

焦虑障碍的症状有哪些?

1.情绪症状 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患者经常出现与现实情境不符的过分担心、紧张害怕,这种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患者感觉自己一直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

2.植物神经症状 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躯体方面的症状。

3.运动性不安 坐立不安,坐卧不宁,烦躁,很难静下心来。

4.濒死感或失控感 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中,患者几乎跟正常人一样。而一旦发作时(有的有特定触境,如封闭空间等),患者突然出现极度恐惧的心理,体验到濒死感或失控感。

5.植物神经系统症状 如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出汗、全身发抖等。

还有那些精神疾病会出现楼主所提的症状呢?

精神症 有的患者除了会因为受到幻觉、妄想而出现恐惧不安,还会无故出现恐惧症状。

抑郁障碍 一些伴有焦虑的抑郁症患者也会出现无缘无故的不安感。

创伤后应激障碍 这类患者几乎是仅此于焦虑障碍出现莫名恐惧症状的患者了。

双相情感障碍 有一些患者在发病前会出现类似的表现,很难说清楚具体原因。

心因性精神障碍 这也是容易出现楼主所提到症状的疾病之一。

最后提醒楼主,最好前往医院进行诊疗,看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祝大家健康!

感觉生活焦虑越来越害怕怎么办

回答了:为什么生活焦虑,多数是工作,事业不顺,攀比心重,高不成,低不就,且心态不平衡。怎办,还是走自己路,该怎样就怎样,要有知足感,知足就会常乐。

总是胡思乱想、担心害怕,是抑郁症吗

胡思乱想,担心害怕精神症也会出现的。抑郁症是心境的问题表现为情绪低落,对周围的事物和兴趣缺乏,有自卑感。主动求医是抑郁症区别于精神症的一个标志。

害怕出门不敢出去见人,出去就紧张害怕,内心恐惧是不是抑郁症

感觉,题主所说的不像是抑郁症,而更多的像是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也可以称为“社交恐怖症”及“社会焦虑”。有些人在挤满人的房间内,思想会过度紧张,从而感到焦虑不安。有些人甚至会害怕在课堂上讲话,总是感到不自然。说话恐惧症的原因在于说话时感觉每个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了,因此而不安。

解决恐惧症的关键就在我们在各种场所中能否准确传递信息。我们经常会希望他人可以理解自己的观点,甚至会用很多方法吸引或影响别人。可是紧张过度就会变得呆滞,太在意所见所闻,就会导致自己无法准确传递信息。

应该树立一个目标:克服社交恐惧症。很多方法值得一试。可以深呼吸、自我催眠,也可以进行自我对话。同时,给大家推荐几个自信讲话的要点,只要平静及放松,自信面对听众,就可以滔滔不绝了。

首先我们要明白我们为什么说话。说话的内容组织方法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了,我们会说些什么以及怎么说。我们可以先不用在意观众是否可以接受自己的讲话内容。

其次,要明白我们的观众是谁。焦虑的原因多数在于讲话过程中太专注“自我”了,认为对方肯定也会在意自己。其实,我们应该把注意力都放在观众及旁人的身上。

多说一下,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这个涉及的方面主要是社交,类似的还有广场恐惧症,余光恐惧症等等。

心理治疗一般都要求来访者面对和接纳自己目前的问题,只有正确的认识了自己本身的问题,才可能有有动力和意愿去改变。

精神分析流派,一般认为社交恐惧症是来源于, 过去已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羞辱性的事件,当过去的羞辱事件能够被现在所认识,接纳,从潜意识中意识化,那么恐惧症的根源,就会被认知,就能够正确的意识到社交恐惧症的问题。

认知行为流派,同样认为社交恐惧症,根源可能来自于过去的压力性生活事件,又称为导火索或者板机事件,是这种事件导致了来访者功能失调性的想法,从而导致了社交障碍。认知行为流派,认为社交恐惧症,可以使用替代一闪念,自动想法来逐步改善,同时也认为,社交障碍会随着社交功能的退化而逐渐严重,故而认知行为疗法流派中,提出认知排演和社交功能培养,两种方法来提高来访者的社交能力。

认知排演,认知治疗干预中,尤其是对一些无法实现的付诸行动的人际互动,可以通过认知排演技术先在意象实行排演,它是一种准备状态,是一种心理操练,同样能够产生效果,为实施现实调整打好基础。

而在进入社交状态之前,可以通过放松训练来使自己的紧张心理得到缓解。

社交恐惧的来访者需对其在社交技巧方面提供训练,避免直接介入方法后导致问题而失败,

自体心理学认为,社交障碍的来访者缺乏理想化客体,从而导致其自卑,懦弱,充斥不安全感和混乱感,因此,在治疗的时候,需要社会资源辅助,心理咨询师充当其理想化客体,为其构筑安全感,从而使之自我向好的方面发展。

目前来说,对于社交恐惧症认知疗法,效果会好一些。

时常焦虑恐惧,不敢见人怎么办

“时常焦虑恐惧,不敢见人”,这是社交恐怖症,也称为社交焦虑障碍。

可以肯定是能够治愈的,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首先去看精神科或心理科医生,遵照医嘱,或许需要服用抗焦虑药物,但药物治疗只起辅助作用,缓解焦虑情绪,使心理治疗容易进行。要以心理治疗为主。

二、心理治疗

1.行为疗法

常用的行为治疗技术包括:系统脱敏法(暴露疗法)、满灌疗法(冲击疗法)、模仿法(教练法)。

行为疗法的意思相当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你越是怕见人,就越是要去见人,不断见人,不断练胆壮胆。

训练办法是:先去见一两个熟人,适应后再去见陌生人。接近一两个陌生人,距离从5米外到3米到1米,多次练习适应后,去接近三五个人的小群体陌生人,并与其搭讪,多次练习适应后,去接近个人的或更多人的陌生人群体,并加入到他们当中聊天(或广场舞)。适应了接触陌生人后,再去见熟人群体,比如参加婚宴、生日宴、同学聚等。见人的距离从远到近,人数从少到多,姿态从旁观到互动,从有家人陪同到不需陪同,多次练习,用不了多久,你就不怕见人了。

2.认知疗法

就是克服自己的不合理的信念,识别和挑战不合理的想法而起到治疗作用。

你怕见人,担心什么呢?是担心容貌不好看吗?担心面红耳赤吗?担心语无伦次吗?担心没有共同语言吗?

你需要重建认知:我和他们都是人,彼此彼此,容貌是天生的顺其自然,面红耳赤又怎么呢,讲不好话无所谓,聊天顺着话题聊就行了。都是人,我没必要怕见他们。

通常将认知疗法与行为疗法结合起来,疗效会优于单一疗法。

3.森田疗法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就是要接受社交中的“胆怯、紧张或脸红”的症状,不把它当回事,不再关心体察心理症状,而是带着胆怯、紧张或脸红像正常人一样交往,使症状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图片来自网络,谢谢供图的朋友!如果善意的借鉴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