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情绪管理 > 情绪调节

著名心理学实验相信的人成功了(参加心理实验对被试者的心理是否会有影响)

参加心理实验对被试者的心理是否会有影响

心理学实验是有一套严格的伦理规范的,这套伦理规范需要心理学的学生掌握并在实验中遵守。一般来说,会在实验开始前就告诉被试(大部分实验没什么影响)。如果不方便告诉被试,并且实际在实验过程中产生了什么心理上的影响的话(比如情绪实验),会在实验结束后帮被试消除。如果实在无法消除,会给被试金钱上的补偿(比如睡眠实验类的被试费都很高)

中医说治病靠运气、信则灵不信则不灵、医治有缘人、怎么理解

付某找一中医看病,进门三问:1.你保证能治好我的病吗?2.治好后,我的病能保证不复发吗?3.如果治疗无效,我花了的钱怎么办?

中医一听,好傢伙,来了个硬叉货。这可是在古圣人说的医者六不治之内啊!

一不治——骄恣不论于理;

二不治——轻身重财;

三不治——衣食不能适;

四不治——阴阳并藏,

治——气不定;形羸不能服药;

六不治——信巫不信医。

可是现在不治的话,病人会以为你没本事,没底气,可能还会出去乱说医生的坏话。

怎么办呢?

连古老的医书都能看懂的医生,怎么可能被这些问题难道。结合心理学给出了答案:

1、我不能保证给你治好,但如果你愿意相信我能治好你的病,我愿意一试。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2、疾病治好,是指临床症状消失,是否会复发,一要看疾病的性质,二要看你自己是否珍惜得之不易的健康。是否愿意改变曾经不良的生活习惯,医生只是你健康的临时帮手。

3、治疗是需要收取相应的治疗费,材料费,疾病的程度有深有浅,性质有良性恶性之分。即使诊疗方案正确,用药恰当,也有可能因为你身体的一些因素而导致见效缓慢,或不见效果。

这个与术者没有明显的责任关系,所以,治疗无效时所花费用是不退还的。需要你就诊前考虑好后,再决定是否继续需要医生救治。

所以,一些医生就用治病靠运气来沟通。

病人找不信任的医生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就不会全力按要求配合,自然就是医患无缘,医药不灵了。

干个体的医生,碰到态度刁蛮,不尊重医生的人,都会找个借口,推其去另求名医,医生都不想治的病人,又怎么能有好的康复效果啊!

我是友品中医,一个不会玩套路的中医,欢迎关注,共同交流中医药知识。

心理学里什么是棉花糖实验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是喜欢用心理学解决生活问题的“二两心理学”

让我们一起用问答碰撞出知识的火花吧~

心理学里什么是棉花糖实验?结果可靠么?

先说结果是否可靠,棉花糖实验的结果旨在论述延迟满足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长大后更易成功”,但是这个结论在2018年被三个心理学家了,他们实验证明:孩子能否取得成功,并不取决于有延迟满足感的能力,而取决于孩子背后的家庭。

就好比吃苹果有利于身体健康,不代表只吃苹果就能健康一样,这个实验仅仅从一个维度去阐明成功的因素,却忽略了延迟满足这一能力背后产生的原因以及保持的方法,还有一点是我们在长期儿童心理发展观察中发现的,延迟满足和孩子某些气质类型的,不区别对待孩子的气质类型就去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或大或小的创伤。

一、什么是棉花糖实验:

棉花糖实验是斯坦福大学的WalterMische博士从20世纪60年代年开始进行的有关于儿童自制力的心理学实验。

实验者在斯坦福幼儿园内共选择了4-6岁的儿童参与测试,他们在孩子面前摆上棉花糖,并和孩子约定,如果孩子不马上把面前的棉花糖吃掉,坚持15分钟,他将可以获得两块或是更多的棉花糖,如果孩子提前吃了,就不会获得奖励。

实验人员把孩子和棉花糖放在一间空教室内就离开了,通过摄像机来观察孩子的行为,有些孩子在实验人员走后就拿起棉花糖吃了起来,有些孩子则为了获得更多的棉花糖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有些则是忍不住后悄悄的舔了一小口。几年后实验人员对孩子们进行了跟踪,他们发现,当初能够为了获得更多棉花糖而选择忍耐时间更长的孩子普遍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

二、关于知识的“以偏盖全”

“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成功的可能性更高”很多从事教育或者心理学的人们拿着这一条实验的结果纷纷开始了自己的“传教”,很多家长听后觉得非常有道理,觉得“孩子不能惯着,要什么给什么”,这样“科学”的拒绝孩子还能帮助孩子获得更多未来成功的可能性,家长们用的不亦乐乎,“延迟满足能力”由一项能力升级为一种“训练方法”,面对孩子的请求不立刻满足,而是制造一些困难或是条件让孩子多等等,原本正常的一项能力让人们传的变了味儿。只看到了延迟满足孩子的结果,却忽略了,这些孩子为什么会有延迟满足的能力,延迟满足背后其它的包括家庭、社会、文化等等这些量变的作用被刻意的忽视,是这一观念信奉者最大的坑。

那么,这些孩子优秀的延迟满足能力是哪里来的呢?

1、 过往经验:当孩子过去有过通过自制可以获得更多的回报的经验时,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就会变得越强

2、 家庭环境:当孩子的父母言出必行,并且总是给予孩子正面引导时,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也会更好。

3、 安全感:那些实验人员一走就迫不及待的吃掉棉花糖的孩子,更担心眼前的棉花糖也会消失,或者,即使等了15分钟,可能连这一块儿都没有了

2002年在美国的另一次实验中,实验人员在棉花糖实验中增加了更多维度的统计,像父母的教育程度,家庭背景,孩子的记忆力、沟通能力等等,并从童年起一直进行观察和追踪,直到时孩子的少年期,结果证明,引入理多变量后,原来的实验结论就不成立,了,原来的实验仅在同一所幼儿园,这意味着孩子们的家庭环境可能旗鼓相当,而这次的实验则选择了美国的十个不同地域的孩子,第二次的实验结果反而了第一次的结论:一个孩子在小时候能不能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和他未来会不会成功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只能表明孩子实验当时的自控力水平。

三、哪些孩子不适于应用“延迟满足”

这个是我今天想说的重点,我不止在一个场合听到所谓的“专家”宣扬延迟满足这一“育儿理念”,还让一些对儿童气质没什么概念的家长奉为“真理”,其实有些孩子是不适合使用延迟满足的,即使是可以使用在方法上也需要非常的注意

反应强度弱的孩子不适合使用延迟满足

在托马斯和切斯的儿童气质理论中,有9个维度来呈现孩子的气质,他们分别的是
趋避性、规律性、适应性、反应强度、情绪本质、活动量、反应域值、坚持度、注意力分散度。

其中反应强度是指孩子面对事物的反应情况,比如,有些孩子什么事不符合他的心意就会哭闹撒泼打滚闹的不可开交,这些孩子就是反应强度大的孩子,而有些孩子呢,想要的东西即使得不到,也会默默的接受,看起来很乖巧,很听话,很好带,这样的孩子往往受到很多家长的青睐,觉得带起来很省心这些孩子往往反应强度小。但在延迟满足上,反应强度小的孩子是不适合使用的,因为当这样的孩子提出一个需求前,可能需要想很久,他们对自己的情绪表达是非常谨慎的,试想,一个孩子思考了很久,找了一个自己认为适合的场景和时间,提出自己的需求,得到的却是下周妈妈给你买,或者这个你现在不需要……等等父母这样的答案,孩子的内心必然是特别的失望和沮丧的,同时这样的孩子也不会提出更多的反驳意见,从而关上了和父母沟通的大门,这样的结果是我们都不愿看到的。

反应强度大的孩子适合延迟满足吗?

反应强度大的孩子往往遵循“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一受益原则,拿哭闹来不断试探父母的底线,无奈很多父母在教养上是没有底线的,总是看孩子哭一会觉得很可怜开始心软“好了好了,就这一次啊!下不为例”说是下不为例,反到是开了先例,这样的孩子适合用延迟满足,来稳定自己的情绪,也可以防止孩子用哭闹当武器威胁父母达成自己的目的,但是延迟满足不是晾着孩子不管,对于这样的孩子需要在态度上“不怀敌意的坚定”,在行动上“立即回应,延迟满足”

妈妈,我就要那个汽车!

好的,妈妈知道了

妈妈给我买!

妈妈知道你特别想要这个小汽车,可是你出门时候答应过今天不买玩具哦!

通过语言回应孩子,但是不满足,避免孩子被晾着感觉到被漠视。

以上就是我对棉花糖实验的理解,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多元性,尤其在教育上,孔子在3000多年前就宣导“因材施教”至今,这一理论都是最适合个体发展的方法,唯一因材施教,方能适材适所!全面的看一件事才能把效能发挥到极致

为什么有些事明明是骗人的,可以还是去相信,主要是抓住人的什么心理

以下言论为个人观点,只求诸君娱阅:

人生在世,不外乎三种关系:人与人关系、人与物关系、物与物关系。

一、世上人只求信他人言不求物之本又惰于自省因之信之,如学者教授专家说。

二、世上人因信之亲朋关系而略过考证过程而信之事,即人云亦曰。

三、世上人虽知其误信而思虑过多忧于脸面陷于利益而故意信之,如传销。

四、世上人亲见物而信,尤可谅。

五、世上人虽亲见之听之然人故布局使其信,谓之痴。

六、世上人不学不问易轻信,谓之愚。

七、世上人生而笨呆则无不信之说。

所以说世上要么就是傻愚者,要么就是贪婪者,最易陷入信之骗局。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