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拖延症又叫什么病(怎么治拖延症好)

怎么治拖延症好

三甲 解放军总医院 精神科

拖延症的解决方法

6岁以下的孩子不认识时间,体验不到时间。这是真的。

心理学发现:孩子2-3岁,才开始有时间观念。到了6岁,大部分孩子还是不会认表,对于具体时间有多长还是没有感觉和概念。

所以,许多孩子做事拖延,再正常不过了。

当然,过了这个时期,许多孩子的拖延情况,又与家庭的塑造很有关系了。

孩子拖延的主要原因:

父母及家人凡事总是催促,扰乱孩子生命的节奏;

父母及家凡事总是包办太多,使孩子产生依赖。

解决孩子拖延的方法:

给孩子有目的性的指令:

比如:如果快一点穿好衣服,我们就能第一个到公园了。

帮助孩子建立时间感觉:

比如:我们再玩5分钟就去吃饭了。

帮助孩子形成规律生活很重:

比如: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

研究表明:0-6岁是孩子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

如何对待拖延症的人

谢谢众网友阅读:

我认为:“拖延症”是人们在生活当中一种“心理”上的反应。也是一种“惰”性反应。一般表现在一些懒懦的人群。主要反应有以下几点;

一、性情惰弱的人群。这种人大多都“内向”,反应能力差,做事缺乏进取心,得过且过。遇事不上紧,拖延一时算一时,不计后果。

二、做事被动。一些事情早晚会去解决的。这种类型的人,遇事不上紧,拖延形成了习惯,等到堆积在一起再去干,一个是被动;二个是延误工期,影响工作效率。

三、没有进取心和责任心。对干这种人,缺乏进取和责任心。在一些重大事情上,都不会有上劲心和责任感,这种人到那里都会被淘汰。

现在的工作都是讲效率的,不像从前吃大锅饭时候,得混且混。现在是讲效率,多劳多得,谁也不敢拖延。

对待有“拖延症”的人,就要加大他的思想压力和工作压力,促使他不想拖和不敢拖的心理压力,让他慢慢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久而乆之“拖延症”,就会纠正过来。

其实,“拖延症”,并非是病,而是一种习惯性的“心理”问题。只有正确的解决这个问题,“拖延症”也就自然没有了。

拖延症算是社交恐惧症吗

拖延症是属于抑郁跟焦虑里的吧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