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抑郁症会引发一些身体器质性的病症,例如:心慌心悸、呼吸困难、浑身乏力、行动困难等。更会引起一些身体机能上的变化,例如:贪食厌食、失眠多梦、易怒、注意力不能集中等。抑郁症所诱发的这些病症远比精神上的萎靡、消极、焦虑可怕的多,它让你实实在在的体会到你正在生病,但是请你不要担心,这些病症都会随着抑郁症的减弱而消退。所以,你并需需要恐惧,这些病灶只是在告诉你要对抑郁症足够重视,并把精力集中在抑郁症本身。其次,我们应该如何抵抗抑郁:你可以选择谨遵医嘱、按时服药,但是我并不建议,因为你是独居,身边没有人照顾你。抗抑郁药的副作用非常大,口干、腹泻、厌食,我服用了两周就停药了,最可怕的是厌食,如果身边没有人强迫你按时吃饭,你可能两天只吃一点点沙拉,这样对你的身体损害非常大,慢慢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不建议用药。最后,说说我的经验:为什么会抑郁?你要找到它的起点,并且我相信你一定知道答案,这个答案或许现在你还没有能力去解决,那就交给时间,你所要做的就是在这段时间里认真的生活,不能放弃,直到你解开这个心结为止。抑郁症患者需要的并不是快乐,而是活力。如果你选择自救,你就要选择坚强,选择有活力的生活。做有活力的事情或者去接触能给你带来活力的人,这些都需要你走出去。什么是活力?活力就是血清素和多巴胺,我挨过抑郁的那段灰暗时光靠三招,现在传授给你:电子乐、跑步、晒太阳。祝你好运!
你可以通过改变认知中的非理性想法,拯救自己的不良情绪,获得更快乐的人生。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认为,触发感受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对事件的看法决定了情绪和事情演变的方向。方法:1、无条件接纳自己2、无条件接纳他人3、量化困难《拆除你的情绪地雷》作者阿尔伯特•埃利斯
突发性焦虑,这样的症状算很轻的,不要太紧张了,估计您的性格应该是属于比较急躁的一种吧,改变自己的急躁性子,学会放慢节奏,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尽量慢半拍。我以前的焦虑算是比较重的,在我现在看来,焦虑症真的没什么的,只是一种情绪,只要你不排斥它,一会就过去了,当然,就算你排斥它,它一会过去,只是时间会长一点!人们之所以谈到或听到有关焦虑,抑郁,或者其他,就避之不及。那是因为开始的时候人们不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把它想的太复杂,宣传的太可怕!当然也有居心叵测的人,会把这样东西添油加醋!其实真的没什么问题的,就只是一种情绪,当它出现的时候是会有点不舒服,如果你太在意它,它就没法很快的消失,你不去管它,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该上班上班,总之当下在做什么,你继续做下去,即使是焦虑此刻出现了,你也不要为此停下来。让它自然的发生,然后自然的结束,你只要轻轻的接受就好。记住焦虑不会死人!它只是一种情绪,就像你的喜怒哀乐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高兴会使你内心快乐,而焦虑是一点点难受,本质都是一样的!在你高兴大笑的时候,你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大笑,所以过了就过来,不会觉得哪里不对,而焦虑难受来了,你如果去分析排斥,觉得不应该出现焦虑,那么你就等于抓住了它,它要怎样离开呢! 所以借用森田疗法里面的一句话,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一切都是和谐的!
一、焦虑猛于死神死神来到一座城市,决定带走100人。一个人知道了,赶紧去提醒这座城市的居民:「死神来了,要带走100人!」。结果死了1000人。这个人问死神这是为什么呢?死神说:「我的确带走了100个人,但焦虑带走了其他的人!」。【公子点评】:焦虑对身心有害,比死神更甚,没啥事就别瞎合计;①淡定: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②从容:按照自己的节奏,过好自己的日子,珍惜当下,不虚度光阴。③勇敢:遇事不怕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若是处处担忧,心怀恐惧,那还活个什么劲啊。二、乐观的心态有一对性格迥异的双胞胎,哥哥是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弟弟则像个天生的乐天派。在他们 8 岁那年的圣诞节前夕,家人希望改变他们极端的性格,为他们准备了不同的礼物:给哥哥准备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给弟弟的则是一盒马粪。拆礼物的时候到了,所有人都等着看他们的反应。哥哥先拆开他那个巨大的盒子,竟然哭了起来:「你们知道我不会骑自行车!而且外面还下着大雪!」,弟弟打开了他的礼物———房间里顿时充满了一股马粪的味道,「快告诉我,你们把马藏在哪儿了?」【公子点评】人活着,就是要快乐,总是焦虑,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一个人的心态。悲观的人看什么都消极;乐观的人,下一顿有的吃,就开心。现在的人真是太容易焦虑了,收入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否则就焦虑,失业那就更可怕了,从绝望直到崩溃。我是在农村长大的,收获的季节让人欣喜,播种的季节也充满希望,不能因为冬天土地不产粮就焦虑。另外,这收成还跟天气挂钩,并不能保证风调雨顺每一年,难道都要焦虑?当然,公子个人认为,尽量不要超前消费,量力而行,要让家庭的财务规划更安全一些,不要因为意外失业就面临破产的边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焦虑。如果家庭财务相对安全,比如一年半载不工作问题也不大,若意外失业,在努力找工作的同时,不妨趁着这个机会好好陪伴家人,踏青、郊游等等,不也非常难得?如同过去的农民,冬天无事时,蹲墙根晒太阳,不也挺好! 三、活在当下有个小和尚,每天都要扫落叶,觉得很辛苦。有一天,他想到一个办法,使劲的摇树,期望把明天的树叶也一次性扫干净了,好轻松点。结果,第二天,依然满院落叶。【公子点评】①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摇树,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如果明天有烦恼,那就等到明天再说吧,先活好今天再说!②不要奢望一劳永逸的财务自由,未来的变数太多,踏踏实实的活在当下,保持稳定的现金流,保持健康的家庭财务规划即可。或许,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本就没有财务自由这个选项。四、人比人、气死人猪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头牛,工作虽然累点,但名声好,让人爱怜;牛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头猪,吃罢睡,睡罢吃,不出力,不流汗,活得赛神仙;鹰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鸡,渴有水,饿有米,住有房,还受人保护;鸡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鹰,可以翱翔天空,云游四海,任意捕兔杀鸡。【公子点评】很多人的焦虑,来自于跟别人的对比,但人比人,气死人,一个人应该跟自己的过去比,只要比过去有进步,就好!何况,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际遇,成功不可复制,踏踏实实做自己,不必艳羡别人。钱挣多少才是多呢?挣的再多有马云的多么?可能马云还羡慕你的生活呢,「悔创阿里杰克马」。五、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点评】现在大家都说大环境不好,有一句话,说「2019年是过去十年来最坏的一年,也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这句话更增加了大家的焦虑感。①大环境好不好,是我们普通老百姓能改变吗?我们可以考虑,但不要焦虑,如果我们无法把握大环境,不妨抓住小趋势。②不要拿大环境作为借口,如果大环境不好,对每个人都不好,该咋干活还咋干活,不要拿大环境当挡箭牌。 六、永不满足的沙鼠在撒哈拉沙漠,有一种沙鼠,每当旱季到来之时,都要囤积大量的草根,即使草根足够安全度过旱季,沙鼠仍然要拼命地工作,仍然一刻不停地寻找草根,并一定要将草根咬断,运回自己的洞穴,才会踏实。否则便焦躁不安,嗷嗷叫个不停。【公子点评】与朋友谈起过这样的一个话题,一个人究竟要永远进取还是知足常乐呢?小时候学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就告诉我们要知足常乐。但实际上,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都是永不满足的状态,被裹挟着,在永无止境的追求着更高的目标,这难道错了么?公子认为,如果一辈子都活的那么累,那么人生的意义又在哪里?钱和快乐是成正比吗?未必吧,因为我们要考虑到我们的付出,要牺牲很多休闲娱乐的时光,要牺牲很多陪伴家人的时光。这里面有一个度,关键如何把握这个度,其衡量的标准就是人生的体验,勿忘初心,快乐才是人生的根本目的。
你好,焦虑症患者即使自己知道病情的表现,想要完全控制还是比较困难的,而且想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来调整有可能加重焦虑表现。我们拿广泛性焦虑障碍来举例,这种疾病占据焦虑障碍的57%左右,常缓慢起病,临床特点是经常持续存在的、无明确对象或固定内容的焦虑不安,包括紧张,害怕、过分担心等;病人感到十分痛苦而又无法摆脱是这类疾病的特有表现,因为患者伴有自主功能紊乱,交感神经系统功能活动过度,使患者出现了过度焦虑和不安。焦虑症引起了哪些表现精神性焦虑,这也是最常见的表现之一,患者会对未来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件表现出过度的担心和害怕。其实病人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担心什么,但就是感到提心吊胆,坐立不安,紧张而不沉稳,心烦意乱,没有耐心,遇到小事就会六神无主,惊慌失措等等;任何事情都会往坏处想,就连休息的时候也坐卧不宁;多数患者自述这种焦虑紧张的情绪是自己过分担心所致,而害怕又找不到对象,总是担心未来会出现不好的结局,这也叫做预期焦虑;这种情绪和烦恼不同,烦恼主要是针对过去的事情后悔和对现实的不满,还有部分患者表现激惹易怒,无端发火,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工作力下降等等。躯体性焦虑,主要表现自经功能的障碍和运动和不安的症状,比如口干、出汗、心悸心慌、胸前区不适感、气急或窒息感、尿频尿急、腹部不适、头痛头晕、耳鸣、皮肤刺痛感等等。睡眠障碍,常表现入睡困难,辗转反侧,因过度担心而难以入睡,可伴有一些不愉快的梦境体验。还有病人表现为睡眠间断,夜惊,梦魇,常常从噩梦中惊醒而紧张害怕,次日精神不佳,疲乏无力,头脑感觉昏昏沉沉,没有清新的感觉。得了焦虑障碍该怎么办最科学有效的方法就是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目前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通过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让患者清楚的了解焦虑症的实质乃功能性疾病而非器质性疾病;因为患者躯体不适表现让他们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可能误认为焦虑是躯体疾病所致,如果没能及时解释清楚会影响疗效。那么认知行为治疗主要针对患者的个性特征,很多焦虑障碍患者对现实生活不满意,对人生期望过高,凡事往坏处想,担心结局不好等等;长时间处于高度警觉之中、容易产生一些歪曲的认知,这是造成疾病迁延不愈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认知方法改变患者对疾病性质的歪曲认知,若能适时的给予行为治疗如放松训练、系统脱敏等处理焦虑引起的躯体症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