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节流,调整心态,慢慢来吧
狗急了会跳墙,人急了只能拼命,没有别的选择。
离那个人远点儿,忘记过去和不值一提的人和事儿,那么明天就是你人生的黎明。
单亲,从小就自卑,22岁确诊重度抑郁症焦虑症,家里没钱治,无数次站在河边,但是自己硬抗了过来,就是跑步,晚上睡不着我就起来跑步,白天让自己不停的干活,一年后治愈,后来恋爱结婚生子,生了二胎后抑郁症复发,这次有钱了接受专业的治疗,我的主治大夫说还是要靠自己的认知,实在难受就终身吃药,因为我是二次复发,我吃着药继续选择跑步,半年后我停药了,现在一年多了,很好,我现在不怕复发,真的是从心里上接受它终身伴随我了
父母认为孩子抑郁症是装的很正常,心理学中的某个流派就是认为心理疾病是对现实的逃避,甚至心理疾病就是对自己的和父母的惩罚,问题是正常情况下,谁愿意逃避人生?哪怕孩子就是装的,也一定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心理疾病,真假并不重要…
孩子如果胆小,自卑,没有主见,听话顺从,在意他人看法的话,那样活着就很压抑,长久没有成功的喜悦刺激,没有成就感,内心有没有良好的发泄渠道很容易变成抑郁症的……
而且他们世界观倾向于自我反应,自我批评,患了抑郁症后会更加觉得自己……导致恶性循环,其实该反省的是孩子的父母……
有项心理学调查,如果男孩子喜欢打架,调皮捣蛋,女孩子性格粗狂,甚至经常有点泼的性格,则他们长大之后心理更容易健康强大……
但是现实中,我们的社会倾向于把孩子当成奴隶和机器人一样去培养,打压孩子自信心,让孩子听话,也不管孩子能不能适应的了,是否喜欢,一味地按自己的要求去输出……
孩子是人唉,不是能活下去就行的,他长久的感觉不到价值感,感觉不到快乐,不生病才怪呢……
那多巴胺举例,当你成就达成时,大脑就会增加多巴胺,促使你喜欢做某事,但是如果难度太大,无法达成成就,大脑就会减少多巴胺分泌,使人不愿意干某事……
这时候外部强迫孩子去做已经无法刺激多巴胺的事情,孩子胆小不敢反抗,可是他又无法分泌多巴胺去刺激自己,这样大脑就会变成休眠,丁克,来保护自己……
像是那些胆大叛逆的孩子就敢表达自己,就不是不学了,怎么着吧,他们能把不满发泄出来,反而不易患抑郁症……
很多事情都是靠天赋,并不是努力就能成功的,我建议父母减少对孩子的期望,多让孩子做些家务活,或者户外运动,发挥孩子真正喜欢的爱好,不要把自己的不切实际的期望强加于孩子……
一个家族的成功都是几代人的结果,很多父母企图让孩子一代就实现,这样压力不大才怪……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能有所成就而被人尊重,这是人的本能,可是很多父母却总是觉得自己的孩子没用,需要督促,需要批评,君不见,再继续批评下去,孩子就真的以为自己一无是处了……
一个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人,要么当混子,破罐破摔,要么自我惩罚——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