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电大心理学形考任务选择题分值(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形式)

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形式

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

笔试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包括心理学理论、心理测量、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方面的知识。具体考试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面试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包括案例分析、模拟咨询、个人自我介绍等环节。考官会根据考生的表现评估其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机构的考试形式可能会有所不同,考生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准备。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1参考答案

电大2019春汉文本科专业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1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第1-3章)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0分)
1.正后象和负后象
答:当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时,叫正后像;当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相反时,叫负后像。
2.韦伯定律
答:差别感觉阈限与原刺激量之间近似为恒定的正比关系,称作韦伯定律。
3.知觉
答: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4.感觉适应
答:指在同一感觉器官中,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或一系列刺激的连续作用,导致对刺激感受性的变化。
5.单眼线索
答:人即使只使用一只眼睛,也能感受到尝试线索,这样的线索叫做单眼线索。
6.催眠
答:广义上讲,催眠是一些暗示有特殊反应能力的人在知觉、记忆、动机和自我控制感方面发生的一种觉知状态;狭义上讲,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7.意识
答:意识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对现实生活的知觉体验。
8.注意
答: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举例说明心理学的功能。
答:(1)认识内外世界。
(2)调控行为。
(3)预测未来。
(4)改善和提升生活质量。
2.列举几种主要的意识状态。
答:(1)睡眠。(2)梦。(3)催眠。(4)白日梦。
3.简述四种注意的品质及特征。
答:(1)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指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所能持续的时间。
(3)注意的分配。指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
(4)注意的转移。指根据新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4.举例说明注意的几种类型及其特征。
答:(1)不随意注意,又称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随意注意,又称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3)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是既有自觉目的、明确的目的,又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5.结合精神分析理论解释梦境的产生原因。
答:梦是睡眠期间某一阶段意识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自发性心理活动。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梦是压抑的无意识的一种表现,它们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所表现出来的冲动和愿望是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异化形式。因为在清醒状态下,意识的大门是紧紧封锁的,只有在睡眠的时候,意识的警惕稍有放松,这些无意识的冲动和才能趁机在梦中改头换面地表达自己。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心理学各考试界的主要观点及其代表人物。
答:(1)构造心理学。是心理学的第一个考试界,代表人物有冯特及其学生铁钦纳。冯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即意识的科学。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和情感三个基本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这三种元素构成。心理学的任务是用实验内省法分析出意识过程的基本元素,发现这些元素构成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其理论被称为心理化学。铁钦纳继承并发展了冯特的理论,认为心理学与化学具有相似之处,心理学的主要工作是将意识分析成若干基本元素,然后研究整合了的要素。
(2)机能心理学。代表人物主要有詹姆士。他认为意识不只是一种静态的结构,而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动态过程,并将这种动态过程称为“意识流”。他认为心理的研究工作不应局限于实验室中,应该研究人们是如何适应环境要求而调整行为的,这一思想使心理学走上了应用心理学研究的道路。
(3)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是魏特墨、考夫卡和苛勒。格式塔的含义是整体,又称为完形。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心理或意识并不等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人的心理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4)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华生。行为主义考试界以刺激—反应之间的关系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认为在刺激影响有机体的情况下,只有作为反应活动的外部行为是可观察的,心理学应该以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直接的观察和测量是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强调人的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生活环境中习得的。
(5)精神分析心理学。代表人物主要有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最突出的贡献是提出了潜意识的概念,用潜意识、本能来解释人行为的内在动力,并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他认为梦是潜意识活动的表现;提出处于潜意识水平的个人心理,是发生心理障碍的原因,过分强调人的性本能在潜意识中的作用,认为人在性方面的压抑是多种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6)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和马斯洛。人本主义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强调人的独特性和自主性,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潜能,要使个人才能得以发挥而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要想充分了解人的行为,就必须考虑到人们都有一种指向个人成长的基本需要。
(7)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主要有米勒、西蒙、布鲁纳等。认知心理学把人看成一种信息加工者,认为心理学不只是研究行为,也要研究作为行为基础的内部心理活动规律;内部认知过程可以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2.举例说明知觉的心理特征。
答:知觉是一个有组织、有规律的过程,有两个重要的心理物理:知觉的组织性和恒常性。
第一,心理的组织性。
把感觉信息组织到一起从而产生连续的知觉过程总称为知觉组织性。知觉组织性具有以下特点:(1)知觉的整体性。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征,叫知觉的整体性。(2)知觉的选择性。人在知觉客观事物时,并不是对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刺激都发生反应,而只是选择其中少数刺激作为知觉的对象,把其他刺激作为知觉的背景。人的这种对外来信息进行选择并作进一步加工的特性叫做知觉的选择性。(3)知觉的理解性。人们在知觉时总是根据以前获得的知识经验,对知觉的对象进行加工处理并以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从而标志出知学对象的特性,这称为知觉的理解性。
第二,知觉的恒常性。
在知觉条件发生一定变化时,被知觉的对象仍然能够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叫做知觉的恒常性。

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心理学作业34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心理因素 2.犯罪心理 3.矫治 4.内心 5.发展
6.内化 7.外化 8.决意 9.希望 10.归宿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ABCD 2.ACDE 3.B 4.ACD 5.B
6.BCDE 7.ABCD 8.ABCE 9.BCD 10.ABD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用的那些畸变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5分)
2.又称性动机犯罪或型动机犯罪,是指以淫乐性动机作为主要犯罪动机,以满足为目的或以性行为为手段达到其他目的的犯罪行为。(5分)
3.是相对累犯而言的犯罪人类型,是指具有犯罪心理发生、发展德复杂过程和激烈的犯罪动机斗争过程的第一次违法犯罪者。(5分)
4.就是指偏离正常范围的心理和行为的表现,换言之,变态心理是指人的知、情、意活动和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行为表现超出了正常范围,表现为某种程度地丧失了辨别能力或控制能力。(5分)
5.就是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某些个体犯罪或再犯罪的可能性所作的有根据的估计和推断。(5分)
四.简答(每小题8分,共24分)
1.(1)物欲型动机犯罪
(2)型动机犯罪
(3)情绪型动机犯罪
(4)信仰型动机犯罪
(5)集合型动机犯罪
2.(1)动机内容的多样性
(2)贪婪性动机最为突出
(3)犯罪动机产生的情景性
(4)强烈的情绪性
(5)无意识动机比较显著
(6)不稳定性
3.(1)早期预防原则
(2)心理卫生原则
(3)防微杜渐原则
(4)启发自觉原则
(5)持之以恒原则
(6)导之以行原则
五.论述题(21分)
1、犯罪动机来源于需要,犯罪目的既来源于犯罪动机,又受行为人的个性(知识、经验、能力、习惯)、当时的情境、条件所制约,犯罪行为则服从于犯罪目的,它是实现犯罪目的的手段。(5分)
2、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砸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甚至可以互相转化。(2分)
3、在同一犯罪动机驱动下,犯罪人可能确定不同的犯罪目的。在一些案件中,目的有从动机中分化出来,彼此相区别。(4分)
4、同一犯罪目的可以来源于不同犯罪动机。(1分)
5、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常因犯罪目的的实现而使犯罪犯罪动机强化。(1分)而犯罪动机的强化,又促使犯罪目的发生递进和不断升级。同时,也可能因外部条件和情况的变化,给予犯罪人以新的刺激,引起犯罪动机的恶性发展与犯罪的多样性;(4分)或者因犯罪目的受阻,而使犯罪动机弱化。由于犯罪动机与目的的变化,决定着犯罪的变化。(4分)
电大天堂【犯罪心理学】形考作业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主体 2.情境 3.同类 4.5 5.正当
6.暴力型 7.联合 8.物质 9.狂热 10.极端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ABCD 2.ACD 3.BCD 4.C 5.BCD
6.ABCD 7.ABCDE 8.BCD 9.ABD 10.ABCD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它是犯罪心理特别是犯罪动机引起犯罪行为的工作与心理过程的总称,也就是要从犯罪人的心理方面揭示犯罪行为产生的原理和机制问题。(5分)
2.即以多种标准对犯罪人和犯罪行为进行统一分类,并统一对所划分的犯罪类型进行具体犯罪原因、犯罪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的分析。(5分)
3.是指在现代高科技条件下,行为人借助计算机等高科技工具和先进技术,实施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5分)
4.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消除诱发犯罪的心理因素和条件,防止个体形成犯罪心理结构以及发生犯罪行为。(5分)
5.指直接影响犯罪人形成某种犯罪行为动机的周围环境因素。(5分)
四.简答(每小题8分,共24分)
1.(1)从属性(1分)
(2)欺骗性(2分)
(3)冲动性(1分)
(4)性色彩浓厚(2分)
(5)自私性(1分)
(6)非体力性(1分)
2.(1)流窜作案(2分)
(2)犯罪行为的谨慎性(2分)
(3)犯罪行为的残忍性(2分)
(4)善结团伙,犯罪向多方向性发展(2分)
3.(1)畏罪(2分)
(2)侥幸(2分)
(3)恐慌(1分)
(4)悲观(1分)
(5)戒备(1分)
(6)抵触(1分)
五.论述题(本小题21分)
1.心理结构的形式和内容不同。(1)心理根据不同(2分)(2)心理动力不同(2分)(3)心理品质不同(2分)(4)心理原因不同(2分)(5)心理结构形式不同(2分)(6)心理结构成分不同(2分)
2.心理状态不同(5分)
3.心理机制不同(4分)
电大天堂【犯罪心理学】形考作业三: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过失 2.正常 3.结构 4.道德 5.诱发
6.特殊 7.行为 8.可能性 9.刑事 10.认知结构
二.不定向选择题(每题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ABCD 2.ACDEF 3.ABCDEF 4.ABCD 5.ABCD
6.BCDE 7.ABCDEF 8.BCDE 9.D 10.ABCD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是指犯罪人在一定的犯罪心理影响和支配下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触犯刑律的、应受刑罚处罚的各种行为的总称。(5分)
2.是指预防、揭露、惩罚犯罪和矫治罪犯的各种策略、方法和手段的总称。(5分)
3.是相对于惯犯而言的犯罪人类型,是指那些存在不良心理因素,在某种情境出现时发生犯罪行为的个体。(5分)
4.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同时存在着两个并存的目标,而且两个目标对其具有同样的吸引力或引起同样强度的动机。(5分)
5.就是运用心理测量等各种方法,对罪犯的智力、人格特征等心理因素进行考察和判断,并据此制定出心理矫治方案,为罪犯心理矫治工作打下基础。(5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1)社会经济历史条件。(1分)
(2)社会地位和境遇。就犯罪人来说,因其社会地位和境遇不同,在犯罪目的上,既有政治目的,也有经济目的或其他目的。(2分)
(3)意识形态。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必然受错误的意识形态支配,犯罪目的不同,反映了意识形态内容的不同。(1分)
(4)犯罪能力和条件。受自身犯罪能力和条件的限制,犯罪人实现犯罪目的的手段各有不同,从而影响了犯罪目的的表现形式。(2分)
(5)犯罪动机。犯罪动机是犯罪目的产生的原因,犯罪动机的强度不同,犯罪目的的确定也会出现等级差别。(2分)
2.(1)性格特征,一是温柔文静;(1分)二是感彩较浓,富于内心体验,往往不善于用意志控制感情,情绪的稳定性差,行为举止容易受心境的影响和支配;(2分)
三是细心,办事认真,但思路较狭窄,常对事物的局部或琐细小事感兴趣。(2分)
四是胆小,信心不足,有依从性。(2分)
(2)能力特征(1分)
3.(1)畸变的需要结构(1分)
(2)强烈的意识(1分)
(3)动机斗争不明显(1分)
(4)情绪情感特点(1分)
(5)典型的犯罪性格(1分)
(6)意志具有两极性(1分)
(7)能力特征(1分)
(8)犯罪心理形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较强,并形成了顽固的犯罪定型。(1分)
五.论述题(本小题21分)
1.研究的人
(1)犯罪人(1分)
(2)一般违法人(1分)
(3)虞犯(1分)
(4)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教养的人员(2分)
(5)揭露和惩治犯罪的有关人员(2分)
(6)监管矫治罪犯的人员(2分)
2.研究的课题
(1)犯罪心理形成和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因(2分)
(2)犯罪的心理机制(2分)
(3)犯罪心理结构(2分)
(4)犯罪心理发展和变化规律(2分)
(5)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2分)
(6)犯罪心理的预测、预防和矫正(2分)
电大天堂【犯罪心理学】形考作业四: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欺骗性 2.矫治 3.淫乐性 4.感情 5.一种
6.国家 7.心理 8.习惯化 9.畸变心理因素 10.矛盾斗争
二.不定向选择题(每题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CD 2.ABD 3.ABCD 4.CD 5.ABCD
6.ABCD 7.BCDE 8.F 9.BCD 10.ABCDE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是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5分)
2.是指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需要,或者为了聚敛财富而引起的犯罪行为。(5分)
3.是指引起和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心起因,是犯罪心理结构中的重要动力因素。(5分)
4.是指两个以上的犯罪主体,通过相互交往,在犯罪目的一致或暂时达成一致的基础上联合实施的犯罪行为。(5分)
5.是指系统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术,深入剖析犯罪人的犯罪心理结构和个性心理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改造其罪犯心理结构,完善其人格的一种活动。(5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1)两者的相同之处:
第一、以犯罪收入为生活的主要来源;(1分)
第二、都是反复多次实施犯罪行为,犯罪行为具有连续性;(1分)
第三、与累犯的住监经历不同,职业犯与管饭都不一定具有受刑事处罚的经历;(1分)
第四、都已形成动力定型,犯罪心理结构良性转化的可能性小;(1分)
(2)两者的不同之处:
第一、职业犯表面上有正当职业,而惯犯不一定有正当职业;(1分)
第二、职业犯一般都从属于某一犯罪集团,而惯犯则以单独犯罪形式居多;(1分)
第三、职业犯一般以财产犯罪为主,同时兼有其他形式的犯罪,犯罪技能多样化;而惯犯往往只精于一种犯罪。(2分)
2.(1)就作案动机而言,人格变态者多受偶然动机、情感冲动所驱使,作案前较少预谋或没有预谋,作案情节离奇怪诞,难以用常理解释。(2分)
(2)从作案目的看,人格变态者作案目的不明显。(1分)
(3)人格障碍者作案手段残忍,不计后果,但不隐蔽,易于暴露,自我保护性差,既害人又害己,对自身危害更多大。(2分)
(4) 人格障碍者作案多为攻击型、爆发型犯罪。(1分)
(5)犯罪活动一般单独进行(1分)
(6)在法律上人格障碍者是有责任能力的,犯了罪更应绳之以法。(1分)
3.(1)犯罪心理,是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1分)犯罪行为,是指犯罪人在一定的犯罪心理影响和支配下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触犯刑律的、应受刑罚处罚的各种行为的总称。(1分)
(2)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区别:A、犯罪心理具有内隐性特征,而犯罪行为具有外显性特征。B、犯罪心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犯罪行为具有依存性。C、犯罪心理形成在先,而犯罪行为发生在后。(3分)
(3)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联系:A、犯罪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犯罪心理的影响和支配下发生的,没有犯罪心理就没有犯罪行为。B、要了解犯罪心理,必须先了解犯罪行为。C、犯罪行为的性质往往由犯罪心理状况而定。(3分)
五.论述题(本小题21分)
少年犯罪的发生可视为少年期这一社会化过程的特殊年龄阶段各内外因素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未得到正确解决所致。
少年期社会化过程中的矛盾有以下三个方面:
1、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8分)
(1)精力过剩与缺乏支配力的矛盾
(2)好动好奇与分辨是非能力差的矛盾
(3)容易兴奋与控制能力差的矛盾
(4)性机能发育成熟与性道德、性法制观念缺乏的矛盾
2、心理结构内部各因素间的矛盾(5分)
(1)认识与情感的矛盾
(2)认识与行为的矛盾
(3)情感与意志行为的矛盾
(4)独立性意识与认识能力的矛盾
(5)自我意识的矛盾
3、少年主体与客观现实的矛盾(8分)
(1)辨别能力和能力差与不良社会影响的矛盾
(2)个人需求与客观可能性的矛盾
(3)独立性意向增强与社会约束的矛盾
(4)追求理想与客观条件的矛盾

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心理学作业3

你们老师还布置作业?真是太厉害了

你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吗

相信,十几年前,出去玩路过体育公园,一个算命大爷对我说,我三年之内肯定离婚。原因都在对方身上,要么蹲监狱了,要么出轨了。好家伙,没几天那人就因为嫖被派出所捉了。到离婚正好三年。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