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理健康 > 心理疾病

强迫症的神奇思维什么意思(什么是强迫思维啊)

什么是强迫思维啊

你好!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患者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的反复出现,愈是企图努力,反愈感到紧张和痛苦。
      病程迁延者可以仪式性动作为主要表现,虽精神痛苦显著缓解,但其社会功能已严重受损。国外报道一般人口中的患病率为0。
      05-1%,占精神科病人总数的0。1-2%。国内流行学调查的本症时点患病率为0。3‰。通常于青壮年期起病,性别分布上无显著性差别如有需要可咨询我。

有强迫症,到底怎么回事

是否是

小编强迫我回答他的问题

什么是真正的强迫症

强迫症就是做一件事情反反复复,自已不相信自己。如反复洗脸洗手,总担心手不干净,有人一天洗几十遍,很不正常。还有人出门锁上总不放心,担心自己没锁好。我见到一个女的反复用手拉二三十下,别人说你锁好了,她说真锁好了?是。她走了到自行车那又回来,反复咣垱二十几下,这正常么?我感觉不太正常。当然也有轻度的,只是自己不太注意而己。本人也有点。但如果影响了正常生活就需注意了,它不是大严重,但也不太正常。可能和性格有关系吧?有人大大咧咧,有人谨小慎危。前者丢三拉四,后者过于细致,生活中很累,我那口属前者,我属后者。各有利弊吧?互补互填吧。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但要发扬长处,去掉短处。如强迫症较严重又很痛苦可去看心理医生,寻求心理治疗!不能放任不管,影响正常生活。

如何改善自己的“强迫症”

强迫症是什么?

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

绝大多数强迫症患者都有完整的自知力(这与精神性症状有根本的区别),可以很理性的感觉到这种强迫行为及强迫观念是没有必要的,但又不能用自己的意志加以克服,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使患者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强迫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可归纳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又可以分为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及强迫意向。内容多种多样,如反复怀疑瓦斯是否关紧,门窗是否锁紧,碰到脏的东西会不会得病,太阳为什么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站在阳台上就有往下跳的冲动等。

强迫思维进一步延伸发展,会出现控制不住的强迫行为。

强迫行为,往往是为了减轻强迫思维产生的焦虑而不得不采取的行动,患者明知是不合理的,但不得不做。常见的有反复计数、反复检查、洗手或整理。

一些病程迁延的患者由于经常重复某些动作,久而久之形成了某种仪式,比如洗手时一定要从指尖开始洗,连续不断洗到手腕,如果顺序反了或是中间被打断了就要重新开始洗。这些仪式化行为会给患者神奇的安定效果,却无法驱除脑海中根深蒂固的可怕念头。

强迫症患者特别渴望情绪的平静和安宁,而他们常常会感到被控制的愤怒以及受惩罚的恐惧。他们会时不时对别人愤怒,认为“别人在强加控制,我必须抵抗”;他们也时不时对自己恐惧,“我的冲动很危险,必须要受到控制”。但是强迫症患者压抑和隐藏了这些情绪。他们的言语是用来隐藏感觉,而不是表达感觉。他们很容易出现愤怒的情绪,因为他们没有获得自己希望的。而对自己想法的羞耻感也会不时出现。强迫症个案的情绪状态,就像追着自己尾巴咬的小狗,在循环往复中不停纠结。

强迫症的治疗

由于强迫症患者有非常强烈的焦虑情绪和仪式行为,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相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是目前英美治疗强迫症最流行的方法之一,它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事情的信念、评价或解释,而非来自事情本身。通过认知疗法,可以帮助患者重新认识自己,改善其不合理的认知,逐渐改变其行为。

听说吧心理咨询中心心理专家李建学老师指出,可采用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催眠疗法,森田疗法,解除患者对自己强迫症状的紧张、恐惧、焦虑心理,学会并接受对自己的症状要采取不理、不怕、不对抗的态度,一切顺其自然,不要企图立刻消除症状,帮助患者放下追求完美、对自己期待过高的心理,改善其行为习惯和情绪障碍,最终解决这些强迫行为给患者带来的困扰。同时,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自尊,完善其信念系统,帮助其在情感和理智上保持更好的平衡。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