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精神情感障碍患者(精神障碍患者怎样护理)

精神障碍患者怎样护理


1)环境管理:此类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情绪不稳定,易出现兴奋躁动现象等,故应将其安置于恬静的环境之中,尽量避免外界不良刺激,室内保持安静,空气新鲜,卫生整洁。必要时设专人护理,以免发生意外。
2)加强饮食护理:由于感染引起体力和精力的消耗,必须补充营养和水分,饮食要易消化,富营养,有充分水份。对少数拒食患儿,要耐心喂饭,避免呛入气管,必要时鼻饲或输液。
3)掌握接触技巧:工作态度要温和,认真,严谨,一视同仁;仪表形象要自然轻松,言语要亲切,温馨,动作举止要轻柔大方;服务态度和蔼,耐心,礼貌,热情,周到,细致,亲切。避免恐吓,训斥,不用言语刺激,也不能与患儿争执。多用正面教育和引导,不用批评和强制的方法。
4)服用药物:对兴奋躁动,精神症状明显的患儿可给予小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积极控制兴奋症状,加强保护措施,防止意外发生。对狂躁,谵妄患儿,注意避免自伤和损伤他人及物品。避免坠床或摔伤。料理好个人卫生,擦洗,翻身,大小便后清洗,消毒,必要时活动,按摩,保持清洁,防止湿疹和褥疮。
5)加强心理护理:儿童的心理活动特点是耐受力低,反应性强。有不适或疼痛时易急躁,哭闹不安,烦闷或恐惧。要固定护士对患儿进行连续的全面护理,满足患儿情感上的需要,使患儿熟悉和适应医院病室的环境,接受治疗和护理。护理人员要了解患儿的习惯,特点,喜好的玩具和饮食。适度的靠近和接触患儿,一般不要在病重和狂躁时进行,应重点在恢复期,寂寞和不适应时进行。要保持与患儿父母的密切联系,做患儿亲属与患儿之间的桥梁,去除患儿的不安和恐惧心理。也可以应用玩具和视听用具,使患儿视线转移,解除精神障碍,促进饮食和疾病的康复。

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怎么治疗

积极的药物治疗、抗抑郁和抗躁狂症应该找到一个平衡的剂量。心理治疗对这类病人的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心理治疗的适应症:神经症、婚姻问题、家庭问题、人格改变)。对双相情感障碍无效)。

请问一下家里有精神或者双向情感障碍等

心累,却不敢死。

有时候实在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过这样的与众不同的人生,时间长了就把这归结成命运,或许只有前世欠的孽债能让自己的心理得到救赎。

如果说能用钱改变孩子的精神病状况,我想很多父母亲愿意为了孩子一辈子偿还债务,然而事实是无论你付出了什么,都改变不了孩子是精神病这个事实。

这个事实也会像石头一样压在心头,始终没法透气一样压抑郁闷,有时候让人觉得窒息。

其实我女儿到现在我也不知道究竟是精神症还是双相情感障碍,国家级的教授也看了,专业系统治疗做了好几次,我分不清哪个医生说的是对的,有的医生说是,有的医生说是双相,而针对性的治疗都各做了两次,孩子状态也没有好太多。

也有医生说我的孩子是精神病类型的双相情感障碍,可是我却没有力气去判断辨别了,用药都差不多,针对性治疗都没有很好疗效,所以还有必要知道答案吗?

每次把孩子送去医院都耗心费力百般算计,要不然送不进去精神病院。我也有病耻感,孩子身上的失败是父母最大的失败,所以我的生活圈子开始越来越小,最后辞职。

我永远记得孩子第一次出院不久回家犯病时发脾气之后,我丈夫跟我婆婆哭着说的一句话:妈,孩子这样我这辈子不是完了吗。之后是婆婆在一旁流泪,我在一旁痛哭。

有四年时间我们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救治的,直到医生说:只能这样控制了,以后只能看病情发展变化了。

为了方便就医,家里搬到了有专科医院的三线城市,而且离医院不远。

孩子没走到意识不清的程度,她甚至说自己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寄生虫,说自己不敢看以前的同学,因为人家都上大学了。我也为此一度欣喜:这不是和正常人没区别吗?

于是,按照她的意愿去让她学技术,做零工,锻炼做小生意……可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没有一样她能坚持下来的,做几天就够开始厌烦。

刚开始的时候,我以为这病靠养为主,于是带着药陪她旅游了多少个风景区,但是事实告诉我,把治疗精神寄托在旅游上就是一个烧钱的传说。

药物的关系导致孩子很胖,但是不敢私自停药,精神患者每次复发都需要加大药量,药量越大人越胖,对肝肾伤害也越大,所以明明知道药物有那么大的副作用,还是天天担心她忘记了吃药。

今年孩子状态还可以吧,三年了都是她自己服药,以前是我监督,后来她反感说是我监视她,所以近三年都是她自己服药,春季的时候,减轻了就让她爸赶紧去医院多买些药备用,预防发作。并且春天,甚至现在这些天影响较大,她也听话不出门了。

平常都是去海边锻炼减肥,现在都省了,在屋里用呼啦圈减肥。

因为在个体机构减肥三次了都失败,所以我鼓励她自己减肥,减掉十斤给她一千块钱。精神病患者减肥是相当困难的,减肥就意味着压力,克制饮食,一个不小心就可能犯病,兢兢战战减肥了三次没有效果之后,我对孩子进行了奖励式减肥,不限制时间,不限制饮食,减肥十斤奖励一千,现在,孩子已经从我这里得到三千了,但是再减去三十斤,她也还是个胖子。可以想象人有多胖。

家里的,被姐姐打了好几次,却也只敢背后跟我哭诉:妈妈,为什么人家都有脾气那么好的姐姐,我姐姐脾气这么不好?我实在太怕她了……

我的孩子啊,我也想知道,更想哭,却早就没有了眼泪。

双向障碍是什么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也称为躁郁症,指发病以来,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种心境障碍。

抑郁时,患者出现情绪低落、自责焦虑、消极轻生的情绪,而躁狂时,又会表现为冲动易怒、精力充沛、自负自满。这种躁狂和抑郁交替出现,也有以混合同时出现,会直接损害患者工作、学习、生活和交往能力。

抑郁期和抑郁症没太大区别,患者像失去生命力的死鱼在泥淖中放弃挣扎,几乎丧失掉了一切活力。

躁狂状态下的情绪异常亢奋、自信,但这背后也隐藏着暴躁易怒的本质。轻躁狂的情绪虽然快乐兴奋,但也常常起起落落、反复无常。躁狂情绪则有兴高采烈和夸张自大的特征,好像永远不会被抑郁、恐惧和愤怒。

在轻微的躁狂状态下,各个想法之间的联系通常还比较清晰。

很多人会很留恋轻躁狂的状态,创造力和工作效率奇高,简直太吸引人。

这种奇怪的病症,曾经困扰过凡·高、贝多芬、费雯·丽等许多名人。海明威是最典型的躁郁症,据说他抑郁时,三年写不出一部小说,而躁狂状态下,一年可以写三部小说。

还有的人在轻躁狂状态下,人际关系很活跃,能够一下子与人建立熟络的关系,但难以维持长久,特别是跟亲密的人容易起。

有些患者会出现一些离奇古怪甚至十分滑稽可笑的购买行为,很多时候买来的东西连包裹都不会拆开看,因为TA要的是购买过程中的兴奋感和刺激感。

有些患者会疯狂酗酒,有些会有或者不明智的投资行为,有的沉迷网络、黑白颠倒,有的人在情感上出现频繁的婚外性、婚外情。

对于躁郁症患者来说,如果说抑郁期是地狱,那么躁狂期就是天堂。在现实中,TA很享受躁狂期的状态,会害怕抑郁的到来,不愿意待在抑郁期,所以也会通过以上的一些行为来回避抑郁期,让自己更多地待在躁狂期。无论是美食、美色、购物,或是香烟、酒精、,还是频繁的婚外性、婚外情,只要能让TA兴奋、刺激的,都可以成为TA心目中的“救命稻草”。

躁狂期的另一个特征就是不知疲倦,对于睡眠的需求越来越少,而且极其渴望与人接触。这些行为所导致的情绪后果可能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随着躁狂症状逐渐变得严重,思维也会变得破碎,甚至常常出现精神错乱的情况。

在严重躁狂的所有临床症状中,最极端且引人注目的,要算是那些疯狂而又暴力且看似没有目标的行为。在躁狂患者身上,有相似的古怪、偏执而又冲动的行为模式,比如酗酒和药物滥用、病理性、严重且反复的财政赤字,以及混乱的人际关系、。

不管是酒精、购物、,还是婚外性婚外情,一旦被躁郁症患者沾染上难以戒断,会反反复复。

由于这样的特点,患者的人际关系和婚姻容易出现问题。在躁狂期,TA可能最自私自大,对于周围人的关心可能会随时翻脸。TA会无端责怪伴侣,甚至是折磨,任何一件生活中的小事都可能成为敏感剧场的导火索。有时候敏感心态加上躁郁期的外显表现,家暴倾向会高于一般人。

躁郁患者会一直处于躁狂与抑郁交替进行的状态,对于家人、伴侣和朋友来说,这是一件令人心碎又头疼的事情,他们起伏的状态、“不可理喻”,会消耗掉周围人的关心和耐心。

但躁郁症不容易被识别,也很容易被漏诊。一般说来,一部分患者在处于抑郁状态时,会有一定的自知力,会主动就医,此时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若是处在轻躁狂状态,他会觉得自己很正常,也非常享受;而处在重躁狂状态时,虽然意识到自己有异常,但仍不会认为这是疾病,甚至会强烈拒绝治疗。

所以,作为朋友、家人或伴侣,如果发现身边的人有异常,情绪大起大落,行为冲动如,酒精依赖、疯狂购物,成瘾、游戏成瘾、频繁的婚外性婚外情,就要有一定的觉察意识,考虑TA是否为躁郁症者。若确诊,首先是通过心理咨询和药物进行治疗,若这个病态能够得到改善,这些浮在表面的现象才能够真正得到改变。

精神病复发,老在家不想出去怎么办

精神病复发,老在家不想出去怎么办?

这可能是某些精神疾病的常见症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总想着出去也不见得就是好事。

我们常说的精神症,或者情感障碍中的躁狂症或者抑郁症,都易复发。甚至还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诱发疾病的进展。

通常来讲,躁狂症容易在春末夏初复发;抑郁症容易在秋末冬初复发;症复发的诱发因素会更多和不可预知。

从疾病性质来讲,抑郁症和症都可能出现不想出去的症状。其中,抑郁症是因为患者的负性情绪作用下,导致患者对事物缺乏兴趣,同时动力不足,造成患者大多时间喜欢卧床,能动性差,从发病机理来说,目前认为与脑内五羟色胺或(和)去甲肾上腺素的缺乏有关。

症的患者,我们可以笼统的将其分为阳性症候群和阴性症候群。其中阳性症候群时患者主要表现频繁的幻觉、妄想,以及激越的情绪或行为;阴性症候群时则主要以孤僻、懒散、与外界接触变少、对自己生活缺乏实质性规划。

我们可以简单从病程上分析抑郁症或者症的“不想出去”。长时间的,持续的、几乎没有明显缓解期的懒散、淡漠,更可能是症;对比之下,间断的,缓解期和正常状态接近的话语少、不爱出门,抑郁症可能性更大。

为什么要区分二者?

因为治疗方向不同,治疗效果就会不同,而初次的治疗方案将直接影响病情的进展和最终结局。当然,抑郁症需要抗抑郁药物治疗,症需要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除了用药方案,还包括对于患者的发病信息档案的管理等等。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第一时间向专业的医生咨询和治疗。

虽然我们一直鼓励让精神患者回归社会,但是,在我接触的众多精神患者之中,经常出门的,往往也并没有收到预想效果。

我们的初衷是让患者去参与社交,在社会之中找到自我归属感,然而,在这些患者之中,只有极少部分能够勉强建立狭小的人际关系,其余部分,有的出现走失行为,有的在缺乏监护人看管的情况下出现冲动伤人或者毁物的行为,有的则因为找不到食物而捡拾脏东西吃,导致躯体疾病,还有的因为长时间暴露与寒冷的气候出现手脚的冻伤,严重者需要截肢。

之所以出现这些后果,一部分是因为患者受精神症状(如幻听、疑心等)的影响,另一部分是因为缺乏专门的监护人看管。

所以,对于这类患者,倘若监护人需要工作维持家庭开销的,不妨将患者送往民政系统的精神部分进行救治,可以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同时,又得到相应的治疗方案。

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将持续更新相关医学常识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