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回避型人格障碍加抑郁症(重度抑郁症 回避型依恋 沉迷游戏已经留级)

重度抑郁症 回避型依恋 沉迷游戏已经留级

所有这些定义我不知道是有人给你的,还是从哪里来的。

当你敢于在这里寻求答案,那就说明你身上还有着寻求疗愈的力量。而且,这份力量,似乎也并不弱。

人格障碍与神经症如何区别

这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

西方国家已经通行多轴诊断

对每一位精神病人,进行除了临床诊断外,还必须确定有无人格障碍

1975年对于神经症病人追踪12年发现,其中有70%的人存在人格障碍

1983年,神经症中有40%的人存在人格障碍

因此,人格障碍和神经症有着密切的关联

对神经症有评定步骤

确定求助者心理的性质

如果心理是变形的,通过神经症的评判表格,3分以下为神经症性问题,6分以上确定神经症

人格障碍有三要素

1.早年开始,于童年或者少年起病

这是来自于童年的固定信念,在童年阶段就开始形成的某些失真的和不现实的固定信念,导致成年后的认知曲解

2.人格的一些方面过于突出,牢固和持久的适应不良

来自以往生活中的挫折或者痛苦的经验

比如,依赖性人格的,从小在缺乏爱的环境中成长,小时候的缺失在长大以后,会出现自主意识淡薄,寻求依赖,社会适应性差等情况

3.对病人带来痛苦或者贻害四周

有些人格障碍,像是依赖型人格,强迫型人格都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痛苦的情绪体验

不完美就会焦虑,自我克制,谨小慎微,感到自己无助和笨拙等

有些人格障碍则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影响,人格尤为典型

表现出高攻击性,缺乏羞耻感,社会适应不良,行为冲动受到偶然动机驱使,并且不能从经历中取得经验和教训


什么是「回避型人格障碍」,是怎么形成的,

你好,我是心理医生杨白劳,有失眠、抑郁、焦虑、精神、双向障碍等精神心理题,可以关注我,了解更多知识!

回避型人格障碍(avoidantpersonalitydisorder)又被称为逃避型人格,患有此类人格障碍的人群最大的特点是行为退缩以及心理自卑。尤其在重大问题和挑战面前,会采取回避的态度,甚至可能因为感到应对而直接放弃。

患有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人,同时也有很大的社会不安感——在需要大量接触他人的情况下常常因为胆怯、害羞而逃避。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编著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简称为DSM-5)将回避型人格障碍定义为:一种社交抑制、自我感觉能力不足和对负性评价极其敏感的心理行为模式。

回避型人格通常有以下特征:

  1. 自卑,在社交场合总是沉默,害怕别人笑话自己。
  2. 敏感羞涩,极其害怕在他人前露出窘态,在新的人际关系前,或者是亲密关系中表现得极为拘谨。
  3. 害怕困难,在没有十足的把握和信心前,不敢冒险,并且会夸大潜在的困难和危险。
  4. 在不确定自己是否非常受欢迎前,一般不愿意卷入他人事务里。

加上开头的三个特征,如果你满足其中四项,那么极有可能是回避型人格障碍。

虽然小时候我们或多或少都存在羞怯的情况,但如果在成长过程中,这样的害羞胆怯没有得到改善,那么今后极有可能发展为回避型人格障碍。

患有此类障碍的人,要么一开始就回避人际关系,要么就是无条件接受他人意见。就算在生活中他们也会进行必要的社交,但是绝大部分患者都会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因为他们很敏感,也很难与别人进行深入的感情交流。

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就是,他们不愿意站在聚光灯下,都不喜欢出风头,并且会因为一些琐碎小事而表现出羞愧。改变常规件对他们而言也极容易引起他们的焦虑、不安、恐惧。

回避型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而自卑感起源于人类的幼年时期。

譬如低估自己、消极的自我暗示、受挫后没有得到及时的引导和鼓励等。在幼年时期,孩子对父母产生依赖感,以及渴望得到回应,但是如果这个过程并不顺利,那么就为后来的回避型人格埋下了种子。

孩童时期是改善的最佳时期,一旦在后期的成长过程中,障碍没有得到重视和改善,成人之后可能会发展成回避型依恋人格。当发现自己存在回避型人格障碍的问题时,试着给自己树立信心,试着热爱并拥抱自己,试着多跟他人聊聊。

最重要的是,如果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了,就别再当“独行侠”了,一定要向专业人士求助。但愿大家都能健康、愉快的与自己交往,再带着这样的自己同他人对望。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