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及观点(如果说心理学可分为三大流派,你更倾向于哪)

如果说心理学可分为三大流派,你更倾向于哪

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大学读的是心理学专业。心理学的三大流派分别是精神分析,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有华生、斯金纳;人本主义,代表人物有罗杰斯。

精神分析里面讲到一个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追求的是快乐原则,自我追求的是现实原则,超我追求的是道德原则。如何追去快乐,和现实相互平衡,又能从道德上获得满足感,这是我对精神分析流派很感兴趣的点。

人本主义相对来说主要是以人为本。以来访者为中心,充分让来访者感受到那种呵护和关心,内心能够产生信任感,从而获得积极能量改变自己。

行为主义。通过改变人的行为从而改变来访者的思维模式,从而去治疗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这是我很喜欢的。因为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可以很快速的让来访者感受到治疗的效果。

比如说:一个来访者有人际关系问题,怕和别人说话。这时候来访者可以鼓励他,或者布置一个家庭作业:与一个陌生人说话交流10分钟。然后交流结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这时候来访者会觉得效果特别好,自己的内心很通畅,这样就两次、三次、多次的训练,从而解决了来访者的交际问题。

所以行为主义会更偏重于实际操作,这也是我倾向于行为主义流派的一个重大原因。

心理学分支学科都有哪些

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包含两个方面:理论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一、理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理论的,《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生物心理学》《测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等。

我们知道有很多心理学流派,例如格式塔流派、精神分析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等等,这些都是理论心理学的发展分支而已。

二、应用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实践和操作的,例如《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商业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工程心理学》《营销心理学》等等,几乎遍及人类所有的社会活动中,应该说应用心理学无处不在,贯穿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按照两个发展方向,我们也可以理解为:理论心理学属于理科范畴,应用心理学属于工科范畴,理论心理学主要还是学历,本科、硕士、博士等,应用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等资质证书。

其中所有的心理学最根本的学科基础是《普通心理学》,也被称为《基础心理学》,无论是理科体系,还是工科体系都必须要学习的。


人本心理学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人本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与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分道扬镳,形成心理学的第三思潮.
  受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影响比较明显.
  时代精神:
  反主流文化运动.对社会不满.
  由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创立,现在的代表人物有C.R罗杰斯.人本主义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的倾向,故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第三思潮.
  1.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两大类、七个层次、好像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第一类需要属于缺失需要,可到起匮乏性动机,为人与动物所共有,一旦得到满足,紧张消除,兴奋降低,便失去动机.第二类需要属于生长需要,可产生成长性动机,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满足了这种需要个体才能进入心理的自由状态,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产生深刻的幸福感,马斯洛称之为“顶峰体验”.马斯洛认为人类共有真、善、美、正义、欢乐等内在本性,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2.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刚出生的婴儿并没有自我的概念,随着他(她)与他人、环境的相互作用,他(她)开始慢慢地把自己与非自己区分开来.当最初的自我概念形成之后,人的自我实现趋向开始激活,在自我实现这一股动力的驱动下,儿童在环境中进行各种尝试活动并产生出大量的经验.通过机体自动的估价过程,有些经验会使他感到满足、愉快,有些即相反,满足愉快的经验会使儿童寻求保持、再现,不满足、不愉快的经验会使儿童尽力迥避.在孩子寻求积极的经验中,有一种是受他人的关怀而产生的体验,还有一种是受到他人尊重而产生的体验,不幸的是儿童这种受关怀尊重需要的满足完全取决于他人,他人(包括父母)是根据儿童的行为是否符合其价值标准,行为标准来决定是否给予关怀和尊重,所以说他人的关怀与尊重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体现着父母和社会的价值观,罗杰斯称这种条件为价值条件,儿童不断通过自己的行为体验到这些价值条件,会不自觉地将这些本属于父母或他人的价值观念内化,变成自我结构的一部分,渐渐地儿童放弃按自身机体估价过程去评价经验,变成用自我中内化了的社会的价值规范去评价经验,这样儿童的自我和经验之间就发生了异化,当经验与自我之间存在时,个体就会预感到自我受到威胁,因而产生焦虑.预感到经验与自我不一致时,个体会运用防御机制(歪曲、否认、选择性知觉)来对经验进行加工,使之在意识水平上达到与自我相一致.如果防御成功,个体就不会出现适应障碍,若防御失败就会出现心理适应障碍,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目标是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是经内化而成的自我部分去除掉,找回属于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用罗杰斯的话说“变回自己”“从面具后面走出来”,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机能.人本主义的实质就是让人领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来的价值观念,让人重新信赖、依靠机体估价过程来处理经验,消除外界环境通过内化而强加给他的价值观,让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掌握自己的命运,修复被破坏的自我实现潜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
  反对仅仅以病态人作为研究对象,把人看为本能牺牲品的精神分析学派,也反对把人看作是物理的、化学的客体的行为主义学派.主张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
  忽视时代条件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先天潜能的制约和影响.

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的理论与马斯洛的理

马斯洛与罗杰斯是对人本心理学贡献最大的两位心理学家,简单说:罗杰斯、马斯洛都认为精神分析学派过于强调病态的行为和过于以决定论作为人的价值基础,缺乏了对行为的意义、正面的成长和发展的探索,因此决意创立一个全新的心理学取向,藉以强调正向的心理发展和个人成长的价值.同时又加入了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强调自由、个人决定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马斯洛在基础理论上的建树更重要,提出了更具奠基意义的理论,如需要层次理论、高峰体验和自我实现等理论,但他关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实践较少.罗杰斯把人本心理学落实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上,在临床的实际操作做出极大贡献,罗杰斯提出的个人中心治疗和同理心等治疗理论,创立"求助者中心疗法",在人本主义的治疗别重视治疗师必须要有三个成分:真诚一致、无条件正向关怀与同理心.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