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人格毕生发展理论: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儿童心理发展关键期的教育意义)

儿童心理发展关键期的教育意义

人类心理发展“关键期”理论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和技能,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关键期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就要求教育要做到适时而教。

在关键期施加正确的教育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或者将永远无法弥补。发展心理学家的研究指出了人类早期发展的关键期,例如,孩子4~6个月是吞咽咀嚼关键期;

8~9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7~10个月是爬的关键期;10~12个月是站走的关键期;2~3岁是口头语言发育的关键期;也是计数发展的关键期;

2.5岁~3岁是立规矩的关键期;3岁是培养性格的关键期。4岁以前是形状视觉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5岁是掌握数学概念的关键期;也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期;

5~6岁是掌握语言词汇能力的关键期。关键期理论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关键期,采取积极的教育措施促进儿童发展。同时,教育工作者也要了解,与动物“印刻”不同,错过关键期的儿童或成人仍可通过适宜的教育获得良好的发展。

荣格的内外倾和四种机能组合而成的八种人格

外倾感觉型 这种类型的人(主要是男人)热衷于积累与外部世界有关的经验.他们是现实主义者、实用主义者,头脑清醒,但并不对事物过分地追根究底.他们按生活的本来面貌看待生活,并不赋予生活以自己的思想和预见.但他们也可以是敢于享乐、追求刺激的.他们的情感一般是浅薄的.他们的全部生活仅仅是为了从生活中获得一切能够获得的感觉.他们中典型的极端者,或者成为粗陋的纵欲主义者,或者成为浮夸的唯美主义者.他们可以根据感觉倾向,沉溺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嗜好,具有变态行为和强迫行为.
  内倾感觉型 和所有内倾型的人一样,内倾感觉型的人也远离外部客观世界.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主观感觉之中.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相比,他们觉得外部世界是平淡寡味、了无生趣的.除了艺术之外,没有别的办法表现自己,然而他们创作的作品又往往缺乏任何意义.在外人看来,他们可能显得沉静、随和、自利,而实际上由于在思想和情感方面的贫乏,他们往往并不是一个十分有趣的人.
  外倾思维型 这种类型的人使客观思维上升为支配他生命的激情.典型的例子就是科学家.这些科学家为了尽可能多地认识客观世界,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他们的目标是理解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创立理论体系.达尔文和爱因斯坦在外倾思维方向上获得了最充分的发展.外倾思维型的人通常倾向于压抑自己天性中情感的一面,因而在别人眼中,他可能显得缺乏鲜明的个性,甚至显得冷漠和傲慢.如果这种压抑过分严重,情感就会采取迂回曲折甚至病态反常的来影响他的性格.他很可能变得固执、自负、迷信,不接受任何批评.由于缺乏情感,他们的思想很容易变得枯燥乏味.这种人中最典型、最极端的就是所谓"科学狂",或周期性地变成一个精神反常的怪物,即所谓"化身博士".
  内倾思维型 这种类型的人思维是内向性的.哲学家或存在主义的心理学家就属于这种类型.他们希望理解的是个人的存在.在极端的情形下,他们探测自身的结果可能与现实几乎不发生任何关系,最后甚至可能割断与现实的联系而成为精神病患者.他们具有与许多外倾思维型的人一样的性格特征.因为与外倾思维型的人相同,他们也不得不随时保护自己,以免遭受压抑在无意识中的情感的纷扰.他们往往显得冷漠无情,因为他们并不重视其他人.他们渴望离群索居,以便沉溺于玄想.他们并不在乎自己的思想是否为别人所接受.尽管他们很可能有那么几个与他们属于同一类型的人作为他们的忠实信徒.他们容易变得顽固执拗、刚愎自用、不善于体谅他人;容易变得骄傲自大、敏感易怒、拒人千里之外.随着这种倾向的加强,被压抑的情感功能很可能以变态和狂热的对其思维施加影响.
  外倾情感型 这种类型的人使理智服从于情感.荣格发现,它更多地体现在女性身上.由于她们的情绪随外界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所以往往显得反复无常,水性杨花.外界的任何一点极轻微的变化,都可能导致她们情绪的变化.她们往往多愁善感、浮夸卖弄、过分殷勤、强烈地依恋于他人(而这种依恋又往往是短暂的、昙花一现的);她们的爱可以轻而易举地转变为恨;她们的情感没有什么新颖的内容,完全是一套陈词滥调;她们总是乐于追逐最时髦的风尚.由于思维功能受到过分的压抑,外倾情感型的人的思维过程,通常是原始的、不发达的.
  内倾情感型 这种类型的人通常也较多地见之于女性.她们不像外倾情感型的人那样炫耀自己的感情,而是把它深藏在内心.她们往往沉默寡言、难以捉摸,态度既随和又冷淡,并且往往有一种忧郁和压抑的神态.然而,她们也往往能够给人一种内心和谐、恬淡宁静、怡然自足的印象,往往在别人看来显得具有一种神秘的魅力.她们属于那种所谓"水静则深"的人.事实上,她们也确乎有某种深刻强烈的情感,这种情感有时会出乎亲人朋友的意料而爆发一场情感风暴.
  外倾直觉型 这种类型的人(通常是女性)的特征是异想天开、喜怒无常:她们从一种心境跳跃到另一种心境,借以从外部世界中发现新的可能性.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她们就又在渴望解决另一个新问题了.由于缺乏思维能力,她们不可能长期顽强而又勤奋地追随某一直觉,而不得不跃向新的直觉.她们可以作为新企业或新事业的推动者和发起人而作出特殊的贡献,但她们却不能把自己的兴趣始终维系在那上面.她们忍受不了日常事务的烦琐,她们赖以生存的营养是那些新奇的东西.她们容易把自己的生命虚掷在一连串的直觉上,最终却一事无成.她们不是什么靠得住的朋友.尽管她们同别人每打一次新的交道,总是对由此而导致的各种可能性抱着极大的热情,但她们在交往中往往由于自己缺乏持久的兴趣而在无意之中伤害了别人.她们有许许多多的兴趣爱好,但很快就会厌倦并放弃这些爱好.她们通常很难固定地从事某一种工作.
  内倾直觉型 这种类型的人中最典型的代表是艺术家,但也包括梦想家、无知、充满各种幻觉的古怪的人.内倾直觉型的人往往被他们的朋友看作是不可思议的人,而他们自己往往把自己看作是不被理解的天才.由于他们与现实和传统都不发生任何关系,也就不能有效地与他人交流沟通,甚至也不可能与同一类型的人交流沟通.他们禁闭在一个充满原始意象的世界里,而对这些原始意象的涵义,自己并不理解.和外倾直觉型的人一样,他们也从一个意象跳跃到另一个意象,始终在寻找着新的可能性.但他们的全部努力,却从来也没有超出过他们的直觉范围而使自己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由于他们的兴趣不能始终停留在一个意象上,因此就不能像内倾思维者那样,对心理过程的理解作出深刻的贡献.但不管怎样,他们却拥有可供别人思考、整理并加以发展的绚丽多彩的直觉.

自我意识的发生于发展包括哪些,萌芽期形成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自我意识是具有意识性、社会性、能动性、同一性等特点。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从自我意识的三层次,即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是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构成。自我意识的形成原理包括:正确的自我认知、客观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提升和关注自我成长。人生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自我意识的形成各有特点。  发展时期:  婴儿期  婴儿期指从出生到满3岁以前的一段时期。是小儿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婴儿在这个阶段生长发育特别迅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当代对婴儿自我发展的研究大多运用镜像技术观察婴儿的行为反应,提出“镜像自我”概念。以自我指向行为作为指标,来确定个体最早出现的自我认知,也称自我意识。  幼儿期  幼儿期:3岁至6、7岁,相当于幼儿园教育阶段,又称为学前期。这一期间属于儿童人生发展的第一逆反期。第一逆反期的表现是幼儿要求行为活动自主和实现自我意志,反抗父母控制,这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其年龄主要是3~4岁,因个体发展的需要会有所提前或延后。反抗的对象主要是父母,其次是其他养育者。  发展特点  1.第一逆反期有其特殊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表现  逆反期幼儿的心理需求在于:要实现自我意志,实现自我价值感,希望父母和亲近的他人接纳自己“我长大了”并“很能干”的“现实”。  逆反期幼儿的行为表现在于:要参与成人的生活活动,自以为别人能干的事自己也能干,并大胆付诸实际行动;自以为能干的或自己要做的事被成人代做,往往坚持退回原状态,自己重做;常常逆着父母的意愿,说“不”,并按自己的愿望说“我自己做”;喜欢听“你真棒”等表扬。  2.第一逆反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在这之前婴儿处处依赖父母,父母紧密地控制儿童的行为,这是依赖和控制的平衡期。到了3岁左右,儿童的心理发展出现“跃入”新阶段的动力和趋向。  这个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言语发展和行为活动能力等都有了明显的进步,积累了一定的自身的“心理资源”。这些心理资源构成进一步发展的驱动力,所以他们便跃跃欲试地趋向新的发展阶段。  父母教育  向新的阶段跃进的发展势必对环境有新的要求,对原有的父母控制进行反抗,向父母进行挑战,要求主动,需要自,要求行动自由。父母如何应对儿童的表现,如何适应儿童的发展需要是众多家长面临的重要问题。  1、父母要明确认识到第一逆反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并应积极而又理智地面对。  2、父母要正确认识到第一逆反期的矛盾焦点,孩子出现超出自己实际发展水平的“长大感”,而父母对幼儿的“长大感”认识不足,应对不力,引起反抗。  3、父母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地帮助儿童,指导儿童并创造条件,适宜地满足儿童的发展需求。  其一,最好的教育是通过游戏活动,特别是扮演社会角色的游戏活动,以满足他们参与社会生活活动的需要。  其二,培养并持之以恒地训练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能力,以体现他们“很能干”的价值感。  其三,了解儿童的特长和优势,创设条件,有针对性地培养认知方面的、艺术方面的或其他方面的才能,使儿童获得成就感。  其四,以型等良好教育,正确地选择、积极地引导,帮助儿童顺利度过人生的这一个重要转折期,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童年期  童年期的年龄范围在6、7岁~12、13岁,属于小学阶段,是为一生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时期,是心理发展一个重要阶段。自我意识是在儿童与环境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教育和调节儿童与环境的关系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评价能力的特点  1、自我评价包括多个方面,如身体外表、行为表现、学业成绩、运动能力、社会接纳程度等,这些都是小学生自我评价的重要方面。  2、社会支持因素对儿童自我评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父母和同学的作用最重要。  3、对自我价值的评价与情感密切联系。喜欢自己的儿童,情绪最快乐;对自己评价不良的儿童,经常产生悲哀、沮丧的消极情绪。  4、小学儿童自我评价与学业经验、同伴交往、自信心等都有密切关系。  父母和教师一定要积极努力为儿童形成良好自我评价提供最有效的社会支持。  (二)自我控制能力  1.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对儿童的学习成绩、控制攻击、协调人际关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它的作用体现在个体对自身发展的能动性影响。  学者(罗腾伯格)通过“延迟满足”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行为。延迟满足是抑制的即时满足,学会等待。他们要求被试者完成实验任务,并给予奖品。给可供儿童自主选择的有两种奖品,一种是当时即可拿到的小奖品,另一种是第二天才可以得到的很好的奖品。  结果发现:  6~8岁的儿童中有1/3、  9~11岁的儿童中有1/2选择等待,  12—15岁的儿童几乎都愿意等待。  这说明,童年期儿童延迟满足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有显着提高;自我控制行为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童年期。  2.影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存在显着的个体差异,研究表明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如下:  (1)认知和策略。如果儿童能够将注意力从奖品上移开,去做其他感兴趣的事情,将使儿童的等待变得轻松容易。  (2)榜样的作用。让两组儿童观察两种榜样,一组被试者的观察对象总是选择即时得到微小的满足。这种榜样的作用驱使观察者倾向于放弃自我控制。另一组被试者的榜样总是选择延迟得到的大满足,这组观察者多倾向于等待。  (3)家庭教育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父母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自主性的、宽松而又的教育类型,可使儿童容易抗拒诱惑的自我控制能力。型、惩罚型或溺爱型的家庭教育,会剥夺儿童练习自我控制的机会和动力,而使之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少年期  青春发育期以少年期为主。少年期的年龄是指11/12岁至15/16岁,这个时期的儿童正处于初中阶段。少年期是个体生理迅速发育直至达到成熟的一段时期。该阶段的儿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方面都出现显着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迅速而又不平衡,是经历复杂发展,又充满矛盾的时期,因此也被称为困难期或危机期。  (一)第二个飞跃期  发展心理学家认为,青春发育期进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婴儿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飞跃期)。进入青春期,由于生理发育的加速和性发育走向成熟,使他们感到不适应,出现不平衡的感受及种种矛盾和困惑。面对这些矛盾和困惑,少年儿童体验着危机感,这促使他们要关注自我的发展和变化。  儿童的发展历程,使他们从面向母亲到面向家庭、幼儿园和学校,不断地向外界环境展开。青春期的“急风暴雨”式的变化,让儿童产生惶惑的感受,与此同时,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思想从外向的客观世界抽回一部分来指向主观世界,使思想意识进入再次自我,从而导致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二)发展的特点  1.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  青春期自我的兴趣首先表现在关注自己身体形象上。他们强烈地渴望了解自己的体貌,如身高、胖瘦、体态、外貌、品位,并喜欢在镜中研究自己的相貌、体态,注意仪表风度。青春期儿童特别注意别人对自己打扮的反应:对他人的良好反应,体现着自我欣赏的满足感;对某些不甚令人满意的外貌特点而产生极度焦虑。  2.深切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  中学学生的能力和学业成绩更加影响着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在群体中社会地位以及自尊感的认识,并逐渐影响着自我的评价。因此,能力和学习成绩是少年儿童关注自我发展、体现自我价值的重中之重。  3.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他们认认真真地看待自己个性特点方面的优缺点;在自我评价中,也将个性是否完善放在首要地位;对他人针对自己个性特征的评价非常敏感。  4.有很强的自尊心  他们在受到肯定和赞赏时,内心深处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在受到批评和惩罚时,会感受重大打击,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这是学校和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心理依据。  逆反期  反抗心理是少年期儿童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特征,它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强加的力量和父母的控制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  (一)少年期逆反期的表现  1.为独立自主意识受阻而抗争  他们滋生着强烈的独立自主的心理需求,而父母往往对此缺乏认识,总想在精神和行为上予以约束和控制,导致儿童的反抗。  2.为社会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满而抗争  他们需要成人将其视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给予平等的自主性,父母却一味地把他们置于“孩子”的地位,而予以保护、支配和控制,从而导致反抗,使亲子矛盾突出。  3.观念上的碰撞  教师和父母的教育,多将成人的观点强加予少年儿童,在大小事情方面都已经具有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被教育者”会抵触或拒绝接受,从而表现出观念上的某种对抗。  (二)反抗的主要对象  反抗的对象主要是父母,但也具有迁移性。当某人或某集团成员的言行引发其反感时,便会排斥或否定该人物或该集团的作为,有时因情绪左右,会将是和非一起排斥掉。  (三)反抗的形式  反抗的形式可归纳为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外显行为上的激烈抵抗。主要表现为态度强硬、举止粗暴,且往往具有突发性,自己都难以控制。事后会后悔而平静下来。但再遇矛盾,又会以强烈的应对。  第二,将反抗隐于内心,以冷漠相对。他们不顶撞,对不满的,乃至需反抗的言行似乎置若罔闻,但内心压力很大,充满痛苦,并会将其内化为不良的心境,难以转移。  (四)第一、第二两个逆反期的异同  1.逆反期的年龄时段  第一逆反期在2~4岁期间,多在3岁左右;第二逆反期出现在小学末期至初中阶段的10~11岁至15—16岁,突出表现在青春发育期。  2.两个逆反期的共同点  两个逆反期的共同点在于:  (1)、都聚焦于独立自主意识的增强、向控制方要求独立自。  (2)、两个反抗期的儿童都出现成长和发展的超前意识,第一反抗期的儿童具有“长大感”,第二反抗期的儿童具有“成人感”。  3.两个逆反期的不同点  两个逆反期的不同点在于:第一逆反期所要的独立自主性在于,要求按自我的意志行事,其重点是要求行为、动作自主和行事自由,反抗父母的控制,反对父母过于保护和越俎代庖。他们所要求的独立作为中,有许多是力所不能及和不切实际的。  第二逆反期所要的独立自主性是要求人格独立,要求社会地位平等,要求精神和行为自主,反抗父母或有关方的控制。这种内在需求和对环境的要求是发展性的需要,是必经的,但也由于发展现状的矛盾性给他们带来许多不适宜和不适应,乃至困惑和危机。  (五)帮助少年儿童顺利度过逆反期  逆反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是发展性现象。它出现在人生发展里程中的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期,甚至可以说具有发展过程中的“划时代”意义。逆反期阶段能否较为顺利地度过,能否减轻挫折和危机,对他们后续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处于第二逆反期的少年儿童,这一时期是他们一生发展的鼎盛时期,  对外在环境的作用非常敏感。因此,父母、教师和有关者如何理解和帮助他们是既困难又复杂的事情,但必须积极面对这重大责任。  父母的认识、现解和引导最重要,最经常面对反抗的是父母、最需要对他们理解和指导的是父母。  父母应注意的问题如下:  1.父母要认识和理解逆反期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认识逆反期现象,需要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学习有关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认识。  2.父母要正确面对儿童逆反期这一客观现实  逆反期是大多数儿童都要经历的现实,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也不能被动应付。要事先做好思想准备,提前调整对待孩子的,使关系和谐,做能够平等沟通的朋友,为下一步打下良好基础。  3.父母要理解少年期多重矛盾的焦点所在  青春期的生理发育使他们产生成人感,这是心理上、自我意识中的成人感。现实中,他们仍然是少年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并未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对自我的认识超前。而父母只把他们视为尚未发展成熟的儿童,未能认识到“成人感”是儿童心理发展中存在着的“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父母对儿童的认识滞后。一个超前,一个滞后,这种认识上的差距就成为双方矛盾的焦点。  4.父母必须正视少年儿童独立自主的需求  正视儿童心理上的“独立自主”、“社会地位平等”、“人格受到尊重”的需求,是处理好亲子矛盾的关键。为此,父母需进一步端正儿童观和教育观。儿童本身是积极主动的发展者、学习者、前进者,不能视他们为被动的受教育者或被塑造的对象。对他们的教育应遵循双向互动、教学相长的原则,正视、重视孩子们成长中的需要,理解他们,尽心尽责地完成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母亲和父亲的责任。  青年期  青年期一般指个体从17~18岁到35岁。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形象的认知,是一个人对自身的连续性和同一性的认知。对自我的认识包括三种成分:其一是认识成分,即对自己的个性品质特征和独特性的认知;其二是情感成分,即对自身品质的评价及通过自我评价而产生的自尊体验;其三是品行成分,即由认识成分和情感成分而派生出来的对自己行为的实际态度。  (一)自我概念的特点  一个人是否具有适当的自我概念,对个性发展至关重要。  1.自我概念的抽象性日益增强  青年不再运用具体的词语描述其人格特征,而是逐渐运用更加抽象的概念来概括自己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及信念等。  2.自我概念更具组织性和整合性  青年在描述自我时,不再一一引出个别特点,而是将对自我觉知的各个方面(哪怕是相互矛盾)整合成具有连续性和逻辑性的统一整体。  3.自我概念的结构更加分化  青年能够根据自己的不同社会角色分化出不同的自我概念,他们懂得自我在不同的场合可以以不同的面目出现。  (二)自我概念认识水平提高的主要途径  1.自我探索是自我认识发展的内动力  主动自我关注和自我探索是构成自我认识发展的内在动力。青年期有意识地通过日记等倾述自己的内心活动,描绘自我的情绪、情感体验,评价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行为表现,以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并通过各种学习寻求对自我特征和表现的解释等。  2.透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  他们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并能够综合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可以说,认识自己的过程,也是通过来自他人的评价而发展起自我概念的过程。他们更注重教师、同学和家长对自己的评价。来自周围的这些重要人员的积极或消极评价,会激起他们强烈情感反应,也会巩固、增强或者动摇他们对自己的认识。这些评价的影响作用不可低估。  3.通过对同龄人的认同感来认识自己  通过他人认识自己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把自己与同龄伙伴作比较,并与这些人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进而加深对其自身特点的认识和了解。  确认自我认同感是青年期的重要发展任务  艾里克森提出,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和防止社会角色的混乱是青年期的发展任务。自我同一性是关于个体是谁、个体的价值和个体的理想是什么的一种稳定的意识。每个人在青年时期都在探索并尝试去建立稳定的自我同一感,即自我认同感。  自我同一感的确立  艾里克森认为青年期自我同一感的确立是自我分化和整合统一的过程。  1.自我分化是把整体的我分化为“主体我”与“客体我”  青年期发现和认识本质的我,是从明显的自我分化开始的。儿童期的自我是具有稳定性的、整体的自我。青年期的自我是将整体的自我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主体我是观察者、分析评价者、认同者,“客体我”是被观察者、被分析评价者、被认同者,即由主体我来分析、认识客体我。  其实,自我意识主要表现为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理想的辩证统一。在自我分化认识自我的过程中,自我概念好比“我是什么样的人”,自我评价好比“我这个人怎么样”,自我理想好比“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理想的辩证统一就是以自我概念为基础,进行自我评价,进而超越现实的自我,实现自我理想的过程。  在自我分化和自我认识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观察者对被观察者反应的一致与否、分析者对被分析者评价的准确与否、知者对被知者的认识贴切与否的问题。于足,自然会出现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矛盾斗争,造成对自我的肯定或否定的认知。  2.通过自我接纳和自我排斥达到自我认识的整合统一  自我分化为“主体我”和“客体我”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统一。“自我”经过一段时期的矛盾,主体我和客体我便在新的水平上协调一致,即自我的整合和统一。新的整合和统一主要是通过自我接纳和自我排斥的过程实现的。  自我接纳是对自我积极肯定的心理倾向。自我接纳是以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接受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平常心面对自我现实;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确定自己的理想目标。  自我排斥是对自我消极否定的心理倾向,即否定自己,拒绝接纳自己的心理倾向。自我排斥与自我接纳一样,是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心理过程,是个体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所必要的心理过程。  青年期自我的发展经过自我分化,再通过自我接纳和自我排斥等过程之后,自我的发展便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在新的水平上达到整合统一,形成自我同一感。大多数青年人都能形成并确立自我同一感。  3.不能确立自我同一感  如果客体我和主体我之间的矛盾难以协调,青年便难以确立自我形象,也无法形成自我概念。如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会表现出明显的内心,甚至引起自我情感的激烈变化,引发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自我同一性扩散或社会角色混乱,并造成自我同一感危机。  4.解决自我同一感危机的  有学者(马西亚)归纳出解决青年同一感危机的四种。  (1)同一性确立。体验过各种发展危机,经过积极努力,选择了符合自己的社会生活目标和前进的方向,以达到成熟的自我认同。  (2)同一性延续。正处于体验各种同一性危机之中,尚未明确做出对未来的选择,但是正在积极地探索过程中,处于同一性探索阶段。  (3)同一性封闭。在还没有体验同一性困惑的情况下,由权威代替其对未来生活做出选择。这实际上是对权威决定的接纳,属于盲目的认同。  (4)同一性混乱(扩散)。无论是否经历过同一性危机,或是否进行过自我探索,他们并没有对自己的未来生活抱有向往或做什么选择,他们不追求自己的价值或目标。这也称为角色混乱。  诚然,在一段时期内,为寻找自我、发现自我而出现暂时的同一性扩散或角色混乱,多属正常现象。通过角色试验、亲身体验的自我痛苦探求,可能实现新的、更富创造性的、积极的自我同一。  但是,如果长期遭到同一性挫折,就会出现持久的、病态的同一性危机。他们无法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不能形成清晰的自我同一感,致使自尊心受挫,道德标准受阻,长久地找不到发展方向,无法接自己设计的正常生活。有的会走向与社会要求相反的、消极的同一,有的甚至会出现同一性扩散征候群的特征。  同一性征候群  有的学者(小此木启吾)把同一性征候群特点归纳为如下六个方面:  1.同一性意识过剩  陷入时刻偏执于思考“我是什么人”、“我该怎么做”的忧虑中,而不能自拔;处于高度焦虑中,难以从“是我”、“不是我”、“我怎么会是这样”等的烦恼中解脱出来,从而失去自我。  2.选择的回避和状态  有自我全能感或幻想无限自我的症状,无法确定或限定自我定义,失去了自我概念、自我选择或自我决断。只能处于回避选择和决断的状态。  3.与他人距离失调  无法保持适宜的人际距离,或拒绝与他人来往,或被他人孤立。  4.时间前景的扩散  时间前景的扩散是一种时间意识障碍,表现为不相信机遇、不期待对将来的展望,陷入一种为力的状态。  5.勤奋感的扩散  勤奋感崩溃,或无法集中精力于工作和学习,或极专注地只埋头于单一的工作。  6.否定的同一性选择  参加非社会所承认的集团,接受被社会所否定、排斥的生活和价值观等。  青年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自我求索来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以及对自己未来职业和理想进行认真而具体的思考,并由此而建立起较为稳固的自我同一性,从而确定下一步进入成年的人生目标。  艾里克森也进一步地说明,确立自我同一性是个体一生的发展课题,青年期自我同一性的解决与前几个阶段任务完成的程度固然有密切关系,但是,青年期未能很好地解决这个矛盾并不意味着今后就无法解决了。已经建立的自我同一,也不一定一劳永逸,它还会在今后遇到种种威胁和挑衅。因此,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确立是动态的、毕生的发展任务。  延缓偿付期  青年期的发展是自我发现、自我意识形成和人格再构成的时期,是从不承担社会责任到以社会角色出现并承担社会责任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要经历复杂而艰难的同一性确立和对社会生活的选择。这种确立和选择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他们有一种避免同一性过程提前完结的内在需要,而社会也给予青年暂缓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的机会,如大学学习期间。这个时期可以称为青年对社会的“延缓偿付期”。这是一种社会的延缓,也是一种心理上的延缓,所以也称为“心理的延缓偿付期”。  有了这种社会和心理的延缓偿付期,青年便可以利用这一机会通过实践、检验、树立、再检验的往复循环过程,决定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未来的职业,并最终确立自我同一性。  中年期  (一)关于自我的概念  第一,自我是人格的核心。认识人格的发展必须了解自我的发展。  第二,自我是第一“组织者”。自我具有整合能力,对道德、价值、目的和思想过程进行整合。  第三,自我的改变意味着个体的思想、价值,道德、目标等组织的改变。  第四,自我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成年期的自我发展水平  成年期的自我发展主要经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代表自我发展的一种水平。  1.遵奉者水平  遵奉者就是按规则行事,个体的行为服从于社会规则,如果违反了社会规则,就会产生自责感。这是由于处在这个水平的个体具有强烈的社会归属需要。中年期只有少数人处于这一水平。  2.公平水平  处于这一水平的个体,已经能将社会的、外在的规则内化为个体自己的规则,即规则内化于己;个体具有自己确定的理想和自己设立的目标;形成了自我评价的标准并发展了自我反省思想;开始认识到世界的复杂性,但思想认识具有二元性,倾向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地区分为对立的两极,如要么具有独立性,要么具有依赖性。  3.自主水平  这一水平的突出特点是,能承认并接受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的矛盾和,对这些矛盾和表现出高度的容忍性。如认识到在自我评价与社会规则之间、个人需要与他人需要之间,不会总是和谐一致,会出现各种矛盾和;在人际关系方面,能认识到既要充分尊重个人的独立性,也要看到人之间的朴素的依赖性。  4.整合水平  达到这一水平的个体,不仅能正视内部矛盾和,还会积极地去解决这些,他们善于放弃那些不能实现的目标,而进行新的选择。这是自我发展的最高水平。只有少数人的自我发展能够达到这一水平。  (三)影响自我发展水平的因素  1.年龄因素。研究表明,自我发展与年龄有一定的关联。  2.受教育水平。自我发展与个体受教育水平具有密切的关系。  3.认知发展水平。认知发展水平是影响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

历史上哪些冷知识你掉鸡皮疙瘩

中世纪的欧洲,病人的小命都掌握在理发师的手里。

欧洲的中世纪,大概就是的隋唐到明末这段时间,因为发展缓慢,普通老百姓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所以又被称为“黑暗时代”。

假如你不小心穿越到了中世纪的欧洲,就会见识到理发师的厉害。

在那个时代,最不可避免的就是生病。因为当时的欧洲人卫生意识极差,粪便满地,不喜欢洗澡洗手,感冒发烧拉肚子是常有的事情。

一旦生病,你肯定想着找医生去开一副药。但是,手里没几个钱的人就不要幻想了,医生不会搭理你,你应该去找理发师。

就算你有点钱,找到了医生,大多数医生依然会让你去找理发师……

因为,欧洲当时对绝大多数的疾病,都采取“放血疗法”。也就是说,不管你头疼还是肚子疼,欧洲人都相信是身体里有毒素,放点血就好了。

(放血疗法)

而真正的医生都认为放血是肮脏的,他们不愿意干(当然也是害怕弄死人的医疗纠纷,以及影响自己的名誉)。所以,当时同样是用刀子吃饭的理发师,成了“外科医生”。

欧洲中世纪的理发师手册,前一部分讲的是怎么理发,后面全部都成了怎么开刀放血……

于是,病人只能去找理发师,帮忙放个血呗!

因为理发师都是兼职,所以操作也是比较粗糙的。那常年不消毒沾满血污的刀子,在你身上开个口子,接满一斤血再随便找一块破布缠上伤口,手术就算结束了。

所以,感冒发烧死不了人,伤口感染会弄死一大群人。

如果不小心干活受伤,手脚感染了,医生就会帮助你截肢……当时没有麻药,为了让患者不至于活活疼死,医生就必须速度快,让你来不及喊疼。

所以当时有很多刀法一流的外科医生,可以在一两分钟左右完成截肢手术。

回头再说理发师,因为精湛的刀工,中世纪的理发师非常忙,遇到犯人需要执行剥皮刑罚的时候,他们也会上阵……

我们现在理发店门口的三色灯箱,其实就是起源于中世纪的理发师。蓝色代表静脉血,红色代表动脉血,白色代表绷带。

中世纪的欧洲理发师,最牛的“刀客”。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