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气候变化大,气压低,空气中含氧量较低等原因,极易使人情绪低落,甚至心烦意燥。中医理论认为,肝气旺盛而升发,容易出现失眠、精神不佳等肝郁气滞的症状。
元代医学家朱丹溪曾提出“司疏泄者,肝也”。肝主疏泄,作用在于保持全身气机的流畅,调节人体精、气、血、水、神的正常运转,如果肝气不疏,郁结不畅,就会出现肝气郁结证,不仅使人经常生气发怒,情绪失控,还会因气血淤滞不畅引起全身气血运行紊乱,其他脏腑也会受到干扰而得病。
肝气郁结证有什么临床表现?肝气郁结证常见胁肋胀痛,胸闷不舒畅,善太息,神情沉默,不欲饮食,或见口苦善呕,头目眩晕,容易引起失眠,脉弦,舌苔白滑,妇女则有经期过短、量少,经间期出血、痛经,经行眩晕、经行不寐等不调症状或经前作胀等症。
出现肝郁的症状,如何调整抑郁的情绪,下面逸仙药师介绍十种调和肝脾的中成药,以供大家参考。疏肝理脾:1、四逆散:由柴胡、枳壳(麸炒)、白芍、甘草。
透解郁热,疏肝理脾。用于热厥手足不温,脘腹肋痛,泄痢下重。四逆散出自《伤寒论》,是治肝脾气郁证的基础方,主要用于肝脾气郁证。
2、逍遥丸:由柴胡、当归、白芍、炒白术、茯苓、薄荷、生姜、炙甘草组成。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不调。
加味逍遥丸又称丹栀逍遥丸,其在逍遥丸组方的基础上加了牡丹皮、栀子,减去生姜。除了有舒肝解郁,养血调经功效外,还有凉血、清虚热功效。
适用于肝郁化火,心神内扰,胸胁胀痛,烦闷急躁,面赤咽干,食欲不振或有潮热,以及妇女先期,经行不畅,与少腹胀痛。
因此,有内热、口渴者宜选加味逍遥丸,如果无明显内热情况,则可选逍遥丸。舒肝理气:3、柴胡舒肝丸:由茯苓、麸炒枳壳、豆蔻、酒白芍、甘草、醋香附、陈皮、桔梗、姜厚朴、炒山楂、防风、六神曲(炒)、柴胡、黄芩、薄荷、紫苏梗、木香、炒摈榔、醋三棱、酒大黄、青皮(炒)、当归、姜半夏、乌药、醋莪术组成。
舒肝理气,消胀止痛。用于肝气不舒,胸胁痞闷,食滞不清,呕吐酸水。4、舒肝丸:川楝子、延胡索(醋制)、白芍(酒炒)、片姜黄、木香、沉香、豆蔻仁、砂仁、厚朴(姜制)、陈皮、枳壳(炒)、茯苓、朱砂组成。
舒肝和胃,理气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满,胃脘疼痛,嘈杂呕吐,嗳气泛酸。5、舒肝颗粒:由当归、白芍、柴胡、香附、白术、茯苓、栀子、牡丹皮、薄荷、甘草组成。
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疏肝解郁:6、舒肝解郁胶囊:贯叶金丝桃、刺五加。疏肝解郁,健脾安神。适用于轻、中度单相抑郁症属肝郁脾虚证者,症见情绪低落、兴趣下迟滞、入睡困难、早醒、多梦、紧张不安、急躁易怒、食少纳呆、胸闷、疲乏无力、多汗、疼痛、舌苔白或腻,脉弦或细。
7、解郁安神颗粒:柴胡、大枣、石菖蒲、半夏(制)、白术(炒)、浮小麦、远志(制)、甘草(炙)、栀子(炒)、百合、胆南星、郁金、龙齿、酸枣仁(炒)、茯苓、当归。
舒肝解郁,安神定志。用于情志不舒,肝郁气滞等精神刺激所致的心烦,焦虑,失眠,健忘,更年期症候群。疏肝和胃:8、加味左金丸:黄连(姜炙)、吴茱萸(甘草炙)、黄芩、柴胡、木香、香附(醋炙)、郁金、白芍、青皮(醋炙)、枳壳(去瓤麸炒)、陈皮、延胡索(醋炙)、当归、甘草。
疏肝和胃。用于嗳气吞酸,胃痛少食。9、舒肝和胃丸:香附(醋制)、白芍、佛手、木香、郁金、白术(炒)、陈皮、柴胡、广藿香、炙甘草、莱菔子、槟榔(炒焦)、乌药。
舒肝解郁,和胃止痛。用于肝胃不和,证见两胁胀满,食欲不振,打嗝呕吐,胃脘疼痛,失调。10、小柴胡颗粒:由柴胡、黄芩、姜半夏、党参、生姜、甘草、大枣组成。
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吐、口苦咽干。其他疏肝理气类中成药还有:疏肝益阳胶囊,疏肝解郁活血补肾,用于肝郁肾虚和肝郁肾虚兼血瘀证所致功能性和轻度动脉供血不足性。
胆舒软胶囊,疏肝理气,利胆,用于肝胆郁结,湿热胃滞证。平肝舒络丸,平肝疏络,活血祛风,用于肝气郁结、经络不疏引起的胸胁胀痛,肩背串痛,手足麻木,筋脉拘挛。
乳癖康胶囊,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用于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所致的乳腺增生,胀痛。红金消结胶囊,舒肝理气,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乳腺小叶增生,子宫肌瘤,巢囊肿。
九味肝泰胶囊,化瘀通络,疏肝健脾,用于气滞血瘀兼肝郁脾虚所致的肋痛或刺痛,抑郁烦闷,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脘痞等。宽胸舒气化滞丸,舒气宽中,消积化滞,用于肝胃不和,气郁结滞引起:两胁胀满,呃逆积滞,胃脘刺痛,秘结。
乳核内消液,疏肝活血,软坚散结,用于经期乳胀痛有块,不调或量少色紫成块及乳腺增生。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双相性情感障碍精神病有完全治好的可能性的,并非不治之症的。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简称双相障碍(BPD),也叫做狂躁抑郁症,是情感性精神病的一种,是针对单相情感障碍而言。
顾名思义,双相兼有心境变高和变低两极性特点,是心境在正常,躁狂,抑郁之间往返摆动。虽有单相躁狂(常归为双相之列),但一般所谓单相一概指的是单相抑郁,是心境往返于正常和抑郁之间。
新型抗精神病药治疗BPD有以下优点: ①比MS更快,能更有效控制急性兴奋症状; ②本身具有心境稳定作用,对躁狂和抑郁都有效,反映在治疗精分时PANSS焦虑抑郁评分减少,其抗躁狂和抗抑郁作用度认为与其D2,5-HT2拮抗药理作用有关。
有人甚至提出是MS合格的候补药,至少是MS理想的补充; ③耐受性好,毒副反应小,有效剂量下EPS少; ④可改善认知功能; ⑤也可用于维持治疗,预防复发。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双相抑郁症,以前被称为躁狂抑郁症,是一种导致抑郁和情绪异常高涨时期的精神障碍。患者既有躁狂表现,又有抑郁症症状。躁狂时自我感觉良好、精力充沛、积极乐观、思维灵活,又或脾气暴躁、行事冲动;抑郁时则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极度自卑。经常做出考虑不周的决定,很少考虑后果。在躁狂期,对睡眠的需求通常会减少。在抑郁的时候,可能会哭,对生活有消极的看法,和他人缺乏眼神交流。
双相抑郁症与单向抑郁症的特征都是正常情绪、精神运动活动、昼夜节律和认知受到干扰。躁狂可以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情绪紊乱,从与“典型躁狂”相关的欣快到烦躁和易怒。躁狂的核心症状包括精神性活动能量的增加。躁狂也可以表现为自尊心的增强或浮夸,语速快,快速思考的主观感觉,不受约束的社会行为,或冲动。
躁狂与轻躁狂的区别在于时长,轻躁狂需要连续4天,躁狂需要一周以上。与躁狂不同,轻度躁狂并不总是与功能受损有关。从躁狂或轻躁发作到抑郁发作,或反之亦然,其生物学机制至今仍知之甚少。
原因
双相抑郁症的病因可能因个体而异,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基因的影响被认为是造成这种疾病的60 - 80%的风险,表明这是一个重要的遗传因素。
遗传
行为遗传学研究表明,许多染色体区域和候选基因与双相抑郁症易感性有关,每个基因都发挥着轻微到中度的作用。双相抑郁症患者的一级亲属患双相抑郁症的风险比一般人群高出近10倍;同样,与一般人群相比,双相抑郁症患者的亲属患重度抑郁症的风险要高出三倍。
诊断
双相抑郁症通常在青春期或成年早期被诊断,但可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发生。这种疾病很难与单极抑郁症区分开来,而且在症状出现后,诊断的平均延迟时间为5-10年。双相抑郁症的诊断需要考虑几个因素,并考虑有症状的个体的自我报告的经历、家庭成员、朋友或同事报告的异常行为、临床医生评估的可观察到的疾病迹象,以及通常为排除医疗原因而进行的医疗检查。
在诊断方面,护理人员评分量表,特别是母亲评分量表,在预测青少年双相抑郁症方面比教师和青少年报告更准确。评估通常在门诊进行。如果对自己或他人有危险,则考虑住院治疗。
诊断双相抑郁症最广泛使用的标准来自美国精神病学协会(APA)《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疾病及相关健康问题国际统计分类》第十版(ICD-10)。
鉴别诊断
还有其他几种精神疾病的症状与双相抑郁症相似。这些障碍包括精神症、重度抑郁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以及某些人格障碍,如边缘性人格障碍。
目前没有诊断双相抑郁症的生物试验。
双相抑郁症的治疗通常包括心理治疗以及情绪稳定剂和抗精神病药等药物。常用的情绪稳定剂包括锂盐和各种抗惊厥剂。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或他人有危险但拒绝接受治疗,可能需要在医院进行非自愿治疗。严重的行为问题,如躁动或好斗,可以用短期的抗精神病药物或苯二氮平类药物治疗。在躁狂期间,建议停止使用抗抑郁药物。如果抗抑郁药物是用于治疗抑郁症,那么它们应该与情绪稳定剂一起使用。
预防双相抑郁症尝试主要集中在压力上(如童年不幸或高度的家庭),尽管压力不是诊断为双相抑郁症的特定病因,但它确实是易受伤害的个人处于更严重疾病过程的风险之中。
双相抑郁症是一种终身疾病,在复发发作之间有部分或完全恢复的时期。它还与同时发生的精神疾病和医疗问题有关,与早期诊断不足或误诊率高有关,导致适当治疗干预措施的延迟,并导致预后较差。在做出诊断后,仍然很难用现有的精神药物完全缓解所有症状,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往往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药物依从性是降低复发率和严重程度并对整体预后有积极影响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用于治疗双相抑郁症的药物类型通常会导致副作用,75%以上的双相抑郁症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不坚持服药。
必须按照医嘱进行用药,不要私自乱调整药物。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症状的变化来调整药量,症状控制以后需要巩固治疗以及维持治疗。
我是邵辉心理说,欢迎关注我,了解更多心理学知识!
您好,您这种情况最好还是找心理大夫面对面开导的,应该是心理问题。建议您必须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规律,适当的活动保证睡眠,这样还是有利身体降的。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