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刻板效应启示我们(刻板效应是一种心理定势)

刻板效应是一种心理定势

在心理效应中,有刻板效应、定势效应、惯性效应、投射效应、晕轮效应、近因效应及首因效应等七个心理效应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

一、共同点。上述七个心理效的共同点,就是“先入为主”,即当事人事先将自己的某种心理去揣摩、认知他人或它事;这种“先入为主”主要表现在:对他人或事物的认知上具有定势性、泛化性和扩张性“三性”。

(一)定势性。定势(即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影响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定势的作用是指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会对后边所从事的活动产生影响。如定势效应是指人们对某个人或事物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观看法认为这个人或这一事物都具有这一特征。

(二)泛化性。泛化指的是当某一反应与某种刺激形成条件联系后,这一反应也会与其它类似的刺激形成某种程度的条件联系,这一过程称为泛化,泛化有二种形式:一是不完全泛化,即反应的刺激事件不再是最初的事件,同最初刺激事件相类似、相关联的事件;二是完全泛化,即同最初刺激事件不类似、无关联的事件。

一般情形是不完全泛化,即不再是最初的事件,同最初刺激事件相类似、相关联的事件。如晕轮效应,初次见到某人穿着整齐,谈吐不凡,就很可能认为他是个生活讲究,知识渊博的人。

泛化是区分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的唯一依据。

(三)扩张性。扩张性是指人们对某人或某事有某种特性认识后,将这一特征推广到该人该事也具有这一特征。如首因效应,当事人与某人第一交往发现其为人和善,则很可能他与其他人交往也是和善的。

二、不同点。刻板印象、定势效应、惯性效应及投射效应主要是体现定势性,而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和晕轮效应主要是泛化性和扩张性。

(一)刻板印象、定势效应、惯性效应及投射效应都是以社会共识和自我认识去定势去认识他人或事物。如刻板效应很大程度上受人们观念影响,比如,老师是温文尔雅的,农民朴实的,这是大多数人的观念;定势效应主要受自我社会实践、价值观及文化习惯等影响,即用“老眼光”看人、看事物。比如,父母总希望子女找一个稳定的工作,特别是找一个央企或国有企业,不希望子女闯荡。惯性效应与定势效应类似,主要受自我社会实践、价值观及文化习惯等影响。

刻板效应与定势效应主要是社会共识或环境影响去定势认识他人或事物,这里的社会共识主要包括民族风俗、社会理念等社会群体心理。比如刻板效应是由社会共同对某一事物产生的定势心理:年轻人敢闯敢干,老年人墨守成规。又如定势效应受环境影响去定势认识他人或事物:哑巴买牙刷做刷牙动作影响,可能误导人们盲人买眼镜要做戴眼镜动作。

而投射效应与惯性心理主要是个体主观认识去定势他人或事物,这里的个体主观认识主要包括个人价值观、社会阅历等主观因素。比如,投射效应就是以自己想法去揣摩他人,以自己的感受去体会他人情绪情感:自己努力工作是为升职,很可能,认为同时小王努力也是为了升职;自己在站在马路上感觉很冷,同样猜想站在马路上的小李也可能很冷。

惯性心理效应与刻板效应、定势效应和投射效应的主要区别是:一是惯性心理具有较强的能量性。它这种能量叫做惯性心理能量,通俗的说,就是人们某种心理长期存在、作用后,凝固成为一种比较稳定的固化心理。这种固化心理的稳定性,它如现实中的其它物体的动量一样,具有能量性。

固化心理如同其它物质运动状态一样,具有一定的惯性,如同牛顿惯性定律指出的,如果没有一定力的作用是不会其运动状态的,即不会改变固化心理形态。如果要改变它,必须有一种与其相反相等力量与其抗衡。正是因为有了固化的心理能量才会使人们不容易改变其心理。这就是惯性心理效果的根本原因,这也是惯性效应与刻板效应、定势效应和投射效应的重要区别。

二是个体性较强。我们平常说的“老顽固”,就是指这种惯性心理能量较大。比如,社会发展较大,但某些人仍然坚持过去观念、过时的生活;甚至不愿改变,若要改变,则可能产生很大的不满情绪。

(二)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和晕轮效应主要是泛化性和扩张性。

1、泛化性。上述三个心理效应都具有将事物的某一特性泛化到整个事物也具有这一特性。比如首因效应就是将第一次认知某一特性,泛化到其它方面,比如首次对张三谈吐好,则认为他可能是一个有学问的人。

2、扩张性。上述三个心理效应都具有将事物的某一特扩张到整个事物也具有这一特性。比如首次感觉李四说话聪明,则认为他其它方面也聪明。

刻板效应会不会产生认知偏差

刻板效应容易使人认识僵化、保守,人一旦形成不正确的刻板效应就会造成认知上的偏差。

刻板效应,又称刻板印象,是指对事物形成的一般看法和个人评价,认为某种事物应该具有其特定的属性,而忽视事物的个体差异。也是由社会按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分类而形成的固定印象。刻板印象虽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判断,不用探索信息,迅速洞悉概况,节省时间与精力,但是往往可能会形成偏见,忽略个体差异性,人们往往把某个具体的人或事看作是某类人或事的典型代表,把对某类人或事的评价视为对某个人或事的评价,因而影响正确的判断,若不及时纠正进一步发展或可扭曲为歧视。

经验定势效应什么意思

定势效应是指有准备的心理状态能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向、程度以及.随着定势理论的发展,我们不仅可以用定势这个概念来解释人们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倾向,也可用这一概念解释人们在社会态度方面的倾向.仪表、相貌的定势效应主要表现为刻板效应和晕轮效应。

定势效应和刻板效应区别

定势效应和刻板效应是心理学中两个相关但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定势效应是指个体在认知和评价他人时,往往会受到自身已有的观念或期待的影响,从而导致对他人的理解和评价有偏见。这种倾向使得人们对他人的特征和行为进行判断时,往往根据其所属的群体、身份或所处的环境来做出一般性的假设,而忽视了他们的独特性和个体差异。

刻板效应是定势效应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特指个体对特定人群的刻板印象和固定看法。例如,人们可能会认为某个族群、国家、职业或性别的人都有某些共同的特征或行为,进而对其进行一概而论的评价。这种刻板印象往往是基于个体的文化、社会背景、教育和媒体等因素形成的,而忽视了个体差异和多样性。

尽管定势效应和刻板效应有相似之处,但它们的区别在于定势效应更广泛地指涉个体对他人进行评价和认知的倾向,而刻板效应则更加特定,指的是对特定人群形成的固定印象和看法。它们都可以导致偏见和歧视的产生,因此需要我们意识到并尽力避免这些效应的影响。

日常生活中需要避免哪些错误的人际认知效应

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就要做个地道的关系人,在人际交往中多多发挥积极作用,留下好印象。那么如何做好人际交往呢,读心术这种专业的东西咱学不来,但是了解一下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运用这些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打好关系,也是不错的入门。那么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有哪些呢?

第一次交往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第一印象一旦形成,要改变它就不那么容易了,即使后来的印象与最初的印象有差距,第一印象常常影响着我们对他人以后的评价和看法,很多时候我们还会自然地服从于最初的印象。首因效应对人的印象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首因效应的存在,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与人交往时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为了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首先我们应该注意仪表,衣服要整洁,服饰搭配要和谐得体,其次应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交谈技巧,掌握恰当的社交礼仪。在交友、招聘、求职等社交活动中,可以利用这种效应,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为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人与人交往中的第一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效应,在交友、招聘、求职等社交活动中,给人一种极好的形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不过在社交活动中要进行深层次的交往,光具备首因效应是不行的,还需要您的硬件完备,即在谈吐、举止、修养、礼节等各方面的素质。

商人常被认为奸诈,有“无奸不商”之说。教授常常被认为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的老人,江南一代的人往往被认为是聪明伶俐、随机应变的,北方人则被认为是性情豪爽、胆大正直的……我们在认识和判断他人时,并不是把个体作为孤立的对象来认识,而总是把他看成是某一类人中的一员,使得他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很容易认为他具有某一类所有的品质。因而当我们把人笼统地划为固定、概括的类型来加以认识时,刻板印象就形成了。

刻板印象的积极作用在于它简化了我们的认识过程。因为当我们知道他人的一些信息时,常根据该人所属的人群特征来推测他的其他典型特征。这样虽然不一定能形成对他人的正确印象,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认识过程。但刻板效应带来的更多是负面效应。如种族偏见、民族偏见、性别偏见等。它常使人以点代面,凝固地看人,容易产生判断上的偏差和认识上的错觉。

一位喜欢吃芹菜的人,总以为别人也喜欢吃芹菜,于是一到公众场合就向别人推荐芹菜,成为笑话。生活中每个人都免不了犯类似以己度人的错误,心理学上称之为投射效应,即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属性、爱好或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一种典型的投射效应。当别人的行为与我们不同时,我们习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行为,认为别人的行为违反常规。喜欢嫉妒的人常常将别人行为的动机归纳为嫉妒,如果别人对他稍不恭敬,他便觉得别人在嫉妒自己。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做到严于律己,客观待人,尽量避免以自己的标准去判断他人。

即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存留时间最长。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利用近因效应,在与朋友分别时,给予他良好的祝福,你的形象会在他的心中美化起来。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这种美化有可能会影响你以后的生活。

如果前后两次得到信息不同,但中间有无关工作把它们分隔开,那么后面的信息在形成总印象中起作用更大。这种现象是由于近因效应的作用。前后信息间隔时间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在交往过程中,可以用近因效应提升自身的形象。例如,双方感情不合,一旦要分手的时候,主动向对方表示好感甚至歉意,会出乎意料地博得对方的好感,甚至将以往的恩怨化解。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