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彼得潘综合症自测(韩国电视剧里有一个人叫炫珠是哪一部)

韩国电视剧里有一个人叫炫珠是哪一部

韩国电视剧中女主角叫炫珠的电视剧叫《love in menory》。《Love in Memory》(或译为《爱在记忆中》)是韩国首部网络短剧,播出时间是从2013年2月21日至3月28日每四上午11:00(KST),总共6集。这部短剧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20多岁上班族炫珠(赵允熙饰演)偶然遇见了患彼得潘综合征的初恋男友(郑糠云饰演),虽然很幸福,但心中也不由得想起痛苦的往事的故事。

总是希望自己生病,希望被关注。在心理学上

有这种现成的名字吗? 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但是,,,,有点怀疑有没有现成的呢= = 总不是癔病吧,,,,应该也不是彼得潘综合征。

你要是知道了也告诉我下,我也好奇- -

为什么现在有些年轻人的生活像老人,而

年轻人生计所迫,老年人安享晚年。

如何善待身边的人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起来一段话“我跟他说过,世界来临的时候,只有一个馒头我不会给孩子吃也不会给父母吃,肯定是给他。因为我觉得将来孩子长大终归要离我们而去,我们俩才是最终作伴的两个人。”

什么感觉?浪漫吧?琼瑶剧吧?这是一个多么痴情的女人啊,这样的女人只怕在整个人类世界也没多少残余吧?如果你是男人,这样的女人你要不要?

如果你愿意娶这样的女人,并为她感动,这说明你是彼得潘综合症患者,你在渴望一个观音菩萨式的女人陪伴你的人生,然后你会发现这个“观音菩萨”全面掌控你的人生,她付出了,她就一定会要回报,完全不要回报那是不可能的,就算是“观音菩萨”不要回报地闻声救苦,不也是被供奉在神坛吗?甚至她被供奉在神坛,不就是因为人们幻想着她能够闻声救苦吗?如果“观音菩萨”对人类完全没用,人们还会供奉“观音”吗?

讲这段话的女人正在面临丈夫出轨的痛苦。而且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所以人类就是如此,如果你对一个人或一件事有超出范围的付出,你就一定会不由自主地索取回报,而当一个人接受了别人超范围的付出时,正常来讲也会主动回报,但是当他发现他根本回报不了的时候,这种付出就成为他的负担,最后会因窒息而迅速逃离。

逃离的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出轨,这个女人的丈夫也一样,他终于成为人们眼中标准渣男——娶了一个观音菩萨一样的女人,居然出轨了!这个世界没有人会理解他,可是就算全世界都对他齐声共讨,也无法改变他出轨的现实。

然后我们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贤妻良母”总是会被出轨,总是会嫁渣男,这其实就是因为现代的“贤妻良母”很容易成为婚姻中的“债主”,至于为什么成为债主就会容易被抛弃,建议有兴趣的人可以看看我的另一篇文章《夫妻间真正的背叛是因为什么造成的?》

现代的“贤妻良母”还有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就是没有界线感,因为她已经付出很多了,所以就会在婚姻中变得“理所当然”“理直气壮”,失去了应有的矜持和尊重,看看那些在婚姻中非常强势的女人就会知道,体会最深刻的肯定是男人。

没有界线感也不会有尊重,但是如果保留界线感,又无法体会到极致的亲密,这者互相矛盾——能把矛盾的事情理直气壮地整合在一起的只有彼得潘综合症患者——只有在幻觉中才能实现矛盾的统一。

所以“贤妻良母”型的女人大多是彼得·潘,而彼得·潘的特点之一就是完美主义,甚至是力量型的完美主义,完美主义者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混乱,永远分不清主次,分不清现实与幻觉,分不清谁轻谁重,因为他们幻想着绝对的公平,但其实他们又不知道什么是公平。

这就导致她们会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逻辑——我在世界的时候会把最后一个馒头留给你,那么你就应该用你的整个生命来爱我。

然而事实是“世界”并不存在,至少以我们目前能够存活的年限来看,这辈子也不太可能赶得上,所以那“最后一个馒头”从来没有真的给过任何人,但是仅仅是这样想一想,就觉得自己的爱情无比伟大,就会觉得已经付出了,这当然是大脑对人类的愚弄——你看到什么并不是由你的眼睛决定的,而是由你的大脑决定的,你的眼睛中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你就会以为自己看到了,以前给个案做催眠的时候,大家都会问我一个问题:万老师我看到的是不是真的?你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就是因为你看到什么并不是由眼睛决定,而是由大脑决定的。

同样,你干了什么,对于你自己而言,也不是行为决定的,而是由大脑决定的,所以不断地幻想一件事,就会产生混乱,现实跟幻想就会混淆,最典型最极端的例子就是所有的连环都有多年幻想自己的经历。

“在世界的时候,我会把最后一个馒头给你”对于其他人来说只是幻觉而已,但对幻想者本人来说却是真实不虚的,所以事实上即便你并没有真的付出,却要求了只有真实付出才能得到的回报。

另外,一个女人如果能够把“世界”的最后一个馒头不给父母,不给儿女,而是给老公,仅仅因为这个男人在她的幻觉中可以陪她一辈子,这是一件多么功利的思维。在这样的功利的思维中是不可能有爱的,只有交换——我给了你最后一个馒头,你就必须用你的整个生命来换!

吓人不?

贪婪不?

现代的“贤妻良母”可不是那么好娶的。

问题是“我们俩才是最终作伴的两个人”这是幻觉,明天和无常哪个先到你永远都不会知道,即便这个男人永远守着你,不出轨,还有死亡会不期而至。

类似的思维还有另外一种,几年前有一个男人跟我说:“我媳妇跟我说了,我必须得听她的,因为最后到老了还是得她陪着我,我妈不可能陪我到老……”

“那可未必”我笑了,这个男人无比惊异,他完全没有想到还有其他结局。如果他不补一句:“我想想吧,觉得她说得也对。”我就不接这个茬儿了。

看他这样,我只好说实话:“你记住了,老婆是可以换的,但是是换不了的,能陪你到老的未见得就是她,更何况现在离婚率这么高。”

我这个人有点鲁,就是看不惯不公平,看不惯有人控,被愚弄。

这其实是年轻人特别奇异的一种思维,非常暴力,非常无情,还自以为自己有情有义,事实上生你之人你都不爱,你生的人你都不爱,你说你去爱一个跟你毫无血缘关系的人,还爱得死去活来?这不是违背人性吗?

而且生你的人无法陪你到老,你生的人也无法陪你到老,那么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会比他们更可靠吗?这是不可能的,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是常态,忠贞不二的是偶发现象,所以才会被广泛宣传赞叹。

《孝经》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

来临,只有一个馒头会给你,因为“你是陪我到最后的人”——这其实是典型的功利主义者的思维,表面上看上奉献,是无私,实际上内心隐藏着更为巨大的利益需求——“陪我到死”=“拿命来换”,所以一旦这个利益没有获得满足时就会产生攻击行为。

所以善待身边的人,需要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中庸》所说的:“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上。”

要尊重人性。

爱一个人最先要学会的就是尊重一个人为人,不是视他为神,也不是把他当成可以交换的东西,在这个基础上,对“亲人”要比对其他人更优待,也就是说要爱生你养你的人,也要爱你生和养的人,这是跟你有血亲的人,而后才是因关系的远近亲疏而有不同的差别;而交朋友则以贤能为上,而不是以“这个人会陪我到世界末是”为上。因为这个世界不会有人到世界,也不会有人陪你到死,死亡来临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注定是独自走过。

而且夫妻关系在古代文明中属于“义”,有“义”则有“情”,无“义”则无“情”。放在“义”一栏的关系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独立、平等,付出、给予。

我在知乎里说“爱是付出,是给予,不是索取”,然后有一个人假装特有智慧地说“爱更是一种互相的欢乐和关怀”,感觉很高大上吧?事实上只要你想到“互相”,就是停止了付出爱,当你停止付出的时候,对方也会停下来,于是你们之间绝对不可能有爱。

互相给予的意思就是——你给我。然后对方会想“我凭什么要给你”?所以很多女人跟我咨询的时候,我告诉她要改变自己,要学会付出,她会说“凭什么就得女人改变?凭什么男人就不能先改?”

咳——你想幸福不?你想幸福你就得改!如果你不想幸福,那你就别改,保持现状。男人在不幸婚姻中最擅长的是忍,忍不了还能出个轨什么的,女人不擅长忍,而且出轨的成本高,所以女人不得不改。

如果夫妻关系自古以来就是在平等、独立的基础上,那么你凭什么就认为这个人一定会陪你到老?凭什么就那么自信在人生的路上不会有个风吹草动?

每一个人也都应当明白,没有人有义务陪你到老,陪你到世界,有这种愚蠢幻想和意愿的只有你的父母和儿女,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只不过父母没有这样能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儿女也有他们自己的人生,有他们的儿女。

这样的人你不爱?你不把最后一个馒头给他们?这已经不是情商问题,而是智商问题了。

所以如果一个人没有爱自己的父母,或生养你的人,没有爱自己的儿女,说明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爱,也根本没有爱的能力,因此他不会爱任何人,他的言语行为是背离人性的。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上。”在“亲亲”和“尊贤”的基础上,人人之间就自然有了差别,有了界线。但这又是彼得潘综合症特别恐惧的,因为彼得·潘要极致的亲密——象婴儿永远在妈妈的怀抱中的那种亲密,所以他们也会把身边的所有人当成妈妈一样要求——“妈妈,我要你永远陪着我,我不要你死,我也不要你老”,这是所有的孩子都会跟妈妈讲的话,而且还是两、三岁的孩子讲的话。

一个儿童如果健康发展,他会跟父母自然分离,这时就会产生“界线感”,所以善待身边的人,第二个要培养的就是“界线感”。

“界线感”是目前人最缺乏的,我记得我看过一个调查报告,报告显示70%八零年以后出生的人,离婚的原因是双方父母在年轻人的婚姻中参与过多。

有一个极致的新闻——岳母在民政局掌掴女婿,要求女婿离婚,这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古今中外都是极为罕见的事情,然后更有料的是女儿和女婿都觉得如果没有岳母在中间参与他们可以幸福生活,所以两个年轻人愿意可以给彼此机会,尝试生活在一起,因为他们之间没有大的矛盾,但是岳母不同意。

我遇到的一个真实案例——岳母为了逼女婿跟女儿离婚,直接拍给女婿五万块钱,就因为女婿那天急了,而且正好喝酒喝多了,张口就说:“你给我五万块钱,我就跟他离婚!”然后——付钱——离婚。

这种夸张的案例完全是因为界线感缺失导致的。界线感是人与人彼此学会尊重的基础,没有界线感就没有尊重,而有界线感彼此才不会显得那么丑陋,才不会干涉别人的生命。

夫妻之间也一样需要界线感,有界线感才持续看到对方的美,才会不断产生对彼此的吸引力,当夫妻之间过多地纠结在一起,最后剩下的只有对彼此的厌弃——我记得一个男人跟我表达对妻子的厌弃的时候咬牙切齿地说:“我恨不得她死呀!”,那一刻天地间只剩下寒冷。

但是界线感并不是从结婚开始培养的,这从在父母身边培养的,父母如果太宠爱孩子,就会让自己和孩子都失去界线感,我因此经常觉得独生子女这一代人所受到的伤害真是无法估量的。

遗憾的是如果你是成年人,你就没有资格再责怪父母,而是应当训练自己,就必须要学会培养自己的“界线感”,文化中有最好的关于“界线感”的说明,就是五伦关系,明确地告诉一个人在他的人生中什么是最重要。以后有机会再详细为大家讲解如何正确地理解五伦关系。

有了“界线感”之后就既不会把自己当宝宝,也不会把自己当“朕”,这时才会有独立,有尊重。

最近几年有一句话非常流行——吓死宝宝了。这句话正好反应出现代年轻人的心理状态:宝宝。

既然是宝宝,当然就需要被别人照顾,虽然这是一句玩笑,但是却是真实心理需求和状态的显示。

也有很年轻人喜欢自称为“朕”,事实上当一个人自称为“朕”的时候,是因为他知道自己不够强大,不够有信心,所以在语言上讨个便宜,但这个便宜是不容易讨到的。

无论一个是“宝宝”还是“朕”都是对环境没有任何贡献的人,也就是说他是一个“无用”的人。看清楚,不是“无为”的人,而是“无用”的人。也就是说他的人生在他的生存环境中没有使用价值。

在经济学中,价值取决于使用价值,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没有价值,如果用来描述生命,那么如果一个人没有使用他的生命,没有用他的生命为他生存的环境贡献力量,没有成为对别人有用的人,那么他的生命就没有使用价值,没有使用价值就不会有价值,于是他的生命就成为他生存环境的负担,他也会觉得自己的生命空虚,没有价值。

反之,当一个人为他的生活环境贡献了力量的时候,他成为对别人来说有用的人的时候,他的生命也就有了价值。在佛法中非常重视慈悲心的培养,重视发愿利益众生,因为只有利益众生,这个出家人或修行人的生命才有价值。

所以善待身边的人,就要学会成为对别人有用的人。别喊什么大口号,“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类的口号,这都是废话,你的人生能不能对你身边的人有用?这才是最朴实,最需要思考的人生问题。如果你的人生对身边的人都没用,对人类也不可能会有用。

我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就教育她,人活着必须要对身边的人有用,我们都是这个家的家庭成员,家庭成员中的每一个都要为家庭付出,都必须为家庭做出贡献。

我还记得她惊异的表情,她实在不能理解,她还那么小能贡献什么?但是一个孩子不打扰父母的工作也是一份贡献,刷碗也是贡献,打扫卫生也是贡献,贡献不分种类。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孩子学会付出,让她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而当她把“为环境贡献力量”视为理所当然的时候,愿意主动成为对别人有用的人的时候,我不需要担心她的人生,而且她的人生也差不到哪去。

所以学会成为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不只是善待别人,更是善待自己的人生。

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如果你想要成为对别人有用的人,只是做家务就不够了,还需要更扎实的努力,为家庭增加经济收益,保证家庭生活正常有序,都是一个人应当做的,所以无论年轻人还是年长者,多读书,少娱乐,比什么都重要,尤其不要七大姑八大姨凑在一起闲聊。

多读书可以让一个人的心灵和专业能力都获得成长,而少娱乐则可以保持充足的时间,少壮不努力,老大必伤悲。

有人说“万老师,我也知道要提升自己,所以我参加各种活动,练瑜伽,跟朋友聚会,学烘焙,学插花……”这些活动很好,让你得到充分的休息,娱乐,但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意思是说这个世界所有的业余爱好,都无法跟读书相提并论。

我记得在《人性的弱点》中卡耐基说:一个人要培养一点爱好,但是所有的爱好中最高雅的爱好就是读书。

只不过现代人特奇怪,不把读书当成业余爱好,我记得我年轻的时候有一位大姐问我:“小万你有什么业余爱好?”

我愣了半天,然后说:“看书?”

她说:“看书算什么业余爱好,看书不算”

我又愣了半天,然后说:“那没有了”

而后这位善良的大姐说:“年轻人要培养点业余爱好,一个人没有点业余爱好怎么行!”

泪奔……我就是这样枯燥乏味地活了这么久,而且更让我崩溃的是二十年以后象这样观念的人仍旧是海水一般的多。虽然我读书不多,但是我仍然知道这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应当培养的业余爱好,其他的不过是点缀而已,因为只有这个爱好能改变一个人的生命质量。

的现代心理学还有一个特别严重的误区,就是认为如果一个人有很丰富的人际关系,那么这个人就不会有心理疾病,或者说可以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机会。

这完全是胡扯,事实是很多抑郁症患者都有非常好的人际关系,他们甚至是人群中的开心果,所以抑郁症患者身边的人大多都不敢相信某人患抑郁症,听说某人患抑郁症的时候,大家的反应都是:他那么开朗,怎么可能得抑郁症。

比方崔永元患抑郁症的时候,每个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太夸张了吧,他怎么可能患抑郁症。

很多心理学家甚至倡导说多跟朋友聚聚,把负面情绪跟朋友说说,就会得到情感上的支持。这也完全是幻觉。

人生注定是孤独,每一个人早晚都要面对人生最孤独的时刻,所以学会面对孤独是每一个人的终生课题,也是人类的最大课题,因为孤独直接与死亡相关,在死亡的道路上,没有人会有同伴,每一个人都必定要孤独面对。

而凑在一起闲聊最大的问题就是逃避了面对孤独的机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既不能读书,也不能观察自己,反思自己,而且闲聊过程中难免挑拨离间,搬弄是非,这往往而会破坏别人的生活。

多读书,少娱乐,戒闲聊。这是人生成长非常关键的一步,这会帮助你成为“对别人有用”的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会减少对别人生活的破坏,这是真正善待了自己和身边的人。

以上都做到之后,还要学会照顾好自己,当一个人照顾好自己的时候,才不会给别人添麻烦,而且一个非常爱自己,非常擅于照顾自己的人,只要顺便给身边的人一点关爱,就是最好的善待。把自己照顾好了,就不会总是觉得冤,不会抱怨。

很多女人照顾家人尽心尽力,我记得有一个女人跟我说:“你不知道我把他照顾得多周到,连他的内裤我都洗完了要熨平,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那里,但是他却从来不会这样对我……”

如果你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也这样对你,是为了要有所回报,那你就别做了。

如果一个人把内裤都能洗完了,熨平,叠得整整齐——这说明他的生活得多么无聊?虽然我也喜欢整洁的环境,但是“洁癖是因为对自己的生命失去的信仰”,对环境整洁的过度执着只能说明一个人的社会生活全面失控。而且如果连内裤都能控制到这种程度,对老公的控制又会到什么程度呢?

结果就是他老公不堪忍受,夫妻关系严重恶化,在一次家暴之后女人提出“我们离婚吧”,然后男人迅速打印协议,当时就签,第二天就离,一周以后另一个不如这个女人漂亮,也不如这个女人会收拾的女人成为这个男人的妻子。

这个女人不认输,最后前婆婆劝她:“你放手吧,你看你们两个结婚这么多年,我就没看见你们在一起好好说过话,但是他们两天,一天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说不完的话”往往比熨平的内裤更有价值,而想让一个男人跟你有说不完的话,你得有跟他相匹配的头脑和见地。这就意味着内裤可以不用熨,把自己的心灵和头脑好好熨熨才是正解。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