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什么是踢猫效应?结合自身谈一谈你要如何避免踢猫效应(弱猫定律)

弱猫定律

黑猫效应也称为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黑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其实,这是一种心理疾病的传染。

什么是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

人与人之间的泄愤连锁反应

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 坏情绪 的传染。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 金字塔 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 受害者 。其实,这是一种 心理疾病 的传染。

什么是"踢猫效应"。倒过来玩会怎样

踢猫效应倒过来玩儿就是蝴蝶效应:

家里的猫把孩子的作业本撕烂了。

孩子看着撕烂的作业本对着妈妈一顿抱怨。

妈妈心里憋屈,把爸爸一顿数落。

爸爸心情变得不好,上班时变得消极,对着领导一顿牢骚。

领导听了,心里也不爽,找到老板表示各种不满,并告知老板民情激愤,员工有各种抱怨。

老板听后表示各种担忧,最后决定加薪稳定人心。

这就是一只猫的蝴蝶效应。

踢猫效应和费斯汀效应的区别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效应,叫“踢猫效应”。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这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传染,所导致的恶性循环。

“费斯汀洛法则”,费斯汀格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卡斯丁早上起床后洗漱时,随手将自己高档手表放在洗漱台边,妻子怕被水淋湿了,就随手拿过去放在餐桌上。儿子起床后到餐桌上拿面包时,不小心将手表碰到地上摔坏了。卡斯丁疼爱手表,就照儿子的屁股揍了一顿。然后黑着脸骂了妻子一通。妻子不服气,说是怕水把手表打湿。卡斯丁说他的手表是防水的。

于是二人猛烈地斗嘴起来。一气之下卡斯丁早餐也没有吃,直接开车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时突然记起忘了拿公文包,又立刻转回家。可是家中没人,妻子上班去了,儿子上学去了,卡斯丁钥匙留在公文包里,他进不了门,只好打向妻子要钥匙。妻子慌慌张张地往家赶时,撞翻了路边水果摊,摊主拉住她不让她走,要她赔偿,她不得不赔了一笔钱才摆脱。待拿到公文包后,卡斯丁已迟到了15分钟,挨了上司一顿严厉批评,卡斯丁的心情坏到了极点。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跟同事吵了一架。妻子也因早退被扣除当月全勤奖,儿子这天参加棒球赛,原本夺冠有望,却因心情不好发挥不佳,第一局就被淘汰了。在这个事例中,手表摔坏是其中的10%,后面一系列事情就是另外的90%。都是由于当事人没有很好地掌控那90%,才导致了这一天成为“闹心的一天”。如果卡斯丁在那10%产生后,换一种反应,比如他抚慰儿子:“不要紧,儿子,手表摔坏了没事,我拿去修修就好了。”这样儿子高兴,妻子也高兴,他本身心情也好,那么随后的一切就不会发生了。

可见,你控制不了前面的10%,但完全可以通过你的心态与行为决定剩余的90%。坏情绪,即便是一念之间,也是自己要买的单。

踢猫效应原版故事

在心理学上,“踢猫效应”是这样说的: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去踹身边打滚的猫。

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

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的心情,一般会随着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地位高的传向地位低的,由强者传向弱者,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便成了最终的牺牲品。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