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理教育 > 青少年心理

知觉心理学三个阶段(心理学中知觉的五大特点,请分别用例子说明一下)

心理学中知觉的五大特点,请分别用例子说明一下

心理学认为,知觉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和背景效应等五大特性.1,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们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西方格式塔心理学派指出,物理属性(强度、...

感觉的规律性

感觉心理学定义感觉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它是最简单的认识形式。例如当菠萝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时,我们通过视觉可以反映它的颜色;通过味觉可以反映它的酸甜味;通过嗅觉可以反映它的清香气味,同时,通过触觉可以反映它的粗糙的凸起。  人类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各种感觉认识到事物的各种属性。感觉不仅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且也反映我们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和状态。例如,我们可以感觉到双手在举起,感觉到身体的倾斜,以及感觉到肠胃的剧烈收缩等等。感觉虽然是一种极简单的心理过程,可是它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了感觉,我们就可以分辨外界各种事物的属性,因此才能分辨颜色,声音、软硬、粗细、重量、温度、味道、气味等,有了感觉,我们才能了解自身各部分的位置、运动、姿势、饥饿、心跳,有了感觉,我们才能进行其它复杂的认识过程。失去感觉,就不能分辨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自身状态。  因此,我们说,感觉是各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如知觉、记忆、思维)的基础,就这个意义来说,感觉是人关于世界的一切知识的源泉。感觉器是脑的工具,脑是借助于感觉器来反映外部世界的。知觉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官时人脑对外界的整体的看法和理解,它为我们对外界的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  在认知科学中也可看作一组程序,包括获取感官信息、理解信息、筛选信息、组织信息。知觉研究的早期理论有赫姆霍兹(HermannvonHelmholtz)的无意识推理,和格式塔(gestalt)学派的完形心理学。20世纪70年代,吉布森(JamesGibson)提出了一个很有影响的生态光学理论,强调环境对知觉的作用。  知觉有这样几个特性: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知觉适应。整体性是指我们对物体整体的认识通常要快于对局部的认识。恒常性是指尽管作用于我们感官的刺激在不断的变化,我们所知觉到的物体却保持着相当程度的稳定性。意义性是我们对事物的知觉通常是和我们赋予它的意义联系在一起的。  选择性是我们在观察两歧图形时常常会在不同的两个图形知觉中来回转换,这说明知觉过程中存在着竞争。知觉适应是指在刺激输入变化的情况下,我们仍然能够调整知觉返回到原来的状态。知觉如何把各个元素整合为一个整体,格式塔学派提出了几条知觉组织的规律:相邻律、相似律和共同命运原则。  现在的心理学认为知觉加工过程是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一起作用的结果。而吉布森提出直接知觉的观点,认为环境对知觉起绝对的支配作用知觉的研究通常和错觉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心理学经常通过研究一种机制失效的情况来研究这种机制的规律。  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知觉与感觉通常是无法完全区分的,感觉是信息的初步加工,知觉是信息的深入加工。现在的趋势是把感觉和知觉放在一切论述,统称为感知觉。把信息加工过程分为感觉、组织、知觉与辨认三个阶段。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首先,知觉以感觉为基础,刺激物一旦从感官所涉及的范围消失,感觉和知觉都停止了。  其次,知觉是对感觉材料的加工和解释。最后,知觉则要借助过去发经验,知觉过程中还有思维,记忆等的参与,因而知觉对事物的反映比感觉要深入,完整。百度。

阅读全文 >

心理学家萨尔宾把社会角色划分为三个层次

心理学家萨尔宾(T. R. Sarbin)把社会角色划分为三个层次 :角色期待、 角色知觉、 角色实现。

人的心理需求发展阶段

按荣格理论一般将个体出生至青年这一时期、分为六个阶段、婴儿期(出生到1岁又称乳儿期)感知觉的发展婴儿出生后两、三周内常可看到双眼不协调的运动、约出生一个月前后、双眼不协调活动消失、视觉集中出现。

皮亚杰研究了儿童心理的发展将其分为几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只能协调感知觉和动作活动,在接触外界事物时能利用或形成某些低级行为图式。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