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如何治强迫症症好(强迫症如何克服)

强迫症如何克服

您好,强迫症(OCD)即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焦虑症的一种。患有此病的患者总是被一种强迫思维所困扰。患者在生活中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及强迫行为。
      患者自知力完好,知道这样是没有必要的,甚至很痛苦,却无法摆脱。治疗:森田疗法的理念:森田正马的人生态度体现在他设计的特殊治疗中,一方面是对和精神上的不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另一方面是面对客观现实进行建设性的活动。
      自我疗法:假如您有强迫症,您现在就可以学习到最先进的治疗模式。因为OCD患者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的反复出现,愈是企图努力,反愈感到紧张和痛苦。
      所以承认失败,承认自己战胜不了强迫症,自己组织的一切举措和行动都没用,这样不去试图抵抗,就不会产生强迫想法和动作,这样才不会感到紧张和痛苦,才能真正治好强迫症。
      心理治疗:解释性心理治疗为治疗的手段之一。对于患者要冷静分析本人的人格特点和发病原因,包括童年有无产生强迫症的心理创伤。
      要以坚强的意志力克服不符合常情的行为和思维。矫正强迫症行为和思维要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同时多参加集体性活动及文体活动,多从事有理想有兴趣的工作,培养生活中的爱好,以建立新的兴奋灶去抑制病态的兴奋点。
      生物反馈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厌恶疗法、心灵重塑疗法、森田疗法、暴露疗法等,都有一定效果。可以试用这样的治疗方法:把病人置于严密监护下,当病人欲进行强迫动作或思维时,家人就以谈话或邀请参加某种活动的方法分散转移其注意力,以阻止强迫动作和思维发生。
      同时请精神科医生讲解治疗原理,给病人以鼓励和奖品。第二阶段再让病人逐步接触能诱发强迫的刺激,一方面阻止症状的出现,一面使刺激逐渐升级。
      实践证明,经多种治疗无效的难治病人,大多数用此法能获得好的效果。对于强迫观念者,当强迫观念一出现,即用声音干扰,效果也较满意。
      家属对病人应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不要过分担心,尽量避免跟病人讲大道理,尤其不能追根究底。对病人提出的问题,最好按常识给予答复,说一遍即可,无需重复药物治疗:可用三环类抗抑郁剂及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治疗。

强迫症好些年了,如何才能消除或控制它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随着人们生活,工作,社交等压力的增大,精神优势高度紧张,有时高度焦虑,强迫症就是(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种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一、强迫症自我诊断

1.是患者自己的思维或冲动,而不是外界强加的。

2.必须至少有一种思想或动作仍在被患者徒劳地加以,即使患者已不再对其他症状加以。

3.实施动作的想法本身会令患者感到不快(单纯为缓解紧张或焦虑不视为真正意义上的愉快),但如果不实施就会产生极大的焦虑。

4.想法或冲动总是令人不快地反复出现。

二、强迫症危害常表现以下方面:

1、做事容易失败,成功率降低:强迫症给患者带来的不仅是精神上的折磨,持续的强迫行为导致反复的毫无意义的行为,重复出现一些动作,降低他们的做事效率。

2、身体生理上出现一系列不舒服:跟焦虑症一样,强迫症也是一种自经症,所以也会出现诸如紧张胸闷盗汗腹泻,心因性吞气症、 呃逆 、心因性“肠激惹”综合征等。

3、精神上出现很多负面和矛盾:强迫症患者大多数属于中等严重程度,生活品质较差,加上长时间生病、长期低自尊、缺乏人际社交活动等众多因素影响,患者对于自己的看法、情绪控制与行为模式也逐渐受影响。

4、分辨不清现实和幻想:强迫症患者常出现不可思议的想法和具破坏力的自恋,如萌生仇恨、敌意、施虐、死亡等攻击性冲动。重度强迫症患者常会怀疑自己行为的正确性,并由此产生焦虑、忧郁

三、强迫症如何治疗和控制

1、强迫症治疗往往要综合治疗,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咨询和自我调整。药只是改善一部分症状,只是暂时的阶段性降低身体生理活动状态,从而降低心里焦虑程度,但是老祖宗有句话说的好,治病要治本治本才能去根,紧紧的治疗表面,可能病情暂时得到缓解,但是还会复发,这种间歇性的,反复性的复发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因为强迫症的病人,其核心的原因更多是在内因,所以要从内因出发,从根本上解决内在矛盾矛盾,从而缓解和控制病情的发展,强迫症病人的内在原因主要包括下面两个因素,不同常人的思维模式、独特的性格特点。所以即使通过复杂的药物治疗,通过干涉病人的生理活动状态,从而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状态,以往很多的病历都会出现这种状况,有些治疗到一定程度,患者可能不愿意面对自己内心,效果不佳,所以单纯的通过药物治疗,只能暂时缓解表象,让病情得以减缓和好转,但是当根本性内在原因出现的时候,往往表现病情更加严重。针对强迫症病人有效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还是非常关键的,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会慢慢引导患者自我觉察,只有患者清晰认识到自我察觉,坦诚和勇敢的去面对这种内在矛盾,同时保持心态的平和积极,才会从根本上控制和缓解病情。

2、培养丰富的兴趣爱好和多彩的生活内容,可以有效控制和治疗强迫症。强迫症病人往往会不时的关注内在的这种矛盾心理,当病情严重的时候,会用更多的时间和注意力关注内在的矛盾,从而,更加痛苦,所以转移注意力是强迫症的治疗的一个重要方法,一旦强迫症状要出现的时候,就要将注意力迅速从强迫症状转移到其他事情上,马上离开这个动机,去做其他事来取代这个强迫症状,这种状况和习惯要形成固定的条件,反射已经出现,立刻转移注意力,这就需要强迫症患者要有非常多的兴趣爱好,平时要多培养,比如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些活动,像运动、散步、听音乐、打篮球等等,任何一种兴趣爱好都会和内在的自我矛盾焦虑状况进行PK,当我们把精力能更多地放在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就没有更多的精力陷入自我矛盾,。所以要做积极的自我暗示,要真正的用全身心去拥抱生活,热热爱生活,让自己做一个开心快乐,积极向上的人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善于享受平淡中的幸福,更善于珍惜身边的人,感恩的心面对我们身边的一切,最后你会发现所有的自我矛盾和焦虑都慢慢的被积极正面的思想行为所代替,从而消失的无影无踪。

3、爱心和关怀可以有效控制和治疗强迫症,人类是社会群居的动物,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独自的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总要和这样那样的人发生联系,相互帮助,相互作用,在社会群体中,家庭是我们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一个单位,和谐幸福的家庭,可以让强迫症患者逐渐的好转和康复,矛盾和争吵的家庭只会让强迫症患者精神更加紧张,焦虑更加严重,内心更加痛苦,所以家庭治疗很关键,很多的医学案例表明很多强迫症是有家族倾向的,加上行为模式的影响,比如父母就是洁癖,父母就是要让孩子反复检查,老觉得不安全,所以小孩从小就受了很多的影响,因此家庭要营造一个正确的行为模式和健康的理念。另一方面,家庭要提供给强迫者,患者更多的关心关怀和爱护,让他在内心深处,感情上有安全感,有幸福感,有归属感,让他在生活中从身边最亲的人身上得到更多的鼓励和理解,得到更多的信任和支持,最后我们家庭所有成员和他共同面对,共同克服,共同学习,共同释怀,只有这样强迫症,最终才会得到缓解和彻底的康复。


我有强迫症怎么办

自“爱心问答”栏目开设之后,陆续收到很多来访者的提问,小编正在快马加鞭地整理中。今天,我们挑选了其中一位访客的提问,由老师进行回答。

咨询者:

男,31岁,已婚,有一女。

我是一个强迫癌晚期,请问还有救吗?做过的比较重要的事情总是控制不住地频繁确认几次。希望找到减轻战胜强迫症的方法。

徐文娇老师解答:

徐文娇

·听说吧心理咨询中心-高级心理咨询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沙盘游戏咨询师

·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会员

·广东省心理学学会会员

·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会员

·广东省妇联“维权服务站”心理顾问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非常简洁。

“强迫癌晚期”这个词很有趣,什么情况、什么程度可以定义自己是“强迫癌晚期”,可能每个人的标准不同。

我们今天可能要先了解下这几个概念——强迫行为、强迫人格、病理性强迫。

01强迫行为(或“强迫现象”)

有强迫行为,不一定是强迫症。

很多人都有过强迫行为:比如,有时一首歌老在脑海里响起,一句话老在脑海中浮现,一件重要的事情反复思索或确认,出门后总担心东西是否落下了,门是否忘记锁了,煤气是不是关好了?……强迫行为的背后是焦虑,焦虑强烈时,会采取相关行动来缓解,比如回家检查。

这类强迫现象,儿童、青少年也会出现,比如,把一些东西按照固定的顺序,放在固定的位置;画画一定要直线,歪一点儿就很生气;桌面不整齐,就心烦,受不了……

只是不同的人,焦虑的程度、持续时间不同。若程度轻微,持续时间短,不引起严重焦虑情绪和影响到正常社会功能的话,可视为一种正常现象。

对于这类情况,学习一些更健康的化解内在的焦虑(比如,失控感、不确定感、不安全感、感带来的焦虑),强迫行为也会相应降低。

02强迫性人格

具有强迫性人格倾向的人,从早年(儿童甚至幼儿期)就表现出过度追求完美、计划性、过度整洁、过分注意细节、行为刻板、观念固执、怕犯错误等性格特点。

有时,这些特点,比如追求完美,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会对自己的学业、工作有一定的正面帮助。所以,我们看到很多成功人士身上具有一定的强迫性特质。

但有些具有强迫性人格特质的人,在生活中变得固执、按部就班、墨守成规,害怕变化,焦虑,没安全感,消极思维多,因此常过分仔细和重复、过度注意细节而拖延,部分人在压力下会出现类似强迫症的症状,但压力缓解后这些症状又会消失,下次再出现;也有部分人出现强迫性神经症(简称“强迫症”)。

对于这种人格倾向,可进行个体一对一长程心理咨询与治疗,焦虑严重时可心理咨询与药物结合治疗。

03强迫症(强迫性神经症)

这是心理咨询中常接诊的类型。

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

强迫症患者与普通强迫现象的根本区别在于:强迫症患者因为强迫行为或强迫观念引起自我折磨,能够引起严重焦虑等情绪。

强迫症与焦虑症往往并发,而焦虑症与遗传因素、个性特点、不良事件、应激因素等有关,尤其与我们个性特点紧密相关,比如,过分追求完美、犹豫不决、谨小慎微、固执等。

另外,给大家介绍一下近些年精神疾病研究的一个新方向——一种广义的强迫障碍,强迫谱系障碍。

强迫谱系障碍是一个疾病家族,相互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是一个疾病的连续谱,一端是强迫端,一端是冲动端,这一类的疾病具有相似的特点:反复出现的观念和/或行为,症状反复出现而且难以控制。

包括:强迫障碍,躯体变形障碍,抑郁症,疑病症,人格解体,进食障碍,冲动控制障碍(拔毛癖,病理性、强迫性性行为、强迫性购物、网络成瘾)、冲动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型人格障碍)等。

这些情况,在治疗上都不容易,建议进行专业的长程心理治疗。

最后,我们再回到这位来访者的提问上,对于什么是“强迫癌晚期”,可能需要你补充相关症状详情,欢迎继续留言,针对性探讨与改善。

(听说吧心理小编结语)

今天这个提问涉及“强迫行为”、“强迫症”和“强迫人格”,欢迎大家继续踊跃提问,老师会根据大家的困扰,补充回答。

【提问】:

一:关注公众号“听说吧心理咨询”——进入沟通页面——私信提问——回复爱心问答——问题描述

我们收到【问题】后, 入选留言由系统自动分配咨询师,将会在5个工作日内,在推文中发布精彩的提问与解答!敬请关注~

强迫症特别厉害该怎么办

强迫症是心理问题,你在喜马拉雅上搜索一下幸福内心禅,还有黄庭禅,是张庆祥讲的,每日练习,站桩,效果很明显,我练了半年多了,有很大的改善,我原来比你强迫症还严重,加油!

强迫症的治疗办法有哪些

这个问题,因人而异吧!不同的人,强迫程度也有差别。我本人有轻度强迫症状,一般我是不会理会别人怎么说,我会按照自己的要求做到自己想要的程度。沟通起来不是那么费劲,强迫症认为你的要求高于他的,比他的还完美。那么强迫症肯定要回头跟你沟通,会接受你的建议。与强迫症沟通的最好办法,就是你比他更上一层,然后把他拉回来。千万不要认为他那是多此一举,强迫症不代表着脑子不好使,相反,都特别聪明。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