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自己真的是精神病(我觉得自己有精神症,俗称神经病,因为)

我觉得自己有精神症,俗称神经病,因为

我觉得自己有精神分…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你知道自己,空制不了自己…最好到医院检查一下,看医生怎么说,如果,医生说你有病的话,第一需要吃药,空制自己的情绪,第二,我建议你,肯听正能量的的话,内心深处,要有自信和…可以,稳定情绪…

为什么精神病总是不承认自己是精神病

为什么精神病总是不承认自己是精神病?

这正是说明很多被医院确诊的精神病患者有比较好的自知力。人们普遍对精神病有不正确的看法,尤其是人,认为有精神病是很丢人的事,怕别人知道,背地笑话自己,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对象,结不了婚等,所以他们尽量掩饰,不承认自己的问题。

人们对精神病的认识有很大误区,认为只能一辈子吃药维持,不可能彻底康复,也让病人和家属绝望,如果了解了病因本质,可以彻底康复,和普通人完全一样,更不会有什么后遗症之类的。

人们可能没注意到,在高校、白领写字楼里,有一些被医院确诊的精神症患者都在正常的上学、上班、甚至周围的同学、同事都不知道有他们这样的病,有的时候可能遇到刺激点突然发作才知道的。他们虽然能坚持上学、工作,但是效率低,内心痛苦。

感觉自己得了精神病,怎么办

1、正视它——精神病并不可怕,它就像感冒生病一样。

精神病分为很多种,如精神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发育迟滞 、心境障碍及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等。这些疾病中只有严重精神障碍(是指疾病症状严重,导致患者社会适应等功能严重受损,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者客观现实不能完整认识,或者不能处理自身事务的精神障碍)的病人出现幻觉妄想状态时才会出现不受自我支配的伤人毁物及自伤行为,但过后便可像正常人一样学习和生活,因为他们并非时时刻刻都处于神志不清的状态。

2、学习了解它——很多人都知道精神病与遗传有关。其实,很多精神病并没有遗传史。即使是遗传,也并不可怕。假设遗传是病根,病根犹如种子,没有一定的水分、空气、土壤、肥料,是长不起来的。

如果不幸得了精神疾病,就有配合医生好好治疗。目前对于精神病人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其次临床医生会根据每位患者不同的情况予以对症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无效或是对药物无法耐受,可选择相应的物理治疗,如改良电抽搐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深部电刺激,再予以配合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家庭干预等可尽快控制患者的症状,缓解病情。

即便是遇到症状明显的病人,只要通过系统的药物治疗和住院治疗完全可以得到控制,治疗越早效果越好,现代医学已经可以控制70%到90%的精神症症状。很多病人一生当中就出现一次症状,之后再也没有发作过!

3、希望社会不要给予精神病污名化,希望家庭和朋友多给予耐心和关爱,并完全的接纳他们,其实精神病也是一种人生状态。

大话精神——为您的心理精神健康保驾护航!

人为什么会得精神病

精神病又称精神疾病、心理疾病、精神障碍、心理障碍、心理疾患(mental disorder)。就像肺有肺炎,胃有胃炎,就连手指都会有手指关节炎,人体的各个器官都会患病,当大脑生病时,人就会得精神疾病。

病因

目前的研究,对精神疾病的根本致病原因并没有准确的解释,一般而言,精神疾病的病因主要是内在和外在两大因素:

1、内在生物学原因。广泛的研究发现,患有心理疾病的人确实在大脑器官上发生了器质性的改变,病人有可能有不同的脑部结构或功能,或者有不同的神经化学反应。而神经传导物质如多巴胺、肾上腺素、血清素的传递异常也是近年来研究精神疾病病因的热点领域。

2.外在重大事件和情境。社会运动、战争、巨大的天灾等重大外部事件冲击时,人们也会有更大的概率患上精神疾病。贫穷地区生活的人也比富裕地区心理疾病发病率更高。

研究表明,精神疾病确实有很强的遗传因素,但其实包括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心脏病等许多疾病,都有很强的遗传倾向。所以,不应过度强调精神疾病的遗传现象,这并不是精神疾病的特殊性。

治疗手段

目前精神疾病治疗手段已经非常成熟。主要为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

20世纪90年代,随着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广泛上市,今天多数心理疾患都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且现在第三代抗精神病药已经上市。在此基础上,除了药物控制以外,更需要医生一对一式的心理疏导,主要通过谈话的,矫正病人心中存在的问题。

这里必须强调,除了现代药物以外,没有任何其他传统治疗手段被证实可以治疗精神疾病,更不要轻信有药物能够轻易治愈精神疾病。现状是存在大量的骗子打着传统药物、中医的旗号,宣称能够治愈精神疾病,患者家属一定要小心。

对精神疾病的几点认识

由于新闻报道偶尔会出现有关精神病人恶件的报道,精神病患在大众心中往往是可怕的负面形象,“武疯子”等词汇非常常见。但其实,多数精神病人都属于焦虑症、抑郁症、自闭症患者,行为并不具有任何攻击性。在,经过对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5岁以上人口中,各类精神疾病患者超过1亿人,其中多数就是症状轻微的精神障碍患者。对恶件的报道导致了精神疾病的“污名化”,引起了对精神病人的广泛敌视。其实多数病人都是安全无害的。

其次,很多精神疾病患者的恢复程度会超过家属的想象,这会引起患者家属的错误判断。这时,甚至包括患者本人在内都会否定病人曾经患病的事实,这时必须坚持清醒准确的判断。人感冒痊愈不会否认自己曾经得过感冒,但是人得精神病痊愈后却很有可能否认自己曾患精神病。人患上精神病就好像大脑的几颗螺丝松了,痊愈是这几颗螺丝重新拧紧了,但松开过的螺丝就有很大可能再次松开。精神病患痊愈后同样要注意病人的状态。有些病人甚至要坚持终身服药。

第三,很多人并不接受精神疾病这个病,认为抑郁症、焦虑症等轻微精神病都是人自己“作”的,是过于矫情,通过个人努力就可以克服。有些人甚至连产后抑郁症都不接受。但是事实是,精神疾病是大脑真实的器质性改变,仅仅依靠意志力,靠做思想工作是不能痊愈的。这就好像一个人感冒了,发高烧,你能指望他靠意志力完全康复么。

最后,对于心理疾病病人而言,还要正确认识患病这件事。患病不是任何人的错,既不是病人父母的错,更不是病人自身的错。由于心理疾病几乎难以治愈,病人和家属难免会互相责怪。这时,必须接受患病的事实,做到与病为伴,而不要想能够降服、战胜病魔。精神疾病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是人的“心病”,想驾驭病魔的求胜心反而会引起情绪激动,导致疾病往不好的方向发展。

总结

坚持科学的态度认识精神疾病,接受现代药物治疗与心理疏导治疗,拒绝任何非科学的治疗手段,更不要轻信有特效药可以治愈精神疾病,做到与病为伴,必要时终身服药。祝愿每个心理病患能够健康的生活下去。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