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经验自己哪里错了,如果再来一次自己该怎么做,这是最好的。不要错了一次下次还错那就太对不起现在难受的心情了!痛痛快快的大哭一场,喝酒让自己把自己后悔的事大声的告诉自己当时自己该怎么做而没做,造成的后果。你是担当不起的!骂骂自己!让自己深刻认识错误!然后回家睡一觉,第二天准会神清气爽的!
你的痛苦别人无法代劳,如果能补救就补救起码没有这么痛苦,如果无法补救,那也该当教训,铭记于心永不再犯!事情过去了,就应该放下
自己做了后悔的事要从几方面考虑来原谅自己。首先若是对别人造成人身伤害,除应负相应法律责任外,还要真诚地向受害人道歉,决不能再次伤害受害人;如果做了一件错事,若能补就,就要马上去办,减少错误造成的影响,如果不能补就,就要总结教训,以后减少错误发生,减少其它损失,这样才能原谅自己。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出现“后悔”这样的感受,做了一件事情,总是后悔莫及,对于之前的决策总是拍大腿,捏胳膊。
这不禁就思考,“后悔”的本质是什么?在谈之前,先看看“后悔”的定义
百科上说:后悔是指对以前没有做的事情或做错了的事情感到难以释怀,心中总是惦记着,想着怎么自己当初没有去做,而不断地埋怨和懊恼。
是什么导致后悔?
今天去公司路上的时候,仔细去整理所有后悔事物所形成的规律,这才发现,有一个更有意思的概念出现了:
冲动。
后悔的感受,都是源于“冲动”的决策。
一件事情,只要是最终出现了后悔的结果,都是源于自己之前的冲动。这很有意思,你会发现,大部分的冲动决策都是“明知故犯”。
所谓明知故犯,那就是自己很明白自己是知道这本身就是错的,但还是去做了。
看看身边那些经常拍大腿的就知道了,嘴了喊着“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其实他们根本不是不懂道理,而是真的是在明知故犯,明知道这是错的,但就是在“侥幸”但不差这一次。
我们明知道吃的太辣,就会肚子难受,但吃的时候还是会告诉自己不差这一次,我们明知道喝酒会误事,但喝的时候还是禁不住诱惑,自我安慰自己下不为例。我们大量的“下不为例”就构成了我们事后的后悔。
我们总说自己是“冲动”的魔鬼,但却没有真正深思过,这“冲动”的本质又是什么?
当我们谈冲动的时候是在谈什么?
这让我想到了思考快与慢这本书的系统1和系统2,即本能和理性的决策模式。我们冲动的决策本质上就是本能的决策,即系统1的决策。简单讲就是不动脑子的决策,天生依赖我们的本能经验在作出决策,而不是经过我们系统2的决策模型产生决策。
这也就是为何我们明知道这是做错,还是本能的去选择行动的主要原因,本质上是因为我们用本能决策的时候,根本不去调用理性大脑去决策思考,简单来讲:
本能决策的核心出发点就是:现在怎么爽就怎么做。
于是,我们为了当下的爽,却产生了时后的悔。这才是核心问题所在:我们为了本能的爽,却给理性的大脑留下了擦屁股的后遗症。
我们之所以说“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从这冲动决策的角度来看,其实就是我们知道再多的道理,如果仍然习惯本能决策,喜欢即刻的爽,永远难以践行调用那些我们听过的“道理”,最终就是这一生始终跟“道理”无关。
因此,我们说一个人之所以变的成熟,本质上就是不再容易“本能冲动”决策,不再停留在刺激的舒适区,面对每次选择和决策,学会尝试用自己理性来选择和决策,在更大的收益视角来判断当前的选择更有益于长期的成长。
即便是最终验证是错误的,也不会后悔和拍大腿,因为自己明白,这样的结果是自己“认为”对的结果,不后悔。
终究会发现,我们之所以要理性决策,并不是为了所谓的“真正确”,更是为了让我们事后无怨无悔,尽力而为,也才无怨无悔。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或许人生中总会遇到许多让人不如意的事吧,做了让自己后悔的事,那你就应该努力去面对啊!总不能因为做错了就选择逃避,其实每件选择正确的事情背后往往是隐蔽着很多的错误、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