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克服拖延症的具体方法(4种方法教你彻底改掉拖延症)

4种方法教你彻底改掉拖延症

1、推迟满足感。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

2、勇于承担责任。不能及时解决人生的难题,逃避责任,它们就会像山一样横亘在我们眼前。很多人显然忽略了其中的道理。我们必须面对属于自己的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

3、承认现实并勇敢面对现实。尊重事实,意味着勇敢面对事实,正视现实。我们越是了解事实,处理问题就越是得心应手;对现实了解得越少,思维就越是混乱。虚假、错觉和幻觉,只能让我们不知所措。

4、积极的心理暗示。在要拖延时不断提醒自己:有人比你努力不可怕,有人比你聪明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牛的人比你还努力。别再犹豫了,立即行动起来吧。

如何改掉拖延症这个毛病呢

拖延是让许多人头疼的问题,明知道早睡对自己身体好,拿起手机就放不下,明知道截止日期临近,就是没办法开工干活,拖延,给人们带来非常焦虑的体验,想要改变拖延,先得弄明白人为什么会有拖延症。

1、很多人拖延只是因为动力缺失导致了缺乏动力,在决策中得到长期强化的一种行为模式。也就是说任务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出在执行人的动力不足上。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人在执行某些行为时,如果行为会产生积极反馈,那么人就很容易产生依赖性,比如拖延,就是人们经常回避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一旦回避产生了短暂的愉悦,就会对这种回避产生依赖,一拖再拖,形成拖延的习惯。

2、拖延是一种逐渐养成的行为习惯,人的习惯是会受到大脑奖惩机制的影响,比如你经常锻炼,锻炼一段时间后明显感觉到了自己身材的变化,这就是一种奖励机制,得到奖励会激发你继续锻炼的热情,也就会持续不断的为了获得“变好身材”这个奖励不停地锻炼,最后形成习惯。拖延也是如此,拖延获取奖励的简单易的,比完成任务更轻松,人也就会更倾向于拖延行为。

想要克服拖延也是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改变

1、增大任务完成的奖励,比如你安排自己背单词,每天背20个,背完了给自己奖励好吃的或者奖励自己看一会电影,给所有你缺乏动力的任务设置能吸引你的奖励机制,严格遵守规则,达成了就一定实现奖励,逐渐养成习惯。

2、少计划多行动,分解你的任务。很多人拖延的前提是他们会不停计划,设想制定一个完美的计划后再动手完成,这本身就很违背大脑的奖惩机制,如果有了行动的念头,马上动手,即刻就做,你想学习一门新的技能、一门新的语言现在就打开你的学习视频开始看,边看边操作。计划再多都不如立刻动手。把任务按照体量划分,及时的给大脑奖励,让你大脑尝到甜头,她就会敦促你继续坚持下去。

总之克服拖延也是养成某种习惯,需要自我监督或者外界监督,如果自制力比较差,可以试试找朋友、家人监督自己完成任务。

以上内容均为每日谈心·顾虹佳原创

转载请联系作者

怎么改掉拖延症的毛病,拥有自律的人生

如何变得自律和改掉拖延症?

●自我不但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学习的全心全意为服务思想。对生活都是正能量东西,不谋私利。

自律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思想意思到达一定高度,非常自觉不自觉地去善待自己与他人。由于人得属性都是很贪得无厌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难。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几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则告诉你我,一个人的从感性到理性是有多么痛的领悟,它包括了一个人从被动(配合度很高,或者改根本没有配合性,而不喜欢的环境的变化。这里包括提问者这种具有亲和力的表演的天分之人,不喜欢枯燥无味的生活的人。唐僧和尚具有很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过分看种游戏规则与死搬硬套的数据的所谓领导者。而孙悟空则是具有72变能力的猴,但总是被带着紧箍咒。

一个人具有的拖延症是具有遗传基因的,正常人是很难改变的,都是ROM只读存储器,而不是RAM读写存储器。不要说你的思想境界可以轮回,那都是盗墓笔记,没有可行性。

如何克服拖延

当我告别拖延症之后

柯锦川

1

每次看到“拖延症”这几个字的时候,都忍不住想往自己身上揽,好像都和我有关。像病毒一样,好像没什么大碍,但时时存在于我的体内。

其实听妈妈说,我小时候刚入学读书的那几年,格外严谨认真。每天放学一定要认真地做完作业,才会出去玩,做很多事情都是专心致志的。

后来我将这种认真专注弄丢了,所以当我拖延时好想念小时候的自己。进入成年的世界之后,沾染上大众的风气,上大学的时候拖延开始慢慢形成,并且固执地想要追随于我。大多数朋友都是在期末临考的前一周开始疯狂地端起书本学习,我也不例外是其中的一员。记得那时很晚都在教学楼的路灯下看书记忆,早上起来很早再复习,冬天的时候外面下着大雪我在透风的楼梯间拿着书记忆,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认真苦读,考出来的成绩还很让人满意,考得挺好,于是当下一次考试来临时依然如此。

那时写作业也是如此,因为大学的作业不需要明天就交,当时身为学习委员的我,因为不忙着交作业,也几乎不会很快速地去完成作业,而是等到临近上交时间的前一天或者前一天,匆忙地完成作业,并且每次做得还挺好,老师打的分也很高。

读研究生的时候,学校再也没有考试了,学科的期末考试就是写一篇论文就可以了。于是,赶着写论文,看很多书,但是拖延依然存在着。到deadline快要来临的时候,写作的速度便会加速,心情也跟着加速。

写毕业论文的时候,虽然每天保持着进步,每天读书摘抄积累,写的部分放在夜晚去做。但是有时拖延拉扯着我,先看一部电影,或者去打下羽毛球,和同学聊聊天,看看网页浏览下娱乐新闻,看看其他朋友最近的动态什么的,有时快要到凌晨需要睡觉时,意识到今日的输出内容还没有做,于是那个时间开始加足马力开始全力投入到写作之中。虽然我的毕业论文完成得很好,每天都有进度,但是自己知道其实不喜欢这种,还不如白天形成节奏早点完成,也很羡慕少数的任何任务喜欢提早完成的同学,好像我很难做到,然后用借口告诉自己我是属于夜晚很有精力的自然体质,这么多年都已验证过了。

很多事情都是在deadline到来之前完成,而且完成得还不错,以致于被表面的现象蒙蔽了,有的人可能还自欺地认为自己还不错嘛。其实只有自己最清楚,想要借带拖延,任何任务最好能从容优雅地提前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心不至于是慌乱的。

后来,网络上疯狂地出现了一个新型词,叫“拖延症”,概括了那类做事爱拖延的人。而且有的人还被称为“拖延症晚期”、“拖延症重度患者”,看来这是大众的病,很多人觉得治不好了,而我时时觉得自己也有这种病,而且这种病一定得治。

我买了一本当时被评价得十分火热的书,叫《拖延心理学》,想要从这里开始治疗自己,不过到现在我还没有完全读完,这其实也是拖延的一种症状。

2

到现在,我突然发现很多事情被我悄悄地改变了,我身上也在发生着变化,我喜欢现在慢慢完善的自己。

每年列新的计划清单时,差不多都有“改掉拖延”这一项,但这其实是很难的事情,拖延的主要心理大多是因为很多事情不愿意去做,所以就不会主动去完成,而且有的事如果想做,就准备能够做得完美,于是拖着不行动。有时心里意识到立马去做,但是身体根本没有接受到大脑的指令,这都是缺乏动力所致。拖延的后果,大多都会承受着自身拖延导致的心理自责。每次的自责,都像一掌打向自己,严重的还会错过很多重要的东西。

我最完美的治愈拖延症,是从工作上的拖延开始告别的。

随时都可以调课、换课去上课,因为在开学的第一个月我已经把整个学期的课本都备课完毕了;

要交《班主任手册》时,我前些天已经写完了;

要改的作业,我当天就会改完,一般不会留到第二天;

要交的材料,要向学生们传达的事,会在那个当下就去做;

……

所以当同事姐姐们交材料问谁写完时,我一般会举个手,她们笑着说:“怎么最近你速度变得这么快啊?”

是啊,以前我其实并不快的。刚到学校来时,也不清楚要交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材料要上交,而且怎么写更不明白,所以在他们交材料时,我拿过来他们写的借鉴,往往是后面上交的那一个。但之后慢慢知道要交这些了之后,也大概知道写什么内容时,我都会提前完成了。

不用让他人知道的是,在现在每期开学时,我一般一个人放学之后会主动留在办公室里加班,备课或者准备要写的材料。有时很晚才回去,前面可能会有些辛苦,但是我确定地知道后面会轻松很多,所以就会很甘愿地留下来提前做好要准备的工作。比如我在刚开始的三月份备完一学期的课时,接下来的三四个月我就没有备课任务了,也不会惦记着这件事。有时备课时,一个单元虽然需要花好几个小时,但备着备着有时还会感觉停不下来的节奏。

班主任的工作杂而乱,就像身兼数职的领头者,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像打仗一样,要处理很多细微的事情,忙进忙出,有时忙得连泡杯茶的功夫都没有。早读、上课、课间操,好不容易坐下来埋头批改堆成一小叠一小叠的作业山丘,上面群里又发一些通知要求班主任去做的各项事情,间隙里不断有学生找你解决班里不断发生着的事情,或打闹或误解都需要我来开导与解决……然而当其他人都觉得我们的工作很轻松时,只有身处其中最能体会,但这是我选择与坚持的,所以只想做好它,平衡好它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让工作带给我成就感,坚决不能让工作成为我的负担。

因为很忙碌,所以需要工作之外的时间来完成一些事情。我现在和学校的保安很熟悉,因为常常很晚回去都会跟他们微笑地打个照面,其中有位保安有次说如果有选择权,要选我很努力的,我笑了笑觉得努力是从来不需要被看见的,有那么多人都在努力着,我只是想完成手边的事情,去做更多其他想做的事情。

我有个工作的列表清单,一天所列的清单一般都会在完成时划掉,很少留下没完成的。有个早晨,我改完作业是九点,突然觉得一身轻,好像一天里一下子完成了重要的任务。然后可以慢慢地喝上一杯茶,看看想看的书,或者写写日记。我开始慢慢享用到改掉拖延症后的成果了。

但是,刚开始工作的我,根本不是这样!

刚毕业进入学校工作时,高中的早自习七点多开始,我好像常常踩着时间点到教室,被年级主任盯到过几次,也被批评过。

备课也不积极,很少会提前完成。一般明天要上的课今天备,记得有次小假期去丽江旅行,那天晚上回来的凌晨一点,因为第二天有课,深夜我还在拿着课本一句一句备着一篇文言文。

交材料更不积极。觉得很多都是有些浪费时间的东西,写着没有意义,一般都是很后面交。但是我现在明白了,有些要交的东西即使不想写,却也改变不了一定要交的事实,所以还不如早点把不喜欢的事情早点完成。以前我也会常常这样想,但那时总是践行不了。

3

当我不再拖延时,当我开始专注时,很多事情都提前做,有些事也提前未雨绸缪,我的整个人感觉就像开了外挂一样,非常喜欢这种干脆利落完成的状态。

不拖延就要有高效率,认真专注一件事,不再像以前那样同时间段做好几件事。我理解的高效率,不是匆匆忙忙地催啊赶啊的,一副超级忙碌不要打扰我的样子,连别人跟他们说话也不搭理一下,难得的一起走路时脚步匆忙,那么短的距离每次都要快上好几步,经常弄得人心惶惶的,心不由自主地跟着他们急迫慌张起来。有时只是代表他们内心很急躁,并不完全代表高效。真正的高效率,应该是从容不迫地完成每一件需要完成的任务,很自律地做好每件小事,有底气也有能力地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是慌张与焦虑,而是平日的自律与得心应手。

工作上的拖延症,好像真的被我彻底治愈了。所以我很想理清楚,以前连工作上的事都那么爱拖延的我,是如何与拖延挥手告别的?

我想到的,大致有以下的几种原因:

1.班主任的忙碌,让我学会了今日事今日毕的重要性。

自从当上班主任,整个当老师的感觉都变了,原来是可以有这么多事情的,完全不像以前只当主科老师的感觉。

只负责一门科目,不用管理班级和学生的时候,我的任务比较简单,就是负责好要上的课,上完了当天的课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任务了,剩下的时间是自由的。而现在上课对我来说是一天里最简单的,难的是一天的守候,从早到晚处理班级各种“政事”。上完课,得马不停蹄地改作业,每天的作业都一推一推的,还没改完要下去守课间操,每个课间学生来报告的每件事要及时处理,学校会不断下发一些要做的事情,很多时候忙不赢。坐在同一个办公室,同事之间除了改作业时讨论下答案,很少有时间闲聊,有时直到下午才起身去喝一杯水。

每天就像打仗一样,没有任何人能够帮助我处理,我必须得一件一件事处理好。刚开始交材料时,直到通知时我才开始准备,就像以前一样。后来我觉得这样不行,开始慢慢提前准备,未雨绸缪。一天要改的作业必须得完成,无论如何不能拖太久,因为等到明天我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不能堆积。要做的事情太密集了,慢慢地我的效率在这之中锻炼得高效起来,更有意识地明白不能拖延的重要性。我开始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不能明日复明日。这么简单的道理,却因为忙碌却我真正地实践了。

这是一个最不值得提,但却最实际的原因,让我开始了告别拖延的第一步。所以有时工作忙碌一点也好,这会让你更珍惜自己的个人时间。不希望放学后的个人时间被工作占据,可以完全投身于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兴趣爱好之中。

2.我有很多的兴趣爱好,需要有多余的时间去完成。

我一直在追寻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就是有工作也有生活,这是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工作可以给我成就感,而生活给我以创造。工作的时候,我给予他们我的所得与所悟,引导他们走向更美好的路上;个人生活的时候,我开始创造自己的美好。给予与创造,思想的输出,也需要个人时间去学习更多想学的东西,获得更多的输入。

我并不喜欢加班,但是如果之前的主动加班可以让我之后过得轻松一点,我很情愿地这样去做。那些事放着也不会消失,它始终躺在那里等着我去完成,不如花点时间用心地早点完成。逃脱不掉需要完成的东西,早日完成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解脱。如果我提前完成了这项工作,那么在别人忙碌时,我可以悠然地喝杯茶,看看书,写写字。

当我高效率地完成一天的工作时,不留过多的作业等着明天做,而是一天里解决掉今日的事。这样,每个日暮降临时,我就可以坦然地坐在自己的房间里,拿起吉他或者拿起书,或者去骑骑自行车、看看电影,认认真真地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了。这样才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的事,这样我也就拥有了两个世界,一个工作的世界,一个是兴趣的世界。不是工作的奴隶,而是生活的主人。

我的爱好都很积极健康,这些爱好都是我为枯燥生活打开的几个窗子,需要时间的修养。了无牵挂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将工作外的时间也过得有声有色,生命才不至于像一片荒凉的沙漠。看过一句话,是说一个人如果能平衡好工作与生活,其实就是很大的成功。

3. 年纪愈大,愈加意识到时间对自己的重要性。

与我同龄的同学朋友,甚至比我还小的人大多数似乎已经完成了结婚、生子的使命,过着看起来很完整的生活。而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光里,外界是不太赞同的,觉得好像你在这个年龄里还没有完成一件成功的大事。但是谁说成功只有一件呢,我们其实能做到更多,甚至比结婚的人完成的事还多。很多时候,我发现时间追随着我,好像有很多事情要做,好像有很多梦想需要去完成,总会处于一种很丰盈的状态。

相比较他们而言,我拥有的个人时间比他们要多,这是很多人羡艳不来,而我的确真实拥有的,我更不能随意拿来浪掷。他人都在赶着完成自己的人生之路,我一定不能落下,我可以在宝贵的时间里去完成更多想做的事情。时间对我来说越来越贵重,它本来一直像个老朋友般看着我的成长,我希望能够利用好它,在时间的河里,完成一个又一个的心愿。因为真实做过的这些事,使我可以不羡慕别人,更不会顾影自怜。

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时间的逼迫没有让我感到太多焦虑,而是学会更加正确有效地使用好时间,与时间成为很好很好的朋友。不再拖延无视很多珍贵的东西,不再轻易地放弃自己想要完成的梦想,不再忽略生活中的美好的小细节。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会一去不复返。而在不复返的时间里,在时间的河流里,我没有虚度,反而在一个人的时光里创造了那么多真实而深刻的美好,为了自己的每一个梦想认真地实践过。当我回顾往事时,更多的是对收获的梳理,而不是回顾过去感觉还是一无所获,连几件像样的事情好像都未曾留下,然后无限地感叹时间怎么过得那么快,一晃眼几年就过去了。

的确,岁月最大的小偷,其实就是时间。时间会悄悄地偷走很多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的东西,包括年轻的容貌,健康的体魄,但是时间也并没有想象中那般无情,它也会送给我们很多珍贵的礼物,比如与日俱增的才华,积累的钱财,从容不迫的内心和高贵的灵魂。不同的是,有些人没有好好对待时间,也没有勇气做自己想做的事,以致于蹉跎岁月,留下满脸遗憾和感叹。我不要成为那样的人,我也不希望一个人的时光里带着空白在那散漫地浪掷属于我的时间,我想带着丰盛走进每一个相遇的人的眼里。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拖延就是我头号想要摆脱的敌人。

4.深深地懂得了:“自由即自律”。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一句话:“自由即自律”,这是我今年最应该放入心底,并且化为行动的一句话。简单的几个字,却启示给我的道理非比寻常。之前在校读书时看哲学家的故事,虽然康德的理论书很难读懂,但是他的生活习惯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上说康德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起床,每天的下午三点是他出门散步的时间,无论天气或其他事情,他的这一习惯从未间断过,以至于他的邻居们都以他出门散步的时间作为自己的钟点。当时觉得他的生活就像一本教科书那么规律而平整,现在才了解原来他拥有着那么令人羡慕的自律生活,在自律当中才能获得绝对的自由。

自由并不是简单地指有自己的时间,或者没有外人约束自己的生活,就叫自由。不信我们自己真正地去感受下,是否有自己的时间就感觉有了自由。当我们自由地玩乐时,常常心中装着还未完成的任务,带着忧虑与重量感在渡着自己游玩的时间,这时根本没有轻松的自由可言。真正的自由,是从自律开始的。

每个人都期待着自由,对自由很向往,但是追逐自由却显得有些盲目。小学的时候在课本上学习到李大钊先生的一句话:“学要学得踏实,玩要玩得痛快”,但是后来却很少这样彻底地做到。学习热情很高涨,但是行动力却很缓慢,常常带着一堆书回家,准备学习到地老天荒,可几天过后背着没有翻开的书本回到学校。玩的时候,想着自己的作业还未完成,带着任务和自责其实玩得一点也不痛快。

而现在,当我深深地感到自由即是自律时,我想改正自己很多拖延的地方。珍惜时间里的事物,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做好更多的事,通过自己的努力,缩短做好每一件事的时间。节省下来的时间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这样一来,有限的时间就多了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以埋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慢慢丰盛就不言而遇。

5.和我喜爱列梦想清单的习惯息息相关。

年少读书的时候,老师常常要求我们在开学时写好新学期的计划清单。每次我也会很认真地写下新学期对自己的期许,但是现在看来那些清单很多其实到期末的时候都没有做到,对自己的要求过高,有时也显得不切实际。

后来,当我的意识觉醒,当我意识到自己是生命的主人,当我完成了一些以前从没想过的梦想,当我不再想浪费每一天时,我开始有了很多的目标。记得有一年在艰难的时光里,我只是敢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想一想那时的梦想,仅此而已,但是后来因为环境的变换我很快地实践完成了这些梦想,这让我所获几份成就感。而现在每年我都会给自己列“梦想清单”,之以往不同的是,现在写在清单上面的事项,我一般会逐步非常有效率地去完成,然后很有成就感地画上“√”。每个月也会细分成很多条想要完成的事情,要看几本书,去哪里旅行,开始学习什么新的知识等,执行能力变得快了很多,只要是我可以把握的,我很敢于去实践。每一个或大或小的愿望,从我的手上播散下去,然后开花、结果,随着能力的慢慢提高,心想事成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快。虽有的事情我爱拖延,但是对于完成梦想,我很少会拖延或者犹豫良久,所以我不仅是梦想家,我也是行动派。

行动派的英文名,叫作dream list,通过行动力去实施自己的梦想清单。如果没有行动,写再多的梦想清单,说再多的愿望,也都只是幻想而已。

当我工作时,我也习惯了在小本子上提前一天写好今日要完成工作的清单,而且一定要手写,将这些要做的事情通过手写传达到脑海当中。在忙碌的突击中,可以有条不紊的完成每日的重要事项,然后划掉完成的那一项。

这篇文章写的不再拖延,主要是针对的是工作上的完美告别。生活上,我还是有拖延的习惯,还有很多待我慢慢地去完善与改进自己。但是现在的我,从内心处已经意识到身上哪些地方还有拖延需要改正了,也已经走在改正的路上了。以前我是不那么热爱打扫房间的,而现在喜爱时时保持着个人空间的整洁与美观。有次回家过寒假时,妈妈看到我那么勤快地擦擦洗洗,可能心想她女儿什么时候变这么勤快了。还有很多拖延的生活需要改变,比如爱晚睡,看书写作都有点拖,打包行李也不积极等等,但我相信自己会慢慢改正过来,只要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去做。

有拖延习惯的人,其实真的有那么好的机会,站在以前认为你很懒的人面前变得让人刮目相看,这才是进步与肯定,才是自我完善的具体事例,要知道想要改正拖延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愿我们都能将那些看起来不切实际的梦,通过自律,默默将其化为自己具体的行动与成就,这将是我们带给自己和世界最好的惊喜。

拖延症怎么快速解决

给自己设计一个表格,横行表明日期,竖列把每天早起一直到晚上睡前每半个小时一个格,这样一张表格就把一个月的时间都包含在内了,如果时间用的高效就在那个表格里用一个你最喜欢的颜满或做一个固定的标记,一般的,浪费的,分别用你自己设定的标记;原理简单的说,假如游戏没有积分累积,没有等级你会玩多久呢?人生如果有个给你记录的设备,你就会过得越来越不一样,会变的积极。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